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对西安事变及和平解决事变的正确评价是( )
①是一次具有爱国意义的兵变
②标志着十年内战基本结束
③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
④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A. ①②③④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
A.西部大开发
B.尊重宗教信仰
C.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各民族共同繁荣
3、“自强以练兵为要,练兵又以制器为先。”下列内容最能体现洋务运动“制器为先”的是
A.创办军事工业
B.创办民用工业
C.办新式学校
D.创建新式海军
4、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比较落后
B.集中在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C.以重工业为主
D.深受外国经济势力的影响
5、20世纪60年代,他为了治理兰考县水涝、风沙、盐碱三害,亲自带队到灾区调查。人民称颂他是“党的好干部”。 他是( )
A.邓稼先
B.王进喜
C.雷锋
D.焦裕禄
6、“谁令你威风扫地,谁令这火光四起,恨意冲云际,谁无怒愤不感痛悲,曾滴了多少血汗,才夺了天工建起,用我心力建,期传万世,期传万纪,不想终是这田地,辱了家邦也辱了门楣,大火当中血肉满园,为你死正因要维护你,还望这火的震撼,能令我子孙记起,自会醒悟到,何来外侮,为何受欺。”请你根据歌词判断该事件发生在下列哪次战争期间( )
A.中法战争
B.甲午中日战争
C.第二次鸦片战争
D.鸦片战争
7、1945年4月在延安召开的这次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西柏坡会议
C.中共八大
D.洛川会议
8、以下英国攫取的侵略权益,哪一项不是出自第二次鸦片战争侵略战争( )
A.割九龙司地方一区给英国
B.增开天津为商埠
C.领事裁判权和片面最惠国待遇
D.承认鸦片贸易合法化
9、下列人物中,被誉为“两弹元勋”的科学家是( )
A.杨振宁
B.李政道
C.李四光
D.邓稼先
10、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艰难曲折,也曾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这个“短暂的春天”出现于什么时期( )
A.一战时期 B.二战时期 C.洋务运动时期 D.戊戌变法时期
11、“戊戌六君子”中属自贡籍的英烈是:
A. 刘光第 B. 杨锐 C. 林旭 D. 康广仁
12、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A.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B.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C.照搬斯大林模式的道路
D.“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道路
13、特定的历史时期,脍炙人口的口号、标语、诗词等往往有着巨大的政治感染力,具有明显的时代气息。下列口号、标语、诗词等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枪杆子里出政权” ②“打倒列强,除军阀”
③“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 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④②①③ D.③②①④
14、“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任便立法治理。”该规定( )
A.提高了中国的政治影响力
B.使中国开始丧失部分领土主权
C.利于中英平等贸易的发展
D.使中国完全纳入资本主义市场
15、武昌起义胜利后,孙中山在南京宣告中华民国政府成立,改用公历。中华民国元年指的是
A.1911年
B.1912年
C.1913年
D.1949年
16、有人说:“戊戌变法虽然被扼杀了,但它将统治中国人几千年的思想打开了缺口。”请你据此理解戊戌变法的作用( )
A. 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B. 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C. 促进了科学技术的传播 D.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17、在近代,随着西方文明的传入,人们的社会生活也在悄然发生着变化,下列体现进步变化的图片有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18、掌握历史事件的发展线索是历史学习的基本目标。如下表格中★处的内容应该是( )
兴起 |
| 全盛 |
| 失败 |
金田起义 | ★ | 北伐、西征 | 天京事变 | 天京陷落 |
A.石达开出走
B.定都天京
C.颁布《资政新篇》
D.浦口、三河大捷
19、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始大规模进行近代海防建设,1885年成立的统-协调指挥清朝三支海军的机构是
A.海军衙门
B.总理衙门
C.福州船政局
D.轮船招商局
20、民国初年,北京大学教授辜鸿铭,出生在印尼,在英国读书,在北洋政府做部长,娶了日本女子为妻,是个“生在南洋、学在西洋、官在北洋、妻是东洋”的奇人。他的人生经历反映了( )
A. 新式学堂注重培养人才 B. 中外通婚成为社会的时尚
C. 近代中国社会逐渐开放 D. 清政府重用留学归国人员
21、1949年10月1日下午,_______在天安门城楼庄严宣布“______________”成立,标志着“___________”的诞生。
22、鲁迅的白话小说《________》,无情批判吃人的封建礼教,成为一片讨伐封建主义的檄文;聂耳作曲,田汉作词创作的《________》,后来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23、依据所学,完成下列“标志着”的历史事件。
(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事件 。
(2)标志着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
(3)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的标志性事件是 。
(4)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标志性事件是 。
(5)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事件 。
24、请你给材料图片确定一个恰当的主题
25、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
(2)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
(3)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______
(4)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是______
(5)称赞洪秀全是“反清英雄第一人”的是________
26、新中国建立后在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涌现出一批批的杰出人物,根据下列描述分别在下列横线上写出相对应人物的姓名。
