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国不少地区有“自治县”“自治州”,与这些名称出现有关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政治协商制度
B.社会主义制度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按劳分配制度
2、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没有彻底瓜分中国,是因为
A.帝国主义列强内部矛盾尖锐
B.列强看到了中国人民的不屈反抗
C.清政府已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D.中国已经成为了列强的殖民地
3、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这是董必武同志于20世纪60年代写的一首诗。诗中四十年前会上逢的会是指(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三大 C. 八七会议 D. 遵义会议
4、歌曲《松花江上》以北方妇女失去亲人在坟头的哭诉声为音乐素材。歌词写道:“参娘啊,爹娘啊,什么时候才能欢聚一堂。”歌曲唱出了全国人民对( )
A.英法联军暴行的愤怒
B.八国联军劫掠的怒火
C.日本野蛮侵略的愤懑
D.蒋家王朝独裁的不满
5、1949年的美国《生活》杂志刊登了一幅解放军解放上海后,很多战士睡在马路边上的照片,照片标题为“国民党统治时代结束了!”下面叙述中,对这句话的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上海是最后一座解放的城市
B.解放军的行动赢得了民心
C.上海解放标志着国民党统治被推翻
D.上海解放标志着解放战争的胜利
6、导致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被迫签订的战争是 (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7、俄国是近代史上侵略中国的主要国家之一。下列活动中,有俄国参与的是( )
A. 发动鸦片战争 B. 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C. 参与第二次鸦片战争 D. 割占台湾
8、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的一系列会议指引中国人民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前行。下列会议及其相关内容的搭配,不正确的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决策
B.中共十二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和基本路线
C.中共十八大——科学发展观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中共十九大——作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论断
9、习近平总书记曾说:“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与“红船”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中共三大 D.中共七大
10、“有一天,两个强盗闯入了夏宫,一个动手抢劫,一个把它付之一炬。”法国大作家雨果讲的事情发生在( )
A.鸦片战争期间
B.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C.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
11、如图体现的社会形势是
A.军阀割据,纷争不断
B.众志成城,共赴国难
C.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南京政府,完成统一
12、一家日本企业征得清政府同意后,在重庆开设了一家工厂。此事最有可能发生在
A.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辛丑条约》签订后
C. 《北京条约》签订后
D. 《马关条约》签订后
13、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创建于
A.井冈山
B.延安
C.南昌
D.广州
14、1984年10月以后,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 )
A.发展乡镇企业
B.实行政企合一
C.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D.增强企业活力
15、“1947年7月至9月,解放战争形势起了一个根本的变化,即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国民党军队则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这一转变,是以解放军渡过黄河向南进攻,把战争推进到国民党统治区为标志的。”这段话描述的是
A. 重庆谈判开始
B. 《双十协定》签订
C.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D.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16、1898年,光绪帝按照维新派的意图,发布了一系列变法令。以下内容最能体现发展资本主义愿望的是( )
A.裁撤冗员
B.开办新式学堂
C.训练新式军队
D.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17、圆明园的焚毁是“列强”留给中国人的永久创伤,也是人类文明史上非常可耻的一页。1860年10月,劫掠和焚毁圆明园的“列强”是
A.英国美国 B.美国日本 C.英国法国 D.法国俄国
18、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中国同盟会
B.兴中会
C.中国国民党
D.中国共产党
19、戊戌维新中,他上书皇帝建言“采择万国律例,定宪法公私之分”,正式提出了君主立宪的政治改革主张。“他”是( )
A.林则徐 B.曾国藩 C.康有为 D.孙中山
20、使欧美列强感叹中国人“含有无限蓬勃生气”,并认为“世界所有国家中,中国是最不宜瓜分”的反帝爱国运动是
A.三元里人民抗英斗争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左宗棠收复新疆
21、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是________。
22、________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23、主要内容:开放广州、福州、________、宁波、________五处为通商口岸;割________给英国;赔款2100万银元;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________,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24、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性质:______________;1956年_______(会议)的召开,开启了探索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良好开端。
25、____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清政府颁布“____”诏书,宣布实行变法。
26、观察如图,请将下列地点(地区)的英文字母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武昌起义爆发的地方
B中华民国的首都
27、中国共产党的成长的壮大,经历了血与火的洗礼和锤炼。根据题目所给的提示,写出相应的革命历史事件。
①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________
②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伟大战略转移是________
③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是________
④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的是________
28、洋务运动在地方的代表人物:___ 。
29、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成为全国人民学习楷模的解放军好战士是________
30、1856年,____使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们普遍期待和平建设国家。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平、民主,作出很大努力。在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力求以和平方式建立新中国。但是,国民党坚持独裁统治,于1946年发动了全面内战,中国历史进入到人民解放战争时期。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的事件是什么?与此相关的文件是?
(2)哪一事件使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
(3)为了进行主力决战,人民解放军发动了哪三大战役?
(4)结合人民解放战争的结局,谈谈你的感想。
32、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是什么?如何评价?
33、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坚持打内战,共产党灵活应对,领导全国人民为实现翻身解放浴血奋战。
(1)内战爆发前,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率中共代表团飞抵重庆同国民党谈判。毛泽东此行的目的是什么?谈判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2)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指挥人民解放军开展了一系列反击国民党的重大军事行动。请写出战略决战阶段的三大著名战役。
(3)回望历史,你认为人民解放战争能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34、中国近代以来社会性质的三次巨变:
(1)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 )。
(2)1949年,( )成立,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转变为新民主主义社会。
(3)1956年,三大改造基本完成,中国由新民主主义社会进人( )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