三明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85~1988年中国制造业持续3年高速增长,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率高达16.5%,这主要是因为

A.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2、西藏解放以来,国家向西藏地区拨付了大量的财政补贴和基本建设费,大力支持西藏的建设和发展。党和政府之所以重视和帮助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是为了( )

A.加强各民族团结

B.实现国内各民族平等

C.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

D.贯彻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

3、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说:“中国群众……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这表明列强

A.将重新制订侵略中国的计划

B.已经放弃灭亡中国的计划

C.向中国人民的顽强斗志屈服

D.瓜分中国的迷梦彻底破灭

4、下图所示内容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中国共产党(       

中共“一大”纲领(节选)

中共“二大”纲领(节选)

革命军队心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阶级区分消除的时候……

打倒军阀,建设国内和平;推翻国际帝国主义的压迫,达到中华民族完全独立;统一中国为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A.与国民党合作的政治需要

B.重申了共产主义的远大目标

C.正确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

D.科学解释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5、从1919年五四运动开始后的半年时间内,女性频繁出现在报纸广告中。这折射出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

A.爱国革命运动

B.社会革命运动

C.思想启蒙运动

D.民族民主运动

6、“山歌越唱越开怀……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民歌中的“革命路径”是指

A.占领中心城市

B.实施战略决战

C.和平夺取政权

D.农村包围城市

7、"这种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翻身农民要么勤劳生产,要么直接参军支援前线,从而推动了人民解放战争的顺利发展。"与材料所反映的现象相关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 B.《中国土地法大纲》的实施

C."平均地权"的提出 D."减租减息"土地政策的实施

8、陈伯达称袁世凯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种政治结晶”“帝国主义在华的总工具”。下列有关袁世凯的史实,正确的是

A. 为阻止国民党控制国会,派人在上海刺杀了黄兴

B. 部分接受俄国提出的《二十一条》

C. 复辟帝制,宣布1916年为洪宪元年,准备元旦登基

D. 因“二次革命”宣布取消帝制

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逐步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1988年设立的海南省属于这一格局中的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

10、下图中的历史遗址总是激起我们心中阵阵伤痛,看见它,就会联想到

A. 近代中国大门开始被打开

B. 英法联军攻占北京

C. 洋务运动破产

D.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一国两制

12、国民党和共产党实现第一次合作的标志是(       

A.中共“三大”的召开

B.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黄埔军校的建立

D.北伐战争

13、红军长征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 )

A.红军指战员英勇善战 B.日本加紧侵略中国,国民党力量受到牵制

C.长征路上地势险要,便于红军作战 D.遵义会议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14、100年前,一群青年学生发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怒吼,掀起了一场彻底的、不妥协的爱国运动。这场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失败 B.中国无产阶级队伍不断壮大

C.中国顽固派对改革的阻挠 D.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15、从1916年到1928年间,“一年三小仗,三年一大仗”。出现这种现象的直接原因是(       

A.列强侵略

B.农民起义

C.帝制终结

D.军阀混战

16、与下图信息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九一八事变

B.西安事变

C.七七事变

D.台儿庄战役

17、从中国共产党成立到推翻南京国民党政府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奋斗了多少年?

A.8年

B.14年

C.28年

D.30年

18、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从1840年开始,在炮口的逼迫下,中国蹒跚地走入近代,随后的一百余年里,外国人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其中的“脱出常轨,改道变形”指的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太平天国运动

C.火烧圆明园

D.第一次鸦片战争

19、国际联盟把虎门销烟开始的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它的确定是为了纪念被誉为“全球禁毒第一人”的

A.林则徐 B.邓世昌 C.左宗棠 D.梁启超

20、关于下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建国以来最大冤案得到平反

B.彻底消灭文化大革命的余毒

C.毛泽东为刘少奇同志致悼词

D.事件发生在文化大革命期间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揭开了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武昌起义主力: _______中倾向革命的士兵。

23、1966-1976年,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挫折和损失的这场运动是_______

24、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层出不穷。请写出下列领导同志为核心的思想或理论成果。

(1)毛泽东―________

(2)邓小平―________

(3)江泽民―________

(4)胡锦涛—________

(5)习近平―________

25、______》在建国初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在第一届人大会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______》。

26、新中国成立后,国防、科技领域硕果累累:

(1)1964年10月,我国第一颗 爆炸成功,打破了帝国主义的核垄断。

(2)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3)1986年,我国发展高新科技的计划纲要是  

(4)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振兴科技和繁荣经济,我国实施的战略是

 

27、公车上书的背景:1895年,________签订消息传到北京

28、探索建设社会主义中的严重失误是____

29、根据提示写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争与探索的人物。

(1)“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2)“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3)“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30、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宣布_____,支持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十月革命开辟了人类历史的新纪元。请回答下列问题。

(1)十月革命爆发于哪一年?领导十月革命的布尔什维克党的领袖是谁?

(2)十月革命的伟大历史意义是什么?

 

32、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为新中国成立做了哪些准备?它的成功召开标志着哪一制度的正式确立?简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国内意义。

33、“民以食为天”,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结合所学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指导土地改革的文献,写出这部文献的主要内容。

(2)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哪一旧制度?从此哪一阶级消失于历史舞台?

(3)为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国家引导他们参加了哪一组织?带领他们走哪一条道路?

(4)如果让你调查今天农村发生的巨大变化,你可以采取哪些方式?写出一例即可。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亿万中华儿女的共同理想。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中体西用)

材料一“这场持续了约 35年的运动,是一种浮于表面的近代化尝试;它只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而另一些更为可取的东西……却完全被忽略了。”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1)材料一中的“持续了约35年的运动”指的是什么?该运动“采纳了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直接实用价值的东西”指的是什么?运动以什么为旗号创办中国的近代工业? 

(共和之路)

材料二我们推倒满洲政府,从驱除满人那一面说是民族革命,从颠覆君主政体那一面说是政治革命,并不是把它分作两次去做。讲到那政治革命的结果,是建立民主立宪政体。……外人断不能瓜分我中国,只怕中国人自己瓜分起来,那就不可救了!所以我们定要由平民革命,建国民政府。

——孙中山《民族的、国民的、社会的国家》

(2)材料二所说的革命指的是哪次革命?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次革命的目标是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