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光绪皇帝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追悼在中日海战中壮烈殉国的北洋水师致远舰管带

A.邓世昌

B.丁汝昌

C.林则徐

D.左宝贵

2、三大改造指的是( )

A. 对工业、农业、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B. 对地主、富农、中农的阶级改造

C. 对重工业、轻工业、农业结构的改造

D. 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3、对联是我国人民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艺术形式,其内容常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这副对联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关 ( )

A.辛亥革命

B.五四运动

C.黄埔军校建立

D.北伐战争

4、国际社会曾高度评价中国倡导了“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差异的外交概念”,这应该是评价( )

A. 和平共处原则   B. 参与亚太经合组织

C. 改革开放政策   D. 贸易自由化

 

5、1872年,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三年多时间,外轮损失白银一千三百多万两,美国旗昌行因不堪赔累,被招商局归并。这反映洋务派创办的民用企业

A.完全无力与外国企业抗衡

B.实现了富国强兵的目的

C.完全掌握了西方先进生产技术

D.对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起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6、以下没有反映“推翻清政府,建立民主共和制度”思想的报刊(书籍)是

A.《民报》

B.《革命军》

C.《时务报》

D.《警世钟》

7、他是农民战争的领袖,曾称“天王”。他是

A.杨秀清

B.洪秀全

C.冯云山

D.石达开

8、国防是维护国家安全的盾牌,下图所示部队2015年改名为“火箭军”,“火箭军”主要承担的任务是(  )

A. 打击恐怖势力   B. 战略核反击

C. 维护社会治安   D. 反对霸权主义

9、查士丁尼是拜占庭帝国最伟大的皇帝之一,对帝国的发展产生了深远而持久的影响,他命人把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     

A.《查士丁尼法典》

B.《十二铜表法》

C.《法理概要》

D.《新法典》

10、1936年12月28日,美国《时代》杂志报道:“独裁者蒋多年来一直玩着冗长的等待游戏,而少帅14天前作为‘赎金’提出南京政府立即对日宣战的公开要求,已引起干百万中国人的共鸣。”与报道相关的是

A.九一八事变 B.一二·九运动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

11、在中国民主革命的过程中,毛泽东作出的突出贡献有(  )

①找到了中国民主革命的正确道路 ②领导人民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③领导人民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④领导人民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12、下列漫画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全面深化改革

B.全面从严治党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13、进行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是1978—1982年我国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拨乱反正的实质是

A.系统纠正“文革”错误

B.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C.恢复老干部名誉

D.在经济上尽力挽回“文革”损失

14、新中国成立初期,地主人均占有耕地为贫雇农的二三十倍,大量农民少地甚至无地,生活困苦。由此可知,新中国成立初期进行土地改革的主要原因是

A.封建土地制度阻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

B.实现国家工业化的需要

C.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D.消灭贫困带领农民实现共同富裕

15、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       

A.它充分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B.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确立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16、他曾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他领导中国人民禁烟斗争取得伟大胜利,他已成为世界禁毒的象征。“他”是

A.曾国藩

B.林则徐

C.左宗棠

D.关天培

17、我国首部禁毒法于2008年6月1日起开始实施。历史上,国联把每年6月3日定为“国际禁烟日”。1987年,联合国又把6月26日定为“国际禁毒日”这些节日的命名与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虎门销烟

B.甲午中日战争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18、19世纪上半期,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德国

19、他是20世纪中国走在时代前列的第一个伟人,他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他毕生致力于资产阶级共和国道路的探索,他是[   ]

A. 康有为   B. 孙中山   C. 毛泽东   D. 邓小平

 

20、北京时间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立项实施以来的第23次分型任务,也是空间站阶段第3次载人飞行任务。我国时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我国第一位升入太空的航天员是(     

A.邓稼先

B.杨利伟

C.翟志刚

D.王淦昌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__________是日本对中国发动的第一次大规模侵华战争;______________是第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2、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制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____》;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1954年的《____》。

23、下图是__________会议上作报告。

24、袁隆平被称为杂交水稻之父,他培育成功的(     )水稻,为解决我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的吃饭问题和保障我国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25、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顶峰是什么事件?___

26、____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________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开拓了新空间。

27、1851年洪秀全发动________,太平天国运动爆发;袁世凯为复辟帝制废除________,颁布《中华民国约法》。

28、在社会主义建设期间涌现出一大批英雄模范人物,解放军好战士就_______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9、如下图图一会议上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即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 ______,坚持改革开放。图二会议上习近平深刻阐述了 ______的宏伟蓝图。

30、1899年,美国提出的“_____”政策反映出它与其他帝国主义国家在侵华政策上的矛盾;1937年9月,八路军115师取得的_____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抗日战争是中国人民自鸦片战争以来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洗刷了民族耻辱,成为中华民族由衰败到振兴的转折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和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分别是什么?

(2)在抗日战争中,国民党和共产党牺牲的最高将领分别是谁?

(3)抗日战争胜利后,离开祖国半个世纪的台湾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台湾在什么时间离开祖国怀抱的?日本是依据哪一个不平等条约强行割占台湾的?这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4))抗日战争胜利的国际意义是什么?

32、为镇压义和团运动,列强又发动了哪场侵华战争?战后签订的条约是什么?条约的具体内容有哪些?造成了什么影响?

33、我国的对外开放是从沿海的经济特区开始,逐步向内地推进的。

请回答:

(1)1980年,中央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了哪四个经济特区?

(2)1984年,中国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______个沿海城市。

(3)1985年,中国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地区开辟为沿海______

(4)1988年,______被划为经济特区。

(5)1990年,上海______也建立起来。

(6)1992年,相继开放了______ 、武汉等沿江城市,满洲里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治区首府。随后几年,又陆续开放了一大批符合条件的内陆市县。中国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 ______”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结局。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经济建设是国家繁荣富强、人民生活幸福的保障。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一九五三年将是我国进行大规模建设的第一年。国家建设包括经济建设、国防建设和文化建设,而以经济建设为基础。工业化——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此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人民日报》1953年元旦社论

材料二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1953年农轻重比例(%)

1957年农轻重比例(%)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材料三共产党中国的工业成长是迅速的、动人的,而且也是可怕的,比任何一个不发达的亚洲国家都快。它创造性地吸收了现代世界特别是苏联提供给它的一切……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的8年是一个大胆创新、成绩斐然的时代。

——《美国与中国》费正清(美)

材料四鞍山钢铁公司工人,全国劳动模范李绍奎,曾经创造过班组钢产量的最高纪录,他经常说:“给自己干活,难道还能偷懒吗?”有史以来,中国人没有像现在这样,把国家看成是自己的国家,他们奉献自己的汗水和智慧是为了自己和国家的未来,这是中国人生存方式和思维方式的一次新生,也铸造了一代中国人理想和信念的根基。

——《复兴之路》解说词

(1)结合材料一、二及所学知识,这一时期,国家进行经济建设的重点是什么?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

(2)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了怎样的成就?有何历史意义?

(3)你是否认同材料三的观点?请列举一则实例印证。

(4)综合四则材料,分析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原因。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