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和浩特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的标志是( )

A. 中共一大的召开   B. 国民党一大的召开   C. 中共二大的召开   D. 黄埔军校的创办

2、下图中的马首是十二生肖兽首铜像之一,原本是圆明园海晏堂外的喷泉的一部分,铸造于清朝乾隆年间。2007年由何鸿燊购得后捐献国家。20191113日,文化和旅游部、国家文物局在中国国家博物馆举行圆明园马首铜像捐赠仪式。2020121日,马首铜像正式回归圆明园。这件文物被掠夺到海外是在

A.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B.鸦片战争时期

C.甲午中日战争时期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时期

3、近代史上侵占我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俄国 D.日本

4、太平天国运动是中国历史上农民战争的最高峰,在十四年波澜壮阔的斗争中,农民阶级用他们的力量震撼了历史,也因为自身的局限性而走向失败。下面关于这场农民战争中重要事件所做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永安封王   ②金田起义   ③天京事变   ④定都天京   ⑤天京陷落

A.①②③④⑤

B.②①④③⑤

C.②①⑤③④

D.①②③⑤④

5、有人说:“洋务运动因战争而兴起,又因战争而宣告失败。”此处的“战争”分别指(  )

A.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6、在党的十九大上,被确立为指导思想的是 (     

A.邓小平理论

B.三个代表

C.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科学发展观

7、1999年,英国剑桥大学文理学院发起“谁是人类纪元第二个千年第一思想家”征询投票活动,最终马克思以票数第一当选。马克思当选的重要原因之一是

A.领导了十九世纪三四十年代的欧洲工人运动

B.创作了无产阶级战歌《国际歌》

C.参加了1871年巴黎公社革命

D.创立了世界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科学理论

8、如图所示三幅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农民申请加入生产合作社 手工业者庆祝合作化 上海信大祥公私合营挂牌

A.生产合作社的建立

B.农村经济体制的变革

C.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D.向社会主义过渡

9、1775年4月,北美人民开始在一面代表所有殖民地的旗帜——“大陆旗”下战斗,它的内侧上方还保留着英国国旗的图案。1777年6月14日,大陆会议规定把星条旗作为美国的国旗,擦除了英国国旗的图案。旗帜内容的变化,表达了美国人民(     

A.反抗阶级压迫的精神

B.推翻殖民统治的决心

C.打碎封建枷锁的勇气

D.建设民主政治的意愿

10、如图是广东省东莞市虎门广场的雕塑《较量》,折断的“烟枪”,有力的双手,无不向来往的人们静静地诉说着这里曾经的历史和不屈的精神。它所反映的重大历史事件是

A.虎门销烟 B.吴淞之战 C.金田起义 D.黄海大战

11、1928年4月以后,红军在井冈山开展了更主动、更积极的武装斗争,井冈山根据地得到巩固和扩大。这一现象直接得益于(  

A.北伐军胜利进军

B.南昌起义爆发

C.秋收起义发动

D.毛泽东、朱德井冈山会师

12、“大义当前,不容反顾,只求于救亡主张贯彻,有济于国家。为功为罪,一听国人之处置。”这句话表明张学良和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的目的是(  )

A. 夺取国民党的领导权   B. 逼蒋抗日,挽救民族危亡

C. 争夺地盘,扩大内战   D. 投靠日本,致蒋介石于死地

13、“虽然这些人的思想和实践没有向政治改革继续前进,但他们确实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为社会进步的部分质变和没变创造了条件,从这个意义上说,他们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这些人”应包括(     

A.李鸿章

B.康有为

C.洪秀全

D.孙中山

14、如下图年代尺中,新中国成立的标志是(  )

