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有资料说,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国民收入损失了5 000亿元,这超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30年全国固定资产的总和。这反映出“文化大革命”的一个严重后果是(     

A.民主和法制遭到践踏

B.国民经济遭受重大损失

C.各级政府机构瘫痪

D.科技文化事业损失惨重

2、下图是1998年为了纪念一次转折性的会议召开20周年而发行的纪念章。这次会议是(          )

A.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遵义会议

3、孙中山曾在《讨袁檄文》中称,袁世凯“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愿与爱国之豪俊共图之”。是因为袁世凯(     

A.复辟帝制

B.任临时大总统

C.围剿护国军

D.镇压二次革命

4、这里因为1935年召开的一次会议而名垂青史,被誉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真正起点”。之所以被誉为“真正起点”,是因为在“这里”(  )

A. 毛泽东思想确立   B. 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C.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   D. 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5、“爱国若命,弃医从政——鞠躬尽瘁,振兴中华——以俄国为师,重铸主义。”这样的奋斗人生属于( )

A.康有为

B.李鸿章

C.孙中山

D.陈独秀

6、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诞生于( )

A.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 中共八大   D. 中共十二大

7、近代中国许多报纸杂志在传播新思想、新知识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民报》报刊主要宣传的是(       

A.维新变法

B.外文翻译

C.三民主义

D.儒家思想

8、1928年朱德和陈毅率领的队伍同毛泽东领导的部队在井冈山胜利会师,会师后两军改编为(     

A.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B.八路军

C.国民革命军

D.新四军

9、基督教、伊斯兰教与佛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下列建筑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基督教的是

 

A.

B.

C.

D.

10、这一场运动虽引起了社会的关注,但有很多人还不了解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众说纷纭,你能告诉他们正确的口号是

A. 民主、科学   B. 自强、求富   C. 独立、科学   D. 民主、自由

11、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是(  )

A.中国人民解放军 B.国民革命军

C.中国人民志愿军 D.八路军

12、“我们是三个方面的开放。一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一是对苏联和东欧国家开放,还有一个是对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开放。……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这则材料表明(     

A.维护国家主权是对外开放的关键

B.对内改革需要分层次有重点的不断深化

C.面向发展中国家是对外开放重点

D.全方位开放是世界经济发展趋势的要求

13、唐老师说:我们往往抛开近代历史的复杂性,对统治阶级阵营中的许多政要人物与国家建树之材,一如像李鸿章那样面对数千年来未有之变局而坚持师夷之长技,力求摆脱困局的历史人物,缺乏一点同情的了解与尊重。唐老师认为

A.李鸿章是很复杂的历史人物   B.我们都应该同情、尊重每一个历史人物

C.李鸿章是爱国者   D.认识历史人物应有鲜明的阶级立场

14、1841年,林则徐在退职返乡时曾预言:“终为中国患者,其俄罗斯乎!”下列史实能够证明他的预见正确的是

A.火烧圆明园

B.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

C.割占台湾

D.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15、鸦片战争后,在唤醒中华民族、萌发中国梦的过程中,无数仁人志士进行了不懈探索,其中,探索自强求富道路并开启了中国近代化进程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戊戌变法   D. 义和团运动

 

16、在中国要避免“文革”那样的悲剧重演,关键是

A.彻底消灭封建思想

B.防止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

C.坚决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

D.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17、有学者称:“在西方工业革命飞速发展的时代,洪秀全却怀着浓厚的复古情怀,将小农生活理想化、绝对化。”下列文献能够体现这一“情怀”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海国图志》

D.《中国土地法大纲》

18、下图是《天朝的崩溃》第七章的目录。本章论述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一、中英南京条约及其引起的忧虑

二、迈入陷阱:中英虎门条约

三、“等价交换”中美望厦条约

四、“奉献”中法黄埔条约

A.禁烟斗争的概况

B.鸦片战争的原因

C.抗击侵略的过程

D.鸦片战争的影响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了我国的(  )

A. 国家形式   B. 国家性质   C. 国家制度   D. 国家结构

20、“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的口号应该出现于                                            

A.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B.农业合作化高潮时期

C.“文化大革命”动乱时期

D.“大跃进”时期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51年,______(地点)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大团结。1950——1953年的______(事件)战争的伟大胜利,稳定了朝鲜半岛局势,维护了亚洲和世界和平,大大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22、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_________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中国人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_________________》。

23、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的人是——

24、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________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

 

25、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____________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后被载入宪法。1984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颁布实施。1947年建立第一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___________自治区。目前,全国已建立了内蒙古、新疆、广西、宁夏、西藏5个民族自治区,30个民族自治州,100多个民族自治县(旗)。

26、新中国的每一个历史时期,在人民群众之中都涌现出一批英雄人物,他们对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创业难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涌现出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英雄人物,其中,为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1)______。

守业更难

“文化大革命”时期,仍然有一批科学工作者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潜心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发现了青蒿素;农业科学家(2)_____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

成就伟业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把(3)_____作为奠基工程,实施素质教育。2012年10月,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些英雄人物身上拥有 (4)_____等优秀品质,震撼了人们的心灵,成为感动中国的人物。

27、根据提示信息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事件。

(1)我国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2)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3)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4)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28、______年冬起,全国分批进行土地改革,没收地主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__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29、维新人士创办的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______》和天津的《_____》。

30、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和国家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的召开地点

B.亚非会议召开的地点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民族英雄是?

32、新中国成立后最初20多年,全面社会主义建设在探索中曲折前进,建设过程中遭受了哪些曲折?为以后的建设积累了哪些经验教训?

33、《辛丑条约》的签订对中国社会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历次会议都有非凡的意义。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一船红天下,万众跟党走”。

浙江嘉兴南湖游船

(1)材料一反映的我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发生于哪一年?该事件的发生有何标志性意义?

材料二:周恩来同志回忆在贵州召开的某次会议时说:“……(1935年)会议纠正第三次‘左’倾路线,在这个万分困难的危机时刻,毛主席扭转了航向,使革命开始走向胜利,对我们党的发展起了决定性作用。”

——《中国共产党历史》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指出“某次会议”指的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在党的历史上有何重要影响?

材料三:在抗日战争即将取得胜利的前夜,中国共产党召开了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总结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党的政治路线,将毛泽东思想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七大之后,全党同志在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团结一致,为推进中国革命的历史进程努力奋斗。

(3)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中共七大召开的背景。并概括中共七大召开的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