(1)“宁愿自己牺牲,决不暴露目标,为了整体,为了胜利,为了中朝人民和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愿献出自己的一切。”履行了自己入党申请书中这一誓言的人物是____
(2)“党的好干部”“治沙于兰考”的是____
(3)他是“感动中国”的人物,是用“一粒种子改变了世界”的科学家,这位科学家是____
(4)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家,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____
(5)大庆油田工人,以他为代表的那种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他是____
27、一座老城,一段旧事,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内容。
(1)在这里中国被迫签订了不平等条约,开放了近代史上第一批通商口岸,这里是指 ______ 。
(2)在这里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诞生了。这里是指 ______ 。
(3)英国第一次侵华战争首先从这里开始。这里是指 ______ 。
(4)首批历史文化名城,成为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指挥中枢是指 ______ 。
28、______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______当选为中央局书记。
29、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平型关大捷总指挥——
(2)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军长——
(3)发表东北易帜通告——
(4)黄埔军校校长——
30、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传播文化的重要载体。请将下列空白处填写正确内容(8分)
(1)山西籍文学家罗贯中撰写的我国第一部长篇小说是_______
(2)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编著的被誉为“东方医学巨典”的是_______
(3)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巨著是_______
(4)元杂剧作家中最负盛名的是关汉卿,其代表作是悲剧_______
31、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为挽救民族危亡,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前赴后继地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行者。中国共产党人延续了孙中山未竟的事业,开启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征程,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时间及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在领导阶级方面,其“新”在哪里?
(2)从南湖红船到八一枪声,从井冈号角到长征壮歌,从抗日烽火到建国大业,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一条艰难曲折的革命道路。请分别举出“南湖红船”、“八一枪声”、“井冈号角”所反映的重大事件。
(3)邓小平曾说:“他(毛泽东)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泽东,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时间。”请写出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一个事例。
32、南京是中国近代历史的缩影,见证了中华民族的屈辱与抗争。初二某班开展“图说近代南京”活动,请你结合所学知识,帮助完成图中配制的解说词。
图一1842年《南京条约》签订 图二 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开幕典礼
(1)图一场景发生在 ①(事件)以后,这场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②。
(2)图二场景发生在③ 年的辛亥革命后,这场革命的领导人④建立⑤ (国家名称)。
图三中国地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在南京举行图四人民解放军占领“总统府”
(3)图三场景发生在⑥ 年,日本侵略者曾在此地的大屠杀中屠杀中国人⑦ 以上。现在,终于低下了头。⑧ 是近代中国一百多年来反侵略战争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
(4)图四场景发生在 ⑨ (战役名称)以后,⑩ (事件),标志着统治中国22年的国民党政府垮台。
33、在新中国的建设中,很多人作出了重要贡献。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被称为“铁人”的石油工人是谁?他为哪个油田的建设作出了重要贡献?
(2)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县委书记是谁?请写出20世纪60年代解放军的好战士一位。
(3)被称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的人是谁?形成以他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会议是什么?
(4)从上述人物身上你受到了哪些精神鼓舞?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时间 | 大事 |
1953年 | 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
1956年 | 三大改造完成;中共八大召开 |
1978年 | 安徽小岗村实行“大包干”;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
1980年 | 设立①、珠海、汕头、厦门经济特区 |
1984年 | 开放十四个沿海港口城市;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铺开 |
1992年 | 邓小平发表 ② ;中共十四大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
2001年 | 中国正式加入 ③ |
——摘编自部编版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
(1)根据所学知识,填写表中内容。
①_____;②______;③_____。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三大改造”的内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的历史性决策、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主要形式。
(3)根据材料,指出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所经历的两个时期的阶段特征,并概括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历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