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图是1983年我国发行的第一张股份制企业股票,由此说明我国(  

A.尝试进行国有企业改革

B.已经形成证券交易市场

C.大力发展私有制经济

D.正在实行按劳分配

2、没有参与镇压太平天国运动的势力有

A.华尔的洋枪队

B.李鸿章的淮军

C.关天培的清军

D.曾国藩的湘军

3、“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治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这一“关系指的是

A.奴隶主贵族与平民的关系

B.封君与封臣的上下关系

C.雇佣与被雇佣的特殊关系

D.父兄与子侄的亲属关系

4、下列口号最能体现五四运动性质的是

A.“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B.“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废除二十一条”

5、五四运动的口号中最能体现这场运动性质的是(  )

A. 外争国权,内除国贼   B. 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

C. 取消二十一条   D. 誓死争回青岛

6、台儿庄战役是抗日战争爆发以来一次重大的胜利。你知道指挥这次战役的是哪位将领吗?

A. 彭德怀

B. 李宗仁

C. 张学良

D. 佟麟阁

7、1912年,美国学者百森评论中国某一事件时说:“中国目前的局势正以一种系统、科学的方式向前发展,出现了一种带有西方理想的政治模式。”他评论的这一事件

A.彻底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B.是共和制度在中国的实践

C.实现了平均地权的革命纲领

D.促进中国近代化艰难起步

8、(题文)1840~1949年,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

A. 封建社会   B.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 资本主义社会   D. 社会主义社会

9、2019年是甲午中日战争爆发125周年。125年前,北洋舰队与日本在黄海海面展开了激战,在此次海战中牺牲殉国的致远舰管带是(   )

A.林则徐 B.邓世昌 C.丁汝昌 D.陈化成

10、《天演论》是某位思想家的译著,书中提出物竞天择,适者生存”“世道必进,后胜于今的进步观点,这位思想家是(

A.魏源   B.严复

C.谭嗣同   D.孙中山

11、1937年7月11日,日本发表《派兵华北的声明》声称:中国第29军“于7月7日半夜在卢沟桥附近进行非法射击”而导致中日两军冲突。此后日本当局一直沿用此说,其意欲

A.揭示事变真相 B.推卸战争责任

C.缓解中日矛盾 D.传递善意信号

12、下图漫画是当代青年画家乌合麒麟的作品。仔细观察与漫画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

A.淞沪会战 B.南京大屠杀 C.长沙会战 D.武汉会战

13、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

A.戊戌变法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一战时期

14、面对国民党军队的疯狂进攻,中共中央号召解放区军民以自卫反击战争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下列历史事件不属于这次自卫战争的是

A.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

B.中共中央转战陕北,彭德怀率西北野战军粉碎了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C.孟良崮战役消灭了国民党王牌主力军队

D.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15、从1954年起,著名品牌茅台、五粮液、同仁堂、全聚德、东来顺、王老吉等响应国家号召,实现了公私合营。在该过程中,国家采取的创造性举措是(     

A.赎买政策

B.典型示范

C.无偿没收

D.自愿互利

16、华东野战军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的战役是

A.孟良崮战役 B.沙家店战役 C.青化砭战役 D.平津战役

17、对下表内容理解最准确的是(     

时期

列强主要侵华方式

鸦片战争以后—甲午战争前

倾销商品,掠夺原料、农产品

甲午战争以后

控制金融,投资铁路厂矿,巩固特权

A.欧美列强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B.19世纪90年代,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欧美列强侵华方式以商品输出为主转变为以资本输出为主

D.19世纪40年代,西方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18、下列古代传说中,重大发明创造与发明者的连线,错误的一组是(  )

A. 伶伦﹣﹣发明纺织   B. 隶首﹣﹣发明算盘

C. 嫘祖﹣﹣养蚕缫丝   D. 仓颉﹣﹣发明文字

 

19、拥有临海的便利交通、靠近港澳的区位优势,依靠国家优惠政策,引进先进科技和管理经验,使这里成为一个伟大的支点。借助它,撬动中国旧体制的巨石,打开对外开放的大门,实现了中国在20世纪最后20年间的历史大跨越。铸造“伟大的支点”的是

