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1918年11月的“公理战胜强权”庆典,到1919年1月的巴黎会议,短短两个月时间,当时的中国充分诠释了“自古弱国无外交”的定律,所谓的“公理战胜强权”不过是一个美丽的童话。面对这种局面,中国人
A.发起了五四爱国运动
B.成立了中国共产党
C.制定了新约法
D.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
2、为适应广大农民的土地要求,从1946年到1948年底,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
A.实行减租减息政策 B.推行精兵简政政策
C.进行大生产运动 D.开展土地改革运动
3、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毛泽东说:“占人类总数四分之一的中国人从此站起来了。”“中国人从此站起来”是指中国实现了
A.祖国统一
B.社会主义
C.国家富强
D.民族独立
4、“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华大地上,第一次高高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人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胡适
5、某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中有这样一组镜头:叶挺独立团一营正在猛攻武昌城。该片再现的是( )
A.辛亥革命时期的战斗情景
B.淮海战役的战斗情景
C.北伐战争的战斗情景
D.渡江战役的战斗情景
6、阅读《一五计划末期主要经济指标》这些成就( )
指标 | 1957年比1952年增长 |
工业总产量 | 增长128.5% |
钢产量 | 近3倍 |
原煤 | 增长98.5% |
发电量 | 增长164.4% |
机床 | 比1949年增长17.7倍 |
A.中国工业水平已经处于世界前列
B.开始改变中国工业落后的面貌
C.标志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D.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极大的提高
7、1967年6月,我国又成功进行了第一颗氢弹爆炸试验,成为世界上第__________个能够自己研制氢弹的国家( )
A.一
B.二
C.三
D.四
8、下图表格是洋务派创办的京师同文馆课程计划表。这体现了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的目的是
A.完全实现教育西方化
B.仿效西方的政治制度
C.宣传资本主义的思想
D.培养翻译、科技人才
9、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去上海见周恩来。次日坐夜车回南京,下车翻开报纸,发现“国军已拿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军队整编问题尚未解决
B.国民党在舆论上获得主动权
C.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
D.国民党公然违背“双十协定”
10、下列对抗战时期中国军队正面战场的史事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淞沪会战持续3个月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B.台儿庄战役是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胜利
C.武汉会战后抗日战争进入到相持阶段
D.百团大战历时数月,有力打击了日军的侵略气焰
11、为了更好地开展“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主题教育活动,某地准备组织全体党员干部观看一部电影。下列选项中,最合适的是( )
A.《铁人》
B.《焦裕禄》
C.《雷锋》
D.《邓稼先》
12、时空观念是历史核心素养之一。下列战役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台儿庄战役
②辽沈战役
③百团大战
④淮海战役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③①④②
13、“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此联哀悼的是清军将领( )
A. 林则徐 B. 关天培
C. 邓世昌 D. 李鸿章
14、2018年,我国第一艘国产航母“山东舰”进行海试,海防力量空前增强。我国海军近代化开始(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中国成立
15、下图是20世纪50年代某场战争的三次战役示意图,当时中国参战的主要目的是( )
A.追歼残敌
B.实现统一
C.反帝反封
D.保家卫国
16、《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国民党人被迫应战,他们一开始就不能统一行动,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袁世凯以江西、南京为进攻重点。……南京方面,由于部分讨袁军被袁世凯用金钱收买,发生内变,被迫退守临淮关。”由此可见,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是( )
A.国民党缺乏统一的领导
B.列强干涉
C.国民党力量弱
D.国民党脱离人民群众
17、20世纪六七十年代,大大提高了我国国防实力和国际地位的重大成就是( )
A.中美建交
B.“两弹一星”的成功研制
C.籼型杂交水稻的成功培育
D.中日关系的改善
18、电影《钱学森》中有句台词“手中有剑或有剑不用完全是两回事儿”,“剑”代表核武器。那么我国“手中有剑”是在( )
A.1964年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B.1966年导弹实验成功
C.1967年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
D.1970年“东方红一号”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9、下列图片反映了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以及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将其按发生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③①④②
B.②③④①
C.②①③④
D.③②①④
20、确定以五星红旗为国旗,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的会议是( )
A.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B.中共八大
C.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21、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______大总统;3月11日,颁布了由参议院制定的《______》
22、标志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的历史事件是 。
23、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____;2017年,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____,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24、_____年7月,_____诞生,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25、观察下图,在图中方框内用字母填出:
A.台湾岛 B.广州
18,观察下图,在图中方框内用字母填出:
A、武昌 B、上海 C、北京
26、新中国成立后,奉行________________外交政策;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把________________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7、1997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五次代表大会上,把(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2012年,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上,把( )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28、填空题:随着 的完成,全国三亿无地或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
29、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_____(会议)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是_____(会议)召开。
30、1844年,清政府被迫与美国、法国分别签订了中美《___________》和中法《黄埔条约》,通过条约,美国、法国扩大了侵略权益;中日《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_________、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3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现了历史性的伟大转折,进入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逐步找到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邓小平理论指导地位的确立,成为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结合所学回答:
(1)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什么时间召开的?确立的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什么?
(2)20世纪80年代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3)第一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目标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又是在党的哪次会议上?
(4)为什么要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32、国共双方从20世纪20年代起多次对抗与合作,深刻影响着中国政治与两岸关系,是中国近现代史的缩影。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办的培养军事人才的学校是哪所学校?北伐战争的主要对象是谁?
(2)抗战胜利后,为争取和平避免内战,毛泽东不顾个人安危,亲临重庆参加国共两党谈判,最后签署了哪一重要文件?
(3)1949年,哪座城市的解放标志着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结束?
(4)综上所述,从国共两党关系在近代史上不断变化的史实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33、在中国近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是为了中国的独立、民主和富强。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在中国近代史上,谋求制度变革、号召变法图强先进人物及历史事件是什么?
(2)在中国近代史上,为推翻清政府的腐朽统治,他建立的中国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及指导思想是什么?
(3)在中国近代史上,提出了“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实现共产主义”先进组织及其成立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4)结合上述问题及所学知识,你有什么感悟?
34、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的爱国行为既表现在反侵略反封建的斗争中,更表现在对中国出路的艰辛探索上。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其最大的意义并不是产生了“自强”的效用,而是在古老的封建主义的“体”上撕开了一道口子,开动了近代化的这辆列车。
——摘编自汪林茂《层次递进的晚清三次新政》等
材料二 我们必须倾覆满洲政府,建设民国。革命成功之日,效法美国选举总统,废除专制,实行共和。
——摘自孙中山《在檀香山正埠荷梯厘街戏院的演说》
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针对辛亥革命后中国民主政治试验的失败,针对群众思想蒙昧落后,反对专制和迷信盲从,鼓吹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这场运动的另一项主要内容是……实行文学革命,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如果没有白话文的流行,外国的新概念、新思想便无法比较准确地译成中文,介绍给国人并为国人所理解。
——摘编自章百家《在历史转折关头》
(1)材料一所述历史事件的地位?
(2)根据材料二,指出孙中山的救国方案是什么?为实现这一救国方案,孙中山提出了什么指导思想?
(3)根据材料三概括新文化运动产生的背景?
(4)综合以上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