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28年-1934年中共党员人数大幅度上升,1934年-1937年又大幅下降,导致这种上升和下降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分别是

A. 红色政权的建立;反“围剿”失败,红军长征

B. 五四运动的发生;红色政权建立

C. 抗日战争的爆发;解放战争胜利

D. 五四运动的发生;解放战争的胜利

2、张华同学根据课堂总结和查阅的资料编写了一个学习卡,从这张资料卡中我们可以看出(     

A.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

B.孙中山革命策略的变化

C.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D.辛亥革命有深厚群众基础

3、现在电视台开办了法制天地”“今日说法”“法制时空等栏目;各地政府广泛开展普法下乡”“法制宣传月等活动,说明了  

A.国家大力开展全民普法宣传教育

B.国家公正执法的成就

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完善

D.基层民主的发展

 

4、1924年1月,孙中山说:“这十三年来,政治上、社会上种种黑暗腐败,比前清更甚,人民困苦,日堪一日。”造成辛亥革命后十三年来中国政治、社会黑暗腐败的主要原因是(     

A.日本提出“二十一条”

B.北洋军阀的分裂割据混战

C.全国工人运动的高涨

D.袁世凯实行独裁专制统治

5、“无论欧美日本各国,皆无此脑力与兵力,可以统治此天下生灵四分之一也……故瓜分一事,实为下策。”导致八国联军统帅瓦德西得出此结论的主要原因是

A.清政府仍拥有较强军事实力

B.太平军的英勇抗击

C.义和团运动显示了中华民族的抗争精神

D.列强内部矛盾重重

6、1982年,邓小平对撒切尔夫人说:“我们对香港问题的基本立场是明确的,这里主要有三个问题。一个是主权问题;再一个是1997年后中国采取什么方式来管理香港,继续保持香港繁荣;…关于主权问题,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余地。”据此可知,邓小平旨在(     

A.维护国家主权和香港繁荣稳定

B.落实中英关于香港的联合声明

C.打破海峡两岸长期隔绝的状态

D.维护"九二共识"的决心不动摇

7、人民日报社论《伟大的丰碑辉煌的岁月》指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从这里拉开序幕,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路线从这里开始形成”。“这里”是指(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九大

8、雷锋是不朽的丰碑,雷锋是永远的榜样。学还是不学,并不是个问题,关键是怎么学?学习雷锋,需要我们

①首先做好自己分内的事

②远离平凡小事,想着干一件大事

③能行举手之劳帮助他人

④立足无私奉献,不言代价与回报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9、起临时宪法作用的重要文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告》

10、毛军吉、杨彧在《论农民的主力军作用与无产阶级领导权的关系》一文中写道:“在马克思主义的工农联盟思想中,农民只能作为工人阶级的同盟军和后备军。毛泽东从中国实际出发,创新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得出结论:农民是革命的动力,贫农是革命的主力军。”下列事件属于毛泽东实践“创新和发展”的是(

A.领导京汉铁路工人罢工 B.领导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

C.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D.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

11、“今大皇帝(道光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便立法治理。”该史料最可能出自

A.《瑷珲条约》

B.《南京条约》

C.《北京条约》

D.《辛丑条约》

12、“林公忧国难,华夏患民暗。亮剑倾鸦片,扬威见赤心”。这首诗里提到的历史事件是180多年前发生的(     

A.虎门销烟

B.黄海海战

C.廊坊之战

D.武昌起义

13、建国初期,领导者们希望建立一个与旧王朝截然不同的“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理想国度。这里的"国"是

A.中华民国 B.天平天国 C.大清帝国 D.中华帝国

14、土地问题一直是农民最关注的问题,反映千百年来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的文献是(     

A.《中国土地法大纲》

B.《天朝田亩制度》

C.《资政新篇》

D.《变法通议》

15、1949毛泽东致信李济深等民主人士,提出“召集会议,加强民主党派和各人民团体的相互合作,讨论新政府的成立,拟订新政府的施政纲领。”这一会议是(     

A.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6、毛泽东《论联合政府》:“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的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论联合政府》是毛泽东在哪次大会上所做的政治报告

A.中共一大

B.中共七大

C.八七会议

D.中共二大

17、在上甘岭战役中牺牲的战斗英雄是(     

A.杨根思

B.罗盛教

C.邱少云

D.黄继光

18、民国八年,在《申报》上可能会看到下面哪一则消息(  )