A. 设立经济特区   B.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C.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D. 实施863计划

20、抗美援朝中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总司令是(     

A.彭德怀

B.叶剑英

C.林彪

D.朱德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到1956年年底,国家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________的社会主义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________政策。这种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2、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中国社会从政治、经济到思想文化,开始了一场深刻的变革。根据所学知识,把空白处补充完整。

(1)在洋务运动中,洋务派起初以“________”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后来又提出“求富”的口号,创办民用工业。

(2)1895年春,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康有为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拒绝求和。这就是著名的“________”。这次事件拉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

(3)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历史性巨变。________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指导思想)。

(4)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掀起思想解放的潮流。其口号是________________

23、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②____________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③__________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24、根据下列提示信息写出相应的会议。

(1)会议召开后,中国开始全面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2)大会系统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理论——

(3)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被确立为中国共产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5、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_________________》。

26、根据提示写出相关的历史事件。

(1)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________.

(2)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________

(3)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

(4)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到来的是________

27、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____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28、(1)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

(2)“他们争先恐后,掠夺珍宝。抢不走的东西,他们就砸碎。为掩人耳目,他们又放火焚烧,大火烧了三天三夜描写的是  

(3)“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形容的人物是

(4)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标志是  

(5)近代中国农民阶级发动的反帝爱国运动是  

29、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过程

 

时期

发展状况

原因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产生

洋务运动的开展

甲午中日战争后

发展

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发展的黄金时代

短暂的春天

1、帝国主义放松对中国的经济掠夺2、___________的推动

一战后到新中国成立前

发展受挫,凋谢、萎缩

1、帝国主义卷土重来2、国民党官僚资本的建立和扩张

 

 

30、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__________甘愿为变法流血牺牲。

(2)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是__________

(3)1924年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成立,__________担任政治部主任。

(4)__________指挥了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1)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时间和标志分别是什么?请简述中国共产党诞生的历史意义。

2)五四运动中最能体现其性质的口号是什么?请用一句话概括五四运动的地位。

32、沙俄侵占中国领土面积最多的条约是什么?

33、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坚持打内战,共产党灵活应对,领导全国人民为实现翻身解放浴血奋战。

(1)内战爆发前,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率中共代表团飞抵重庆同国民党谈判。毛泽东此行的目的是什么?谈判取得了怎样的成果?

(2)内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指挥人民解放军开展了一系列反击国民党的重大军事行动。请写出战略决战阶段的三大著名战役。

(3)回望历史,你认为人民解放战争能迅速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使中国人民成为国家、社会和自己命运的主人,实现了中国向人民民主制度的伟大跨越,实现了中国高度统一和各民族空前团结,彻底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

——习近平《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

(1)据材料一概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给中国带来哪些变化?

材料二 他和同事们找到了一条富国强民的道路。在达成这个目标的过程中,邓小平也引领了中国的根本转型,不论在它与世界的关系方面,还是它本身的治理结构和社会。在邓小平领导下出现的这种结构性转变,确实可以称为自两千多年前汉帝国形成以来,中国最根本的变化。

——傅高义《邓小平时代》

(2)请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二中“富国强民”道路的名称。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材料三 二战结束后,日本政府长期执行追随美国、敌视中国的政策。50年代以来,随着中日两国民间贸易和人员往来的增多,日本各界人士要求恢复中日邦交的呼声越来越高……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对日本产生极大的震动。日本把美国的这种举动视为“越顶外交”....1972年9月29日,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

——王圣心《当代国际关系》

(3)除材料三中提及的中美、中日关系外,在20世纪70年代新中国外交还取得哪一重要成就?新中国成立后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材料四 70年光阴,中国以“惊人一跃”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用几十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几百年走过的工业历程,让不可能成为可能……中国跨度,铸就了新中国辉煌的发展历程。

——新华网《中国跨度》

(4)材料四中70年中国“实现了历史性跨越”的原因有哪些?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