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树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小谭同学整理发现,“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内涵在2020年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这一变化反映了当时(       

时间

2014

2020

内涵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推进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

全而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

全面从严治党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即将实现

B.新发展理念实施带来了新的变化

C.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已提前实现

D.经济发展进入动力转换的新常态

2、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这副挽联哀悼的是甲午中日战争中牺牲的 ( )

A. 魏源   B. 李鸿章   C. 严复   D. 邓世昌

 

3、1934年,中央红军进行长征的主要原因是

A. 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

B. 将革命形势推向全国

C. 建立新的革命根据地

D. 北上抗日

4、“为‘惩罚'中国,赔款数目按当时中国的人口计算,每人1两,共4.5亿两。”与这段话直接相关的不平等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5、2023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30周年,某班筹办一期“永远的怀念——走近毛主席”为主题的展板,所选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进入北大图书馆工作          ②领导红军四渡赤水

③提出“枪杆子里出政权”   ④亲赴重庆谈判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③④②

D.③①④②

6、如下图是“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实施的150项重点工程项目比例分布示意图。这表明当时我国

A.工业项目均衡发展

B.大力发展重工业

C.建立了完整的工业体系

D.成为工业化国家

7、五四运动与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最大不同是

A.为挽救民族危机而奋力抗争

B.通过学习西方改变中国命运

C.中国无产阶级担负起领导革命的重任

D.全国人民全部投入到运动中去

8、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宪法的这一规定体现了(     

A.多党合作原则

B.社会主义原则

C.政治协商精神

D.人民民主原则

9、19世纪60年代,一些较为开明的官员为维护清朝的统治,掀起了一场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的运动。该运动

A.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B.严格抵制了外国资本的入侵

C.使中国迅速走上了富强的道路

D.有利于民主思想在中国传播

10、中国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在哪次会议( )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B. 中共八大

C.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D. 中共十四大

11、有一个同学做的笔记内容有:割让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澎湖列岛。这是哪一条约内容?(  )

A. 《南京条约》   B. 《北京条约》   C. 《马关条约》   D. 《辛丑条约》

 

12、下图所示是我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会议的公报,其主要内容应是

A.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确定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C.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D.决定展开一场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13、下图所示是李晓明同学学习八年级历史某单元的内容,该内容的主题应该是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近代化探索与民族危机加剧

C.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与中华民国建立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

14、他是中国最早的一批海军军官中的一个,是北洋舰队致远号巡洋舰的管代(舰长),为抗击日军,在黄海大战中以身殉国。文中的“他”指的是(     

A.丁汝昌

B.刘步蟾

C.邓世昌

D.徐邦道

15、思想是行动的先导。40多年前,我国掀起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提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理论先声。此次思想解放运动是

A.新文化运动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C.文化大革命

D.南方谈话

16、“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这句歌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日本投降

B.新中国的成立

C.改革开放

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7、“一五”计划期间,我国的民主政治与法制建设也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主要表现在(  )

A.制定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制定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第一届全国人大召开,通过了第一部社会主义性质的宪法

D.公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8、________________,标志着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A.金田起义

B.北伐和西征

C.天京陷落

D.天京事变

19、《李宗仁回忆录》中写道:“我军人数虽少,装备虽差,但是我们是保国卫民与侵略者作殊死战的哀兵……加以我们在指挥上对本军量力而用,上下一心对敌情判断正确,发挥了内线作战的最高效能,故有台儿庄的辉煌战果。”这个“辉煌战果”是(     

A.抗战以来的第一次大捷

B.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最大规模战役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

D.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

20、以下为1978—2020年在中国各大报刊出现的高频率词汇,其中最有可能属于2012—2019年的是( )

A.解放思想、改革开放、“一国两制”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国企改革、“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和谐社会、社会主义荣辱观、科学发展观

D.中国梦、“一带一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中国各阶层民众抗战的主要情况。请把正确答案填写在表格里

代表人物

 

主要代表作

 

作用

 

冼星海

 

 

 

徐悲鸿

 

 

 

