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位美国历史学家在谈到一战前的欧洲形势时说:“欧洲变成了一只‘火药桶’,只等一粒火星将它引爆。”那么,成为“一粒火星”的事件是()
A.萨拉热窝事件
B.“9·11”事件
C.卢沟桥事变
D.萨拉托加战役
2、《戊戌政变记》中写道:“维新运动作为一次具有相当规模的政治运动的兴起,是在强烈刺激下的产物。”这种“刺激”来自(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
3、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于( )
A.1911年
B.1945年
C.1949年
D.1956年
4、邓小平说:“中国六十年代同世界上有差距,但不太大。六十年代末期到七十年代这十一二年,我们同世界的差距拉得太大了!”造成差距拉大的最重要原因是( )
A.自然灾害的影响
B.“大跃进”的影响
C.人民公社化的影响
D.“文化大革命”的破坏
5、1920年秋天开始,全国各地小学一、二年级的国文都改成了白话文,到1922年冬季,所有的文言文课本一律废止。提倡白话文的第一人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6、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一项基本要求,下列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的是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① | 土地改革 | 建立了土地公有制 |
② | 一五计划 | 完全实现了工业化 |
③ | 中共八大 | 中国开始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 |
④ | 大跃进运动 | 遵循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
A.① B.② C.③ D.④
7、中国古代“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的说法在今天已经实现,最能体现这一点的是
A. 看报纸 B. 看电视 C. 上网 D. 打电话
8、“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比民贼,以拯吾民。”史料中孙中山讨伐的是( )
A. 段祺瑞 B. 袁世凯 C. 冯国璋 D. 曹锟
9、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从实力上讲,孙中山比起洪秀全来,相差不知几千万里了,而偌大的清帝国,不亡于洪、杨,却被孙文几个口号叫垮了.”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放松了思想控制 B.洪秀全不注意斗争策略
C.革命成功靠的是舆论宣传 D.三民主义符合历史潮流
10、解放战争时期,当毛泽东得知一场战役的胜利消息时,欣然提笔写下了“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的诗句。这场战役是
A. 辽沈战役 B. 淮海战役 C. 平津战役 D. 渡江战役
11、如下图是某史书的部分目录,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其中的“天国”最有可能是指( )
A.宗教宣扬的天国
B.封建盛世
C.太平天国
D.共产主义
12、“每一县,农之食烟者十之二,工之食烟者十之三,贾之食烟者十之六……”这说明当时社会
A.吸食鸦片现象普遍
B.军民体质下降
C.林则徐禁烟无成效
D.白银大量外流
13、你认为下列哪些措施是为了限制袁世凯的权利?( )
A.清帝必须退位
B.临时政府必须设在南京
C.临时大总统到南京就职
D.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14、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
A. 19世纪四五十年代
B. 19世纪六七十年代
C. 19世纪末20世纪初
D. 20世纪20年代
15、有学者认为:“(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惨败而宣告结束,于是,(中国)近代化的新陈代谢过程骤然加快。”材料中的“加快”主要表现在( )
A.引进西方技术
B.谋求制度变革
C.倡导实业救国
D.宣扬民主科学
16、下列不属于2008年海峡两岸达成的协议的是 ( )
A. 空运直航 B. 海运直航
C. 邮政合作 D. 台湾人民回祖国探亲
17、美国学者杰明•艾尔曼说:(鸦片战争)对中国国内影响不是太大,只限于广东一带,当时的问题是太平天国,大概几百万中国人死去,中国的经济中心江南一带都乱了,……把清朝的元气消耗得很厉害,导致国力衰减。此材料说明艾尔曼
A. 否定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
B. 认为太平天国导致了清朝的灭亡
C. 抹杀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侵略本质
D. 颂扬太平天国是反封建的革命运动洋务运动是晚清时期统治集团求强求富的自救运动,中国近代化探索由此开始。
18、“每一场革命都有它白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的伟大传奇.”以下对这一“传奇”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粉粹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
B. 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C. 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
D. 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19、李大钊说:“太平天国禁止了鸦片,却采用了宗教;不建设民国,而建设天国,这是他们失败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段话是指太平天国( )
A.没有实行宗教改革
B.缺乏科学的理论指导
C.没有彻底的革命精神
D.没有充分的发动群众
20、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很多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共同抗“疫”,他们是当代“最可爱的人”。在新中国建国初期,下列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是
①黄继光 ②林则徐 ③邱少云 ④杨靖宇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21、导弹部队在现代化军队中不可或缺。1966年,中国组建_________;现阶段,我国国防和军队改革取得历史性突破,形成军委总管、_________、军种主建的新格局。
22、局势:战略进攻之后,先后歼灭国民党精锐200多万,迫使国民党军主力退守沈阳、___、徐州等孤城,被动防御作战。
23、开展游击战:根据地军民在____________的领导下,以主力部队和地方基干民兵为骨干,以广大群众为基础,组织各方力量,展开群众性的人民____________战争。
24、辛亥革命的果实被___________窃取,他建立起________的统治。
25、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_____、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于1961年初开始实施;中共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_____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关系我国发展全局和未来前景。
26、______年,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27、_____使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28、下列言语出自哪位历史人物之口。
(1)若鸦片一日未绝,本大臣一日不回!
(2)事已至此,义不独生,誓与全舰将士共存亡!
(3)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4)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5)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29、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名称。
(1)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
(3)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30、___________,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从此,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31、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步入近代】
(1)标志着中国独立主权的完整性遭到破坏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经济工业化】
(2)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是什么?写出此运动中在湖北创办的民用工业一例。
【政治民主化】
(3)写出20世纪初,以“民国”取代“帝制”的政治革命名称。
【思想科学化】
(4)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的思想解放运动的名称是什么?
【经济和社会生活变化】
(5)写出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最快的行业。(一例即可)
(6)社会生活的变化深刻反映出时代变迁,写出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特征。
【学史感悟】
(7)综合上述问题,谈谈你的感悟。
32、1978年,思想理论界展开了一场什么问题的大讨论?当年12月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怎样的历史性决策?这次会议有何历史意义?
33、20世纪20到40年代,是国共两党关系的重要时期。请结合本学期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1)这一时期国共两党关系呈现怎样的特征(变化)?
(2)结合所学知识,请你分析一下制约国共两党关系变化的原因?
(3)第三次国共合作进展缓慢,台湾问题至今得不到解决,主要是由于什么问题?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
——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 辛亥革命老人吴玉章在自己的回忆文章中写道:“甲午战败的消息使全中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材料三 义和团揭帖:神助拳,义和团,只因鬼子闹中原……挑铁路,把线砍,旋再破坏大轮船;大法国,心胆寒,英吉、俄罗势萧然。一切鬼子全杀尽,大清一统庆升平。
——《拳匪纪实》
材料四 据报道,有记者问:“2014年是中日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中方如何看待中日关系的未来?”外交部发言人表示,“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是120年前的中国,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捍卫自己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
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军事失败”与“少数人觉悟”各指什么具体事件?
(2)材料二中“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请列举两例并分别指出其对我国社会性质的影响。
(3)材料三反映的是哪个阶级的什么历史运动?近代史上这个阶级还发动了哪次运动?两次运动有什么最大区别?
(4)你认为材料四中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我们完全有能力、有信心捍卫自己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民族尊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今天,作为中学生怎样做才能最好地体现爱国主义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