A. 开国大典 B. 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

C. 西藏和平解放 D.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15、20世纪50年代,中国出现公私双方共同经营企业的新形式,并迅速在全国掀起公私合营的浪潮。“浪潮”是指

A.人民公社化运动

B.“大跃进”运动

C.对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D.农村合作化

16、下图是设计师卢天骄2001年设计的志号为特8-2001的特别发行邮票。这枚邮票的名称有可能是

A.中国改革开放33周年

B.中国步入新世纪

C.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中国建立经济特区

17、在历史学习中,我们经常会碰到“历史现象”与“历史结论”的区别问题。历史结论是在对历史现象的理性认识和基本判断基础上形成的结论。下列属于历史结论的是

A.1841年初,英军强占香港岛

B.1851年,洪秀全发动金田起义

C.1860年前后,俄国侵占我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领土

D.1901年签订的《辛丑条约》,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下表统计数据比较客观地反映了近代中国某次战役的战果。此战役

大小战斗

1824次

攻夺据点

293座

毙伤日军

12645人

毙伤伪军

5135人

俘虏日军

281人

俘虏伪军

1407人

伪军反正

1845人

日军投诚

7人

破袭交通

铁路948里,公路3044里

缴获

步马枪5437支,手枪281支,轻机关枪179挺,重机关枪45挺,山炮16门,重炮3门

A.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根基

B.粉碎了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

C.鼓舞了中国军民的抗战斗志

D.是抗战以来中国取得的最大胜利

19、北京同仁堂创办于 1669年,是中国中药名牌老店。新中国成立后,通过社会主义改造,同仁堂在生产、销售、开发等方面都有进一步发展。国家对同仁堂的改造形式是(  

A.强制没收

B.互助合作

C.公私合营

D.包产到户

20、“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孙中山这段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 萍浏醴起义

B. 安庆起义

C. 黄花岗起义

D. 武昌起义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___________、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和路线,作出把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___________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战略。

22、1911年10月10日晚,____起义爆发,这年是农历____年,这次革命叫做____.

23、完成下表

24、1927年,周恩来、贺龙、叶挺等人领导革命军发动了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5、“这所学校系孙中山在苏联的协助下建立的,校长蒋介石,其组织体制系参考苏联红军,对国民革命军各军事学校,甚至整个军事体系,均有深远的影响。”“这所学校”是______

26、     )年,台湾当局开始被迫调整“三不”政策,开放台湾居民赴大陆探亲,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2015年11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台湾方面领导人(     )在新加坡会面,这次会面是1949年以来两岸领导人的首次会面,翻开了两岸关系历史性的一页。

27、________大捷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

28、_________________》的签订,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____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29、在反“扫荡”作战中牺牲的八路军副参谋长是______。

30、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适时调整了土地政策,将抗战时期的____________政策改为耕者有其田政策。1947年按照《中国土地法大纲》规定,各解放区先后开展了_____________运动。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鸦片战争后80年,是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渐形成的历史,也是中华民族反侵略、反封建的历史。同时,中国人民在艰苦的环境中,不断进行着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变革。阅读下列年代示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请你写出与图片中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对应的四个条约的名称。

2)依据中国近代化的探索进程,请分别写出图片ABD所反映的重大历史运动的名称,请归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内容的变化过程。

3)为实现革命理想,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建立了什么革命组织?他领导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2、六集电视政论片《复兴之路》是中央电视台第一部全面、系统梳理中国近现代史的系列节目。本片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首过去,展望未来,揭秘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艰辛之路,每个时期都有其特定的历史节点。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初最能说明“千年局变”的重大历史事件。

(2)在“中国新生”这一篇章中,新中国的民主法制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这里的成就指什么?

(3)“伟大转折”开始的标志是哪次会议?在该会议中提出的思想路线是什么?

(4)“世纪跨越”中,1992年后我国对内经济体制改革的总体目标是什么?

33、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它的提出有什么重要意义?

(2)我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时间是哪一年?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的标志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近代以来,我国列强不断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一步步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半封建的国家,中华民族陷入苦难深重的和极度屈辱的深渊。

(1)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进行了前赴后继的英勇抗争。在抗击外敌的战场上,涌现出一个又一个的英雄人物,他们可歌可泣的事迹被载入了史册,并将永远激励后人、启迪后人。请你完成下表。

人物

主要事迹

共同意义

林则徐

 

 

左宗棠

收复新疆

邓世昌

 

 

(2)在近代史上抗击外敌的事件中,清政府屡战屡败,你认为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3)近代中国的百年屈辱史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