发明联合制碱法

 

 

 

22、1992年中共______(会议)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______”奋斗目标。

23、19世纪60年代,清朝统治集团为自强求富开展的自救运动是________。黄海海战中,________驾“致远”撞向“吉野”,与同舰官兵壮烈殉国。

24、为了实现祖国统一,进入改革开放后,党和国家将_______作为完成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

25、依据所学,完成下列标志着的历史事件

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事件——

2)标志着鸦片战争结束的历史事件是——

3)标志着太平天国正式建立政权———

4)标志着北洋舰队全军覆没的战役是——

5)标志着清政府完全成为洋人的朝廷的事件是——

6)标志着洋务运动破产的战争是——

7)为中国的近代化开辟道路的标志性事件——

8)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标志性事件是——

9)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来封建帝制的标志性事件是———

10)标志着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的历史事件是——

26、会议内容:(1)_______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2)确定毛泽东思想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3)这对统一全党的思想,指导全党的行动,实现党的政治路线,具有重要意义。

 

27、抗战争,国际上称作第二次中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

请你写出图中A、B、C、D、E各代表的历史事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________”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________理念针对的是我国发展中的突出矛盾,回答的是中国当前最为紧迫的现实问题。

 

29、1860年,放火烧毁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的是:____

30、以学生为主力,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点事件是_______,此事件距今年(2020年)_______ 周年。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红军长征开始的原因是什么?

 

32、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从此中国革命面貌开始焕然一新。某班举行中国共产党革命史展览,请你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1)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提出,我党现在的中心任务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请写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中提出的中心工作。

(2)近代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为反帝反封建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两党虽然代表的阶级立场不同,但在民族大义面前又能够同心合作。最终成功击败了任何妄图压迫、灭亡中华民族的侵略势力。请写出第一次国共合作达成的标志。

(3)2022年8月1日是中国人民解放军95周年的纪念日。根据所学知识请写出95年前的8月1日发生的事件及其影响。

(4)中国共产党面对敌我双方的悬殊力量,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地区进军,请写出在此过程中中共开创的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5)根据所学知识,请写出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正确领导的会议及其影响。

(6)日本全面侵华后,中华民族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在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国共进行第二次合作。歌曲《恭喜恭喜》中有歌词说:“冬天已到尽头,真是好的消息。温暖的春风,就要吹醒大地。”请写出第二次国共合作最终取得胜利的事件。

(7)根据所学知识请写出第一次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国情相结合而诞生的理论以及将其写入党章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

(8)在近代100多年的反侵略战争中,只有抗日战争取得了彻底的胜利。请你回顾中国共产党革命斗争的历史,谈谈你的感想。

33、(1)列举中国人民局部抗战、全民族抗战的时间和标志性事件?

(2)列举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组织的大规模会战(至少3个)。

(3)列举日本投降的原因。

(4)列举人民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名称、时间及领导人。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变化

行业

1953年农轻重

比例(%)

1957年农轻重

比例(%)

1953~1957年平均

增长速度(%)

农业

52.8

43.5

4.5

轻工业

29.6

29.2

12.8

重工业

17.6

27.3

25.4

 

 

(1)从材料一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

材料二八大二次会议(1958年)肯定了当时已经出现的“大跃进”形势,并且说,中国正在经历着“一天等于20年”的伟大时期。要求缩短超英美的时间,争取7年赶上英国,再加8年或者10年赶上美国……要掀起一个“以钢为纲”带动一切的“大跃进

——孙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史》

(2)根据材料二,概括“大跃进”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大跃进”给中国社会带来的消极影响。

材料三“文革”时期安徽凤阳一段花鼓词唱道:“凤阳地多不打粮,碾子一住就逃荒。只见凤阳女出嫁,不见新娘进凤阳。”

1979年,凤阳县粮食产量比历史上的最高年份增长了99%。老百姓唱道:“大包干,就是好,干部群众都想搞,只要搞上三五年,吃陈粮烧陈草……

——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下册)

(3)材料三中两段唱词反映凤阳农村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综合上述,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