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晚清厦门胡里山炮台的兴建是“师夷长被以自强”的一次尝试,这次尝试是( )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五四运动
2、“每一县或一州,农之食烟者十之二,工之食烟者十之三,贾之食烟者十之六,兵之食烟者十之八,仕之食烟者过半。”“十室之邑,必有烟馆。”清政府为了改变这种现象而采取的措施是( )
A.派林则徐虎门销烟
B.实行闭关锁国政策
C.承认鸦片贸易合法
D.发动太平天国运动
3、英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借口是( )
A.马神甫事件 B.亚罗号事件 C.保护侨民 D.马嘉理事件
4、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的革命团体是( )
A.中国同盟会
B.兴中会
C.华兴会
D.光复会
5、“中国历史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日子,放射出中国革命最初的曙光。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下列史实与“这个特别的日子”相关的是
A.决定发动武昌起义 B.中共一大的召开
C.中共二大的召开 D.建立兴中会
6、抗日烽火结束后,中国陷入全面内战时期,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性事件是国民党进攻
A.中原解放区
B.山东解放区
C.陕甘宁解放区
D.华东解放区
7、同学们经常查阅的《新华字典》是由近代中国历史最长、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出版的。请问这一机构是:
A.商务印书馆
B.京师大学堂
C.《民报》社
D.《申报》社
8、1905年的北京,一个谭鑫培的戏迷来到前门大观楼看电影,他最有可能观看的是
A. 《歌女红牡丹》 B. 《定军山》 C. 《渔光曲》 D. 《马路天使》
9、下图是民国时期新式婚礼的照片。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①中国传统习俗受到冲击
②中国新旧事物同时并存
③中国出现了西化的文明婚礼
④中国社会彻底摒弃传统婚礼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0、下列有关三大战役叙述正确的是( )
A.A处战役是辽沈战役,结果解放了东北全境
B.B处战役是淮海战役,结果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地区
C.C处战役是平津战役,结果是华北基本解放
D.三大战役共消灭国民党军队主力150多万人,国民党统治被彻底推翻
11、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基本内容不包括
A.全面建成市场经济体制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12、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民族工业的发展受到封建主义的阻碍 ②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
③民族工业总体来说比较落后 ④民族工业主要集中在内陆地区
A.①③④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
13、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后开始采用民国纪年,一位老人出生在民国28年,请问他出生于公元多少年
A.1940年
B.1939年
C.1941年
D.1938年
14、为纪念抗美援朝,一位志愿军老战士到学校给学生讲课时说:“为了不暴露潜伏地点,邱少云硬是在火海中咬紧牙关,纹丝不动,直到壮烈牺牲!同学们,这是怎样的一种毅力,怎样的一种精神啊!”老战士所说的这种“精神”包括
①爱国主义精神
②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③艰苦创业的精神
④集体主义精神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①②③
D. ②③④
15、1954年3月6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起草委员会在讨论宪法草案初稿的同时,还组织各方面代表共8000多人进行讨论。在宪法草案公布后的近三个月里,全国有1.5亿人(占全国人口的一半)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意见。可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
A.体现了原则性和灵活性
B.建成了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C.明确了社会主义的目标
D.获得了最广泛的群众基础
16、下面《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变化表》反映出( )
时间 | 1949年 | 1959年 | 1969年 | 1979年 |
与中国建交国家数量(个) | 10 | 34 | 45 | 120 |
A.“一国两制”构想成功实践
B.对外开放格局逐渐形成
C.“一带一路”建设顺利实施
D.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17、下列戊戌变法的内容中,有利于文化教育发展的是
A.裁撤冗官冗员
B.开办新式学堂
C.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D.训练新式军队
18、《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入中国后,国人在某一茶馆中谈论,其中不正确的是
A.日本要这么多赔款,中国砸锅卖铁也不够给
B.日本人比英国人的胃口还大,这条约比《南京条约》厉害多了
C.日本人要在中国开厂,我们这些办厂的人日子更难过了
D.听说有的青年去了日本,研究日本强大的原因,还成立了兴中会
19、20世纪五六十年代,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电影《英雄儿女》、动画电影《大闹天宫》、话剧《茶馆》《龙须沟》,小说《红岩》等深受群众喜爱。这些成就的取得,直接得益于( )
