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个访问中国的美国代表团是()

A.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代表团

B.美国乒乓球队

C.美国橄榄球队

D.美国芭蕾舞团

2、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其主要原因在于(  )

A. 洋务运动建立了中国近代海军 B. 洋务运动创办了近代工业

C. 洋务运动派遣了留学生 D. 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制度

3、1947年4月17日新华社发表社论指出,历史的发展表现如此出人意料,蒋介石占领延安标志着蒋介石的灭亡,人民解放军放弃延安却标志着中国人民的胜利,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

A. 国民党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

B. 国民党对解放区发动重点进攻

C. 中共中央转战陕北

D. 三大战役

4、中国导弹部队是现代化军队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下列不属于导弹部队是的(     

A.核导弹部队

B.歼-20战机

C.常规导弹部队

D.作战保障部队

5、京师大学堂设立的时间是

A. 洋务运动时期

B. 维新变法时期

C. 鸦片战争时期

D. 辛亥革命时期

6、宣告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终结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北伐战争

7、马克思指出:“一个人口几乎占人类三分之一的帝国,不顾时势,安于现状,人为隔绝于世并因此竭力以天朝尽善尽灭的幻想自欺。这样一个帝国注定要在一场殊死的决斗中被打垮。”这段话揭示了

A.中国自给自足经济的劣势 B.西方工业文明的兴起

C.鸦片战争中国战败的原因 D.中国社会性质的根本变化

8、2022年3月18日中美两国元首进行视频通话,美国总统拜登表示,50年前中美两国作出重要抉择,发表了“联合公报”。此公报标志(     

A.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正式建立了外交关系

D.中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

9、近代史上,曾经割占中国领土的国家有( )

A. 日、法、俄   B. 英、法、美   C. 英、俄、日   D. 英、俄、德

10、下列文献中,能为我们深入了解与全面评价汉武帝提供丰富而有效的信息的是(  )

A. 《史记》   B. 《三国演义》   C. 《离骚》   D. 《道德经》

 

11、“书上数日不报,各公车再联十八省同上一书。广东举人康长素(康有为)者,素有时名,尝以著书被谤议于时,主其事,草疏万八千余字,集众千三百余人,力言目前战守之方,他日自强之道。”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A.开启了救亡图存探索的序幕 B.提出了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

C.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D.标志着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

12、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

A. 毛泽东思想   B. 邓小平理论   C. 三民主义   D.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3、1871年,郑观应说:“今长江二千数百里有奇,洋船往来,实获厚利,喧宾夺主,殊抱杞忧。”这种现象最早出现在哪一条约签订之后(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黄埔条约》

14、2018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其中,“人民是阅卷人”警示我们必须把人民满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下列战役被称之为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战役是( )

A. B.

C. D.

15、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①维新派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在上海创办《时务报》   

②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A.①属于历史结论

B.①说明戊戌变法废除了旧制度

C.②属于历史史实

D.②肯定了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

16、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当时的报纸报道“农民加入合作社的原则”时最能表达这一原则的词汇是( )

A.生产合作社

B.赎买

C.集体化

D.自愿互利

17、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第二个一百年奋斗目标是“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完成此目标的时间是到(     

A.2021年

B.2035年

C.2045年

D.2049年

18、在特定的历史阶段,口号、标语往往被打上时代的烙印。下列口号、标语中,出现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的是(  

A.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联产承包制,走上高裕路

D.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1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转折意义的会议。“转折”体现在:(       

A.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向新民主主义革命

B.从城市转向农村

C.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D.从农村转向城市

20、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A.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B.闽浙赣革命根据地

C.中央革命根据地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这一愿望实现是在 ______ 时期,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的会议是 ______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我国实现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

(3)为实现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4)我国在港澳特别行政区实行的社会制度是——

23、请将相对应的史实进行配伍

   )中国太空行走第一人 

A.屠呦呦

   )两弹元勋

B.邓稼先

   )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

C.袁隆平

   )“杂交水稻之父”

D.翟志刚

 

 

24、欧洲规模最大、时间最长的一次早期工人运动 ------

 

25、1884年,清政府在____ 设立行省;1885年,又在____设立行省。

26、1947年,根据党中央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方针,________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自治区;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________,在该政策的适用范围中,有5个自治区,27个自治州和83个自治县。

27、____在虎门海滩将收缴的鸦片销毁;____率清军收复新疆。

28、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订通过了一系列重要法律,初步建立了以______________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29、1919年,一战的战胜国在法国巴黎召开所谓的“和平会议”,中国作为战胜国提出一系列的正当要求遭到拒绝后,引发了中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经过这次运动的洗礼,宣传新思想、新文化的刊物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___________________

30、新中国成立后,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为了改变大量农民无地和少地的状况, ______ 年冬起,全国开始分批进行土地改革。国家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走 ______ 和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关的内容。

(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西方列强犯下的罪行——

(3)沉重打击帝国主义瓜分中国野心的农民运动——

(4)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的事件——

32、外交就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新中国成立,结束了旧中国一百多年来的屈辱外交,开创了中国外交的新纪元。

(1)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政策是什么?

(2)目前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是什么?

(3)1955年,在印度尼西亚举行的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亚非国际会议的名称是什么?在这次会议上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提出了什么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

(4)请举出20世纪70年代初中国外交的三项重大成就。

(5)举出中国在2001年中国外交成果中的一项。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们普遍期待和平建设国家。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很大努力。在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力求以和平方式建立新中国。但是,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于1946年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国历史进入到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的事件是什么?与此相关的文件是?

(2)哪一事件使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3)为了进行主力决战,人民解放军发动了哪三大战役?

(4)结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结局,谈谈你的感想。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探究问题。

材料一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而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国际经济的新变动,为中国对外开放提供了有利的时机和条件二我国政府把对外开放作为一项基本国策,采取了积极的措施,利用国外资金,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设备,学习国外的科学管理经验,试行对外经济贸易体制的改革,对外开放迈出了重大的步伐,民族经济得到迅速发展,中国经济也开始融入世界。

材料二1980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1984年,中共中央、国务院转批《沿海部分城市座谈会纪要》的通知,决定进一步开放中国沿海港口城市,从北到南包括14个大中城市。……198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将长江、珠江三角洲,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1988年又把经济开放区扩展到辽东半岛、山东半岛及其他沿海地区的一些县市。

(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制定“对外开放”国策是在哪一历史时期?

(2)据材料一,概括“对外开放”实施的有利条件。

(3)据材料二,归纳对外开放政策实施的特点。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