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84年,有国际媒体评论:“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半个中国,它是三十五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个“大胆行动”指的是( )
A.开放十四个沿海城市
B.设长江三角洲开放区
C.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
D.开放沿江和边境城市
2、60多年前的10月1日下午3点,毛泽东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以下对“站起来了”的理解正确的是 ( )
A. 全国解放了 B. 民族独立了 C. 社会主义建立了 D. 国家富强了
3、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吸取的最大教训是:
A. 大力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B. 大力加强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
C. 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D. 充分发挥人民的主观能动性
4、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我国稳步推进国有企业改革。为适应市场经济和社会化大生产的要求,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要( )
A.扩大企业自主权
B.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C.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5、用关键词标志重大历史内容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以下历史内容与关键词对应正确的是( )
A.人文主义——自强求富——民主科学——三民主义
B.自强求富——人文主义——三民主义——民主科学
C.人文主义——三民主义——自强求富——民主科学
D.人文主义——自强求富——三民主义——民主科学
6、某地拟建辛亥革命纪念馆,以纪念在辛亥革命期间首先发动的反清起义等事件。这一地点应该是( )
A.延安
B.天津
C.南京
D.武昌
7、下列不属于国民大革命失败原因的是
A. 国际帝国主义联合支持国民党右派突然叛变
B. 由于中共处于幼年时期,缺乏战斗经验
C. 领导人陈独秀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D. 四大家族控制了全国金融
8、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农村革命根据地中面积最大的是
A.中央革命根据地
B.左右江革命根据地
C.川陕革命根据地
D.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9、下面是一组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历史图片,关于图片下列说法有误的是( )
A.体现了我国洋务运动的开展
B.都体现了“自强”的口号
C.促进了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D.其创建者都属于地主阶级
10、1978年12月,邓小平在一次重要会议中指出:“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团结一致向前看。这次会议上形成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核心是( )
A.毛泽东
B.邓小平
C.江泽民
D.习近平
11、战争结束后,“慈禧太后对列强没有把她作为‘祸首’来惩办,感激涕零,保证今后‘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我们从这段描述中主要能够感受到当时的( )
A.人民力量伟大
B.列强军事强大
C.清廷腐败无能
D.国际关系复杂
12、它曾经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则以法律。而第三次征服也许是其中最为平和、最为持久的一次。该材料最适合用来评价
A.古巴比伦
B.罗马
C.希腊
D.阿拉伯
13、近年来,在歙县街头出现了许多“哈啰”电动自行车。据了解,全国共享单车每一分钟可以减少碳排放13.2吨。“哈啰”的出现体现了那些新的发展理念( )
A.创新、开放
B.绿色、开放
C.开放、共享
D.绿色、共享
1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 ( )
A.《临时约法》 B.《宪法大纲》
C.《共同纲领》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5、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里的“柳”是指( )
A. 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B.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
C. 引进了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 D. 中国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16、“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诞生于( )
A.1949年
B.1956年
C.1954年
D.1978年
17、1840年后中国开始了历史性的巨变,这个巨变是指
A.中国台湾被割占
B.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C.出现了租界
D.香港岛被割占
18、以下属于古代埃及文明成就的是( )
①金字塔②楔形文字③木乃伊④万神殿
A.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9、下图材料说明新中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 )
A.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B.“门户开放”的外交政策
C.大国结盟的防御外交政策
D.“闭关锁国”的外交政策
20、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影视艺术快速发展,人民群众喜爱的影视片快速发展,音乐、舞蹈、杂技也快速发展,这
A.大大丰富了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B.有效抵制了西方资产阶级的文化入侵
C.中西文化完全融为一体
D.大大丰富了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21、_________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_________年,清政府以科举流弊太多,决定从次年开始,废除八股文。
22、观察下图《三大战役》,请在图中方框内填入相应的英文字母代号。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23、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______和北京大学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
24、甲午中日战争的目的:侵略中国、称霸____。
25、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内容
(1)英雄邓世昌牺牲的战役——
(2)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
(3)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4)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6、观察下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深圳B.珠海
27、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成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是
(2)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是
(3)提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是
(4)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
(5)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
28、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9、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制订通过了一系列重要法律,初步建立了以______________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框架。
30、 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 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31、下图人物?
32、李鸿章,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颇受争议的人物。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其评价相差甚远。
试回答以下问题:
(1)有人认为李鸿章是卖国贼,因为他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主要有哪些条约?(回答两个即可)
(2)孙中山说“中堂从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巨险阻,犹所不辞。”(《上李鸿章书》)试举两例证明李鸿章“无利不兴,无弊不革”。
(3)李鸿章自己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李鸿章所说的“纸糊的老虎”是在哪次战争中被捅破了?
(4)梁启超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李鸿章传》)你如何理解梁启超先生说的“吾悲李鸿章之遇”。
33、戊戌变法发生于哪一年?列举两例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举出一例因戊戌变法牺牲的英雄人物。
34、回首百年党史,谱写新的篇章,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任务。
【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材料一:
历史事件 | 领导人物及阶级派别 | 结局 |
①________ | 李鸿章、曾国藩等洋务派 | 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
百日维新 | ②________等资产阶级改良派 | 因慈禧太后发动政变而失败 |
辛亥革命 | 孙中山、黄兴等资产阶级革命派 |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
材料二:中国历史选择了这个特别的日子,放射出中国革命最初的曙光。鲜红的党旗自从在十三个人身后飘起时,中国命运的希望一日比一日红火。
【霹雳一声暴动】
材料三:一杆大旗迎风扬……跟着领袖毛委员,浩浩荡荡上井冈。工友农友一条心,根据地建立在农村,嘿,在农村。嘿,革命永远向前进哎,向前进。
——湖南民歌
【而今迈步从头越】
材料四:1935年10月,陈云在向共产国际的报告中写道:“目前我们党在新的情况下能够提出新的任务”。此次会议“撤换了靠铅笔指挥的战略家,推选毛泽东同志担任领导”。
【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材料五:淮海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车推出来的,渡江战役胜利是靠老百姓用小船划出来的……人心向背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赢得人民信任,得到人民支持,党就能够克服任何困难,就能够无往而不胜。
(1)结合所学知识,将材料一的表格补充完整。
(2)材料二中“这个特别的日子”具体指哪一天(年月日)?此事件有何大意义?
(3)材料三中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此后,中国走上了一条什么样的新道路?
(4)材料四中的“会议”在哪里召开?会议肯定了谁的军事主张?这次会议有何意义?
(5)材料五中的两次战役是哪场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依据材料五分析这场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6)回顾百年党史,你有什么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