A.“三个面向”的提出
B.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C.“一五”计划的实施
D.“双百”方针的提出
20、“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牵制和打击了侵华日军三分之二以上的兵力。抗日战争的战局由此发生了根本性变化;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规战争退居次要地位……”材料表明中国共产党( )
A.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
B.支援了美英太平洋战争
C.是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
D.独立担负起抗战的重任
21、百万雄师过大江指___________战役:1949.4人民解放军占领___________。影响、作用、意义:___________
22、抗日战争时期,在东北溥仪为傀儡头目的伪政权_______,在南京_______建立的伪国民政府。
23、北伐和西征:北伐军全军覆没。____取得重大胜利,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进入全盛时期。
24、1945年4月至6月,中共为迎接抗日战争的彻底胜利,在延安召开了中共七大。会议把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使全党实现了空前的团结。
25、《南京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主要分布于中国的___________地区;《马关条约》开放的通商口岸已由沿海向中国___________推进。
26、根据提示写出领导中国人民进行抗争与探索的人物。
(1)“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誓与此事相始终,断无中止之理。”
(2)“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3)“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27、(1)中国近代化进程的特点是:______。
(2)中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是______ ,他的代表作有______。
(3)列举抗日战争正面战场抗战史实两例________、______。
(4)列举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期间抗战史实两例______、______。
(5)中国特色革命道路指的是______。
(6)解放战争期间的战略决战具体指______战役
(7)《义勇军进行曲》的创作背景是______。
28、(1)伊斯兰教由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岛的①________城创立,号召信仰唯一真神安拉。
(2)达芬奇意大利伟大的艺术大师代表作有《最后的晚餐》和《②________》。
(3)1777年大陆军在③________战役取得扭转战局的胜利。
(4)1862年9月,林肯颁布了《④________》参加叛乱各州的黑人获得解放。
(5)达尔文英国著名生物学家,1859年达尔文发表了科学巨著《⑤________》。
29、1991年,山东省委、省政府在全国率先提出了“_________,_________”的跨世纪战略。
30、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从此____初步形成。1945年8月,为争取国内和平,毛泽东、周恩来率领中共代表团同国民党进行____签订《双十协定》。
3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重申党的最终奋斗目标是什么?
(2)1927年,毛泽东建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在哪里?在这里创造了什么局面?
(3)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伟大胜利的原因是什么?
(4)综上,你从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中得出哪些认识?
32、辛亥革命的结果怎么样?它的伟大功绩有哪些?
33、从19世纪中期开始,古老的中国遭受了列强的一系列侵略,根据年代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图示中A处涉及的战争是什么?该战争使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B处所指的是哪一战争?此战争中英法联军在清政府都城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什么?“中国不败而败,法国不胜而胜”指的是哪一阶段的战争?(写出对应的字母)
(3)结合所学,分析以上战争均以失败告终的原因。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经过这场战争,中国人民粉碎了侵略者陈兵国门,进而将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的图谋。这一战,拼来了山河无恙,家国安宁。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声音”。
材料三 一个更为显著的变化是在外交领域,在不断加深与亚、非、拉国家友谊的同时,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一步步打开西方世界的封锁,为国家发展开阔了新的空间。
(1)写出材料一中“这一战”的名称及战争中的战役一例。
(2)写出材料二中产生积极影响的外交活动一例。
(3)写出材料三中“西方世界封锁”的表现一例。用两例史实说明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为国家发展开阔了新的空间”。
(4)你认为应该怎样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