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抗日战争洗雪了近代以来的民族耻辱,在十四年抗战中,无数的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下列人物中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的是( )
A.佟麟阁
B.姚子青
C.赵登禹
D.杨靖宇
2、“该条约的签订,给予中国的打击是世纪性的。领土的割让使中国经历半个世纪的分裂,资本输出取代商品输出使清王朝无力自....帝国主义陷入瓜分中国的狂潮。”该条约是指(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下图(二七纪念塔)是为了纪念1923年的一场运动中牺牲的烈士、发扬革命传统而修建的,该运动是( )
A.二次革命
B.萍浏醴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京汉铁路大罢工
4、把反封建礼教的内容同白话文形式结合起来,成为新文学的典范是( )
A.《新青年》
B.《文学改良刍议》
C.《狂人日记》
D.《文学革命论》
5、新文化运动斗争矛头指向的是( )
A.袁世凯倒行尊孔复古的逆流
B.帝国主义对中国的侵略
C.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
D.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
6、如表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人民购物方式的变化,这体现了( )
20世纪六七十年代 | 只能凭借票证购买物品 |
1983年 | 北京兴起中国第一家超市 |
1992年 | 电视购物成为新的销售方式 |
1996年 | 中国出现了第一宗网络购物 |
2008年 | 手机购物、团购等迅速崛起 |
A.奢侈享乐之风成为潮流
B.人民消费模式不断革新
C.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D.人均国民收入逐渐提高
7、战略导弹部队的主要任务是
A.核反击
B.远程空袭
C.海上护航
D.陆地突袭
8、如图为北师大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的部分目录。请根据内容,为本单元选出合适的标题
A.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兴起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
9、鸦片战争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是因为鸦片战争使中国
A.丧失了领土完整
B.主权独立遭到破坏
C.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10、黄埔军校开中国军校教育之先河,把政治教育置于军事教育之同等地位,让学生明白为什么打仗,为谁打仗,这种政治和军事并重的教育方针,培养出了一代崭新的黄埔军人。它的创办者是( )
A.周恩来
B.孙中山
C.蒋介石
D.毛泽东
11、新航路开辟以后,世界各民族的历史逐渐融合为一部统一的人类历史。在当时,这种“融合”和“统一”实现的方式主要是( )
A.西方的殖民扩张
B.欧洲国家对外的军事侵略
C.东西方的借鉴学习
D.宗教思想的传播
12、1916年1月,妄图开历史倒车,于北京称帝,自称洪宪皇帝的是
A.孙中山 B.袁世凯 C.康有为 D.宣统
13、“壮哉!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伟哉!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由此可知辛亥革命( )
A.宣告了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使中国进入资本主义社会
C.终结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使三民主义在中国得以实现
14、2007年12月13日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30万遇难同胞70周年祭日。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冥思厅的照壁上刻有“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这反映了中国人民的沉重愿望是
A. 勿忘历史,珍爱和平 B. 以史为鉴,科学发展
C. 正视史实,历史不容篡改 D. 记住历史,记住仇恨
15、从人民海军和空军的建立、解放军第二炮兵部队的组建、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等内容中,提炼出一个学习主题,其名称应该是( )
A.新中国的工业化历程
B.朋友遍天下
C.社会生活的变迁
D.中国的国防建设
16、第一届全国人大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时,曾有1.5亿人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这充分说明了( )
A.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这部宪法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这部宪法使中国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D.这部宪法确定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7、下列刊物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的是( )
A.《时务报》
B.《民报》
C.《国闻报》
D.《知新报》
18、下列哪一项最能体现出民权主义( )
A. 驱除鞑虏 B. 恢复中华 C. 平均地权 D. 创立民国
19、《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中写道(中国)新政府24个部长中的11个是小党派的代表或无党派“民主人士”,……对有威望的非党人士的意见是真心去征求的。这说明( )
A.中国特色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确立
B.新中国的诞生为民主党派的创立创造条件
C.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协商制度已经形成
D.新中国使民主党派获得了执政权力
20、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赵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其重大意义是
A.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B.制定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
C.确立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
D.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21、依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内容。
(1)1927年,毛泽东在汉口召开的 上提出“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2)红军两万五千里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
(3) 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成为敌后战场总后方和指挥中枢。
22、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________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和组织上的“左”倾错误。1945年4月,中国共产党在________召开了第七次代表大会。
23、辽沈战役:1948年9月,东北人民解放军首先攻占锦州,切断敌人退路,随后攻占长春、沈阳。解放_______全境。
24、三大改造是对农业、__________、__________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其实质是把生产资料的__________改造成为__________。
25、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______”;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宣布实行变法,历史上称这次变法为“______”
26、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中,历史会永远铭记这样一群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最美奋斗者。请根据提示,猜猜他是谁。
(1)兰考县委书记、“党的好干部”:
(2)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3)“大包干”带头人、“十八枚红手印,映红农民新生活”:(地区)18户农民
(4)自传《天地九重》、中国进入太空的第一人:
(5)中国首位诺贝尔医学奖获得者、药学家:
(6)心中有两个梦,“一是禾下乘凉梦;另一个是杂交稻覆盖全球梦”:
27、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重要成果是_____临时政府的成立。
28、背景:中国禁烟的消息传到________,英国政府公然支持罪恶的________走私,发动侵华战争。________年6月,________战争爆发。
29、__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30、甲午中日战争的目的:侵略中国、称霸____。
31、2012年11月至今,习近平总书记先后多次阐述了“中国梦”战略。他指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改革开放后,我们正朝着实现“中国梦”的目标奋勇前进,并取得了一些系列成就。请你列举至少三个方面的成就,并谈谈你对实现“中国梦”的看法。
32、如何正确评价洋务运动?
33、回答下列有关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问题。
(1)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什么?
(2)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以谁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3)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34、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命运多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洋务派官僚们提出“寓强于富”的口号,…(1872年)办起了原来封建社会中没有的现代机器工业,他们的原意是想因此而能维持和加强封建主义的统治,但是他们所办的企业大多失败了。……他们兴办工业,对于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又不可能不起刺激和推动作用。
一一《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
(1)结合所学知识,列举一例“他们”在这一时期创办的“现代机器工业”。据材料一,分析“兴办工业”在客观上起什么作用?
材料二1895至1900年间,列强在华设厂总数激增到933家.…它们凭借雄厚的资本,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和原料,节省了运费,又享有免纳种种苛捐杂税的特权,不仅获得巨额利润,而且迅速发展为具有垄断性的企业,严重排挤了中国民族工业的产品。
一一《中国近代史(1840-1919)》
(2)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列强在华设厂总数激增”的原因是什么?据材料二,指出它们对中国民族工业产生的影响
材料三通州之设纱厂,为通州民生计,亦即为中国利源计。通(通州)产之棉,力耕丝长,冠绝亚洲,为日厂之所必需,花往纱来,日盛一日,捐我之产以资人,人即用资于我之货以售我,无异于沥血肥虎,而袒肉以继之,利之不保,我民日贫,国于何赖?下走(我)寸心不死,…今厂工已毕,纱机已开,凡我共事之人,既各任一事以专责成。
一一摘自《大生纱厂厂约》
(3)材料三中“大生纱厂”创办者是谁?据材料三,说明该实业家创办“大生纱厂”的主要动机。
材料四
(4)据材料四,概括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