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民国宪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共同纲领》
2、当零点的钟声敲响时,大厅肃穆,飘扬了400多年的葡萄牙国旗降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五星红旗徐徐升起。……这是中华民族在实现祖国统一大业中的又一盛事。”这一材料记录的是( )
A.两岸“三通”
B.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C.香港回归
D.澳门回归
3、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政策不断进行着调整,关于1950年的土地改革和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经济体制改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都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B.都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C.都让农民拥有了土地所有权
D.都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4、下面有关新文化运动性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B.一次思想启蒙运动
C.一次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D.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5、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这“四个全面”不包括
A. 全面深化改革
B. 全面依法治国
C. 全面从严治党
D. 全面建成四个现代化
6、“将分散的手工工匠集中在同一工作场所,不仅能更有效地使用资本,而且可以缩短各道工序间的空间距离。”材料中的现象的主要影响是( )
A.推动垦殖运动的发展
B.使更多农产品进入城市市场
C.促进生产组织的资本主义化
D.促进城市商品需求增加
7、他成立兴中会、同盟会,提出民族、民权、民生的三民主义,积极传播革命思想,广泛联合革命力量,连续发动武装起义,为推进民主革命四处奔走、大声疾呼。“他”指的是
A.李鸿章 B.黄兴 C.孙中山 D.宋教仁
8、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领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强渡黄河天险,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
A.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
B.西北解放军转战陕北
C.千里挺进大别山
D.中共中央决定发动三大战役
9、梁启超说:光绪明知变法没有前途,但自己不甘做亡国之君,决定“不如姑冒险而变法,幸则犹可望收政权而保国土。”材料反映出百日维新的目的是( )
A.维护封建统治
B.挽救民族危机
C.建立君主立宪
D.促进国人觉醒
10、1972年尼克松访华改善中美关系,在上海签署《中美联合公报》并发表,随之西欧各国也纷纷改善对华关系。日本首相田中角容在9月访华并与中国建交。这个反映出中美关系改善的( )
A.背景
B.影响
C.进程
D.关键人物
11、下面李红同学在知识小测验中抽取的一组关键词,帮她判断这些信息反映的是
A.湘江战役 B.四渡赤水 C.遵义会议 D.会宁会师
12、“宁愿人人战死而失台湾,绝不愿拱手而让台湾。”下列哪一条约与这句话有关(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13、“1947 年年中似乎标志着战争形势的一个转折点。……共产党在 1947 年下半年发起了全面进攻。”这一“转折点”中具有深远意义的战略行动是( )
A. 转战陕北 B. 挺进大别山 C. 三大战役 D. 渡江战役
14、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后确立了代表( )利益的政治制度?
A. 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 B. 新贵族和资产阶级
C. 资产阶级和农奴 D. 农民和工人
15、1986年3月,根据王大珩、王淦昌、杨嘉墀、陈芳允四位科学家的建议,我国制定了发展中国高技术研究发展的“863”计划。1997年,中国政府决定制定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开展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的重点基础研究,即“973计划”。这反映了
A. 我国制定实施科技发展战略
B. 我国增加了对重工业的投入
C. 我国高科技产业发展迅速
D. 我国战略人才储备丰厚
16、冲破“两个凡是”设置的禁区,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思想基础的事件是
A.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B.全国科学大会的召开
C.“两个凡是”思想的提出 D.拨乱反正的深入开展
17、宋代是中国瓷器发展史上的辉煌时代。北宋时期兴起于江西,以生产青白瓷著名成为当时江南最大瓷器制造中心的是( )
A.越窑 B.邢窑 C.景德镇 D.海南岛
18、2014年2月,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将9月3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由此推知,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是( )
A.8月8日
B.8月15日
C.9月2日
D.10月1日
19、对外开放是我国为了学习外国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吸收外资进而发展自己的一项重要政策,在对外开放的过程中,成为对外开放的“试验田”的是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经济开放区
D.内地
20、下列历史事件体现的主题是( )
①中共一大的召开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③改革开放
A.中共共产党的发展历程
B.民族解放的历程
C.改革开放的历程
D.全民族抗战的历程
21、请根据下列提示的内容写出相对应的事件名称
(1)制定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宪法的会议:
(2)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3)“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
(4)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
(5)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新时期:
22、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签订《_____________》,通过条约,美国除享受英国在华取得的各种特权外,还扩大了侵略权益;1899年,美国向英、俄、德、日、意、法六国提出“_____________”的照会。
23、______(地名)在短短的几年内,建设成为一座繁华的现代化城市,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 1947年,根据党中央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方针,______成立,这是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24、五四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____________的转折点。
25、结果:战争终以中国的________结束。
26、大跃进文化大革命的失误说明人世间没有__________的事业,历史总是在曲折中前进的。
27、2016年,31届夏季奥运会在巴西举行,全球目光不约而同聚焦到物产丰饶的美洲大陆。在历史上,从16世纪起盛行一种欧洲﹣﹣非洲﹣﹣美洲的航行和奴隶贸易,它为美洲发展提供了大量劳动力。这种航行和奴隶贸易商被称为“________”
28、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29、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会议决定改北平为______,以______为国旗。
30、新中国成立前夕,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支海军部队--______建立。2012年9月,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______”交接入列,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和军队战斗力。
31、近代列强对中国先后发动了哪几次侵略战争?
3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办理?手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李鸿章
材料二 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反对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李鸿章办了一辈子的事是指为学习西方练兵方法而掀起的一场什么运动? 该运动的口号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德先生”与“赛先生”分别是指什么?陈独秀高举这两面大旗发起什么运动?
33、重大战事
(1)平壤之战:____牺牲,统帅叶志超逃跑,平壤陷落.。
(2)黄海海战:致远舰管带____与200余名将士壮烈殉国.。
(3)辽东半岛之战:____孤军迎敌,旅顺失陷,日军制造____大屠杀。
(4)威海卫战役:____自杀殉国,北洋舰队全军覆没。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1)指出材料一是什么条约的内容?这个条约与什么战争有关?
材料二 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这使全中国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那样惨,条件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我还记得甲午战败的消息传到我家乡的时候,我和我二哥曾经痛哭不止。
——吴玉章《辛亥革命》
(2)材料二中的“亡国条约”指的是什么条约?材料二中的“竟被东方小国打败了”指的是哪次战争?
材料三 八国联军侵大清,北京二度被占领。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廷。
(3)依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什么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
(4)清政府在近代屡战屡败的屈辱史给了我们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