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认真阅读如表,从表中能解读的信息是( )
| 工人 | 农民 | 知识分子 | 其他 |
民国16年 | 53.8% | 18.2% | 19.1% | 8.4% |
民国17年 | 10.9% | 76.6% | 7.2% | 5.3% |
A.中共中央工作重心转移
B.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北伐得到农民的广泛支持
D.敌后抗日根据地蓬勃发展
2、中国近代以“自强”“求富”为口号的是
A.太平天国运动 B.洋务运动 C.戊戌变法 D.新文化运动
3、下列关于九一八事变后中国各界反应的叙述,正确的是
A.蒋介石命令张学良率东北军将士予以坚决的抵抗
B.国共两党达成合作协议,统一行动共同抗日
C.中国共产党派杨靖宇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游击战争
D.南京国民政府迅速制定了军事抵抗为辅、外交斡旋为主的方针
4、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第一支海军部队是( )
A.北海舰队
B.华东军区海军
C.潜艇部队
D.辽宁航母舰队
5、辽宁舰航空母舰加入中国海军,中国人的航母梦实现了,海军力量加强。人民海军诞生的标志是( )
A. 北海舰队的建立 B. 东海舰队的建立
C. 华东军区海军的建立 D. 南海舰队的建立
6、1912年春,孙中山代表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参议院行使立法权,有权选举临时大总统、弹劾临时大总统及国务员”。这最能表明
A.中华民国有真正的民主
B.参议院权力很小
C.临时大总统权力很小
D.用法律的形式限制总统权力
7、“冬 学”是新中国成立初期采用的组织农民群众参加学习的一-种形式,从每年12月初开始到次年2月底结束。参加冬学的农民在认字、计算、看报纸、写便条等方面的水平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这说明当时( )
A.义务教育得到推广
B.文化普及因时制宜
C.扫盲教育普遍落实
D.技术人才队伍扩大
8、目前徐州市正在开展“教育学南通,(升学素质)水平双提升”活动。南通素有江苏“北上海”之称,是中国首批对外开放的( )
A.四个经济特区之一 B.14个开放沿海港口城市之一
C.自由贸易试验区之一 D.沿海经济开放区之一
9、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之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为此,战胜国将要采取的行动是
A. 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B. 扩大资本输出
C. 发动战争扩大市场
D. 割占台湾岛
10、革命年代他立下战功,如指挥了解放东北全境的战役,建国后他为夺取最高权策动反革命政变,最终在九一三事件中机毁人亡,与之相关的人物是 ( )
A. 林彪 B. 王洪文 C. 江青 D. 姚文元
11、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时,小刚制作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知识简表。
请找出时间表述错误的选项
A.A
B.B
C.C
D.D
12、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德国回答记者问题时指出:“远亲不如近邻。从国与国的关系讲,朋友可以选择,但邻居是无法选择的,要世代相处下去。无论是从理智上,还是从感情上,我们都认为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是惟一正确的选择。”习主席在此着重强调的是
A.互不侵犯 B.互不干涉内政 C.平等互利 D.和平共处
13、中国人民站起来的时间是( )
A.1945年9月2日
B.1949年10月1日
C.1956年3月5日
D.1978年11月3日
14、如图是毛泽东与蒋介石的合影,这是两人一生中唯一的一张单独合影,请问这一合影与下列哪一历史件事相关
A.黄埔军校 B.西安事变 C.重庆谈判 D.第二次国共合作
15、1936年12月13日,《西北文化日报》登载了一则重要新闻,标题为:“争取中华民族生存,张杨昨发动对蒋兵谏”。该新闻报道的事件应是( )
A.武昌起义
B.百日维新
C.九一八事变
D.西安事变
16、有学者称:“在西方工业革命飞速发展的时代,洪秀全却怀着浓厚的复古情怀,将小农生活理想化、绝对化。”下列文献能够体现这一“情怀”的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海国图志》
D.《中国土地法大纲》
17、“4 月 23 日的那一晚,整个南京城的人们恐怕都难以入眠,等待着这个城市的又一次历 史交替,国民党的军队和警察都撤走了……”材料描述的战役是
A.千里挺进大别山 B.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C.平型关大捷 D.第三次长沙会战
18、根据如图中国共产党党员成分比例图,分析其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A.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失败
B.“工农武装割据”的发展
C.中国工农红军开始长征
D.秋收起义的全面爆发
19、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的8年时间里,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没有举行过一次会议,地方各级代表大会也被迫停止了活动,这主要反映当时( )
A.民主法制遭到严重破坏
B.政治协商制度被废除
C.国际形势日益复杂严峻
D.阶级矛盾和斗争突出
20、孙中山(1866—1925年)在回忆录中写道:“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满清王朝。”孙中山“28岁那年”的主要行动是( )
A.成立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的口号
B.联合其他革命团体,成立中国同盟会
C.与革命党人一起发动广州起义
D.领导华侨支持维新运动