A. 《新青年》创刊

B. 五四运动爆发

C. 第一次国共合作实现

D. 武昌起义起义爆发

19、中英、中法《北京条约》中,清政府被迫割让的领土是(

A. 香港岛   B. 九龙司地方一区   C. 东北的黑龙江   D. 库页岛

 

20、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的内容是

①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②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③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④以《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全国抗战开始的标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日本帝国主义制造了“___________”,也叫“___________”。中国驻军奋起还击,影响(标志):___________。牺牲的爱国将领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______,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3、中国共产党在开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该阶段第一个理论成果是 ______ ,最新理论成果是 ______

24、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_____________

25、请写出与下列信息相对应的历史知识。

(1)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 ______ 》。

(2)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联军占领北京,抢劫并放火烧毁的皇家园林是 ______

(3)中国近代化的开端是 ______

(4)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沦为“洋人的朝廷”的条约:《 ______ 》。

(5)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取得的第一场胜利是 ______

(6)解放战争中,东北全境获得解放的战役是 ______

26、材料题。

近现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的变化,影响了中国农业经济及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并谈谈给你的启示。

时期

内容(经营管理模式)

影响

(1)

平均地权

关注民生,但未落实

建国初期

(2)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 (3) 制度,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4)

农业合作化

(5)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6)

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国家和人民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启示

(7)

 

 

27、1984年,开放大连、天津、青岛、上海、福州、广州等____沿海城市。

28、1839年______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1901年______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镇压下失败,但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29、中国近代在抵抗外来侵略的斗争中,涌现出许多民族英雄。请列举出下列史实对应的杰出人物。

①、领导虎门销烟,沉重打击外国侵略者的气焰的是  

②、“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歌颂的是  

③、1898年,山东冠县义和拳首领   率众攻打广大教堂,揭开了义和团运动的序幕。

 

30、太平天国前期的纲领是________,义和团兴起时的的口号是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近代百年,风云变幻,国共两党各显风流,书写了那个时代最厚重的历史篇章。  

(兄弟齐心)共图伟业,力挽狂澜!

(1)哪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建立?

(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后的第一个成果是建立黄埔军校,黄埔军校的建立在当时起到了什么作用?

(3)近代史上,国共两党共同携手合作的战争有哪些? 

(同室操戈)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4)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国共两党之间发生的战争是什么?揭开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的是哪一事件?

(制胜之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陈毅曾说过,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

(5)依据上面信息分析,中国共产党能够战胜国民党的原因是什么?

(6)通过以上对国共两党关系的探究,你能获得什么感悟?

32、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西方列强的侵华史,也是中国人民面对侵略的抗争和探索史,而近代化的发展贯穿在整个过程中。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它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2)近代化的发展与救亡图存始终交织在一起。《马关条约》签订后,康有为、梁启超发起了什么运动?后来支持维新变法的清朝皇帝是谁?

(3)新文化运动体现的是中国思想近代化,请回答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

(4)中国的近代化探索历程给你的启示是什么?

33、张华参加“开心辞典”的答题活动,他要回答的题目是中国近代史上割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是哪个?(提示: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趁火打劫强占中国领土多达150多万平方公里)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党和人民100年奋斗、创造、积累的根本成就,是引领中国进步、增进人民福祉、实现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制度自信】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纪念邮票

(1)邮票中纪念的会议标志着哪一制度的形成。

【决策自信】

材料二   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去试,大胆去闯。深圳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路,走不出一条新路,就干不出新的事业。

——邓小平《在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说你如何理解邓小平1992年的南方谈话是改革开放的第二次宣言。

【道路自信】

材料三   

(3)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对材料三中“中国道路”的理解。

【外交自信】

材料四   杨洁篪表示∶“美国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中国人不吃这一套。与中国打交道,就要在相互尊重的基础上进行。历史会证明,对中国采取卡脖子的方法,最后受损的是自己。”“中美关系‘破冰’以来取得很多成绩,这是两国有识之士共同努力的结果,来之不易。”

——2021318日中美高层战略对话

(4)从美国“对中国采取卡脖子”到中美关系“破冰”,你怎样看待中美关系。

【青年自信】

材料五   一百年来,中国共青团始终与党同心、跟党奋斗,团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把忠诚书写在党和人民事业中,把青春播撒在民族复兴的征程上,把光荣镌刻在历史行进的史册里。……实现中国梦是一场历史接力赛,当代青年要在实现民族复兴的赛道上奋勇争先。

——习近干在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5)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从中获得的历史感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