2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出现了一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和文艺工作者。
(1)杂交水稻之父是 。
(2)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是 。
(3)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是 。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中国的近代化历程,从洋务自强到变法维新、从共和革命到新文化运动,寄托着一代代中华儿女的强国梦想,他们前赴后继,努力探索。根据所学知识按要求回答问题。
(1)请将下列图表内容填写完整。
梁启超的分期 |
史学界的观点 | 相关重大的历史事件 |
政治主张或口号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一期 | 学习西方的军事器物 |
洋务运动 |
师夷长技以自强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二期 | 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 | ① ② | 维新变法、民主共和 |
中国人自知不足第三期 | 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 |
新文化运动 | ③ |
(2)个人的际遇与国家、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上海的张山(1845-1921年),一生的经历见证着时代的变迁。以下工作生活场景有可能发生在他身上的是
A.20岁时,他被招进江南制造总局做工。
B.40岁那年春天,他在《申报》上看到了“公车上书”的消息。C.67岁那年他主动剪掉了自己的长辫子。
D.70岁时他让孙子给他读《青年杂志》上的文章。
23、我国的改革首先从农村开始,后来推行到全国的政策是____。
24、____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从1954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逐步发展为企业的____。
25、民族英雄是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载体。“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纪念的是牺牲于黄海大战中的爱国将领____(人名);电影《八佰》讴歌的是,淞沪会战中____(人名)率部孤军坚守四行仓库,与日军展开血战,激发了中国人民斗志的英勇事迹。
26、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7、(1) 徐悲鸿于1940年创作的巨幅画_________,借一个寓言故事表达出中华民族团结一心、坚韧不拔,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坚定信念。
(2)冼星海创作的音乐作品_________,以气势磅礴的旋律和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力,对中华民族抗日斗争起了巨大的鼓舞作用。
28、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__________忘我工作,恪尽职守,赢得了“人民的好公仆”的称号。
29、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军在______会师,宣告长征胜利结束。
30、甲午战争,北洋舰队在________全军覆没;中国同盟会在_______成立。
31、历史上每一次重大运动都有纲领性的口号或主张,它们体现着时代的印记。请根据下面内容探究有关问题。
口号或主张:①师夷长技②三民主义③民主、科学④外争国权,内除国贼⑤停止内战,联共抗日
(1)①、②、③的纲领分别指导了哪三次运动?请你结合所学知识,选择其中一次运动简要评价它的积极影响。
(2)“外争国权,内除国贼”是中国近代哪一次重大运动中的目号?说出这一运动的性质及其对中国革命进程的影响。
(3)1936年12月,“停止内战,联共抗目”的主张得到了国共两党认可,这在当时产生的意义是什么?
(4)请你为以上五个纲领性口号或主张拟定一个主题。
32、列举出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国旗、代国歌。
33、国家统一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必然。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为促进祖国统邓小平提出了哪一伟大构想?请写出这一构想已在哪两个地区成功实践?
(2)1987年,台湾当局被迫调整哪一政策,打破了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
(3)“九二共识”的达成有什么意义?
(4)2005年访问祖国大陆的中国国民党主席是谁?
(5)作为当代中学生,你将以怎样的实际行动维护祖国统一?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国民革命的八个军中,第四军的共产党员最多,叶挺独立团是其中战斗力最强的一支部队……,攻打武昌时……共产党员和共青团员冒着枪林弹雨,冲锋陷阵。
材料二:只有全民族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除日寇出中国!
材料三: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了全面内战。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人民解放军发动了举世闻名的三大战役,与国民党军队展开战略大决战。
(1)“攻打武昌”是哪一战争的重要战役?
(2)写出材料二中“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国共两党亲密合作”指的是什么?
(3)根据材料三,写出使人民解放军由战略防御转为战略进攻的军事行动。三大战役中,哪场战役与我们的家乡吉林省有关?
(4)通过以上探究,你从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中得到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