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第二次鸦片战争被称为是列强“强盗式的扩张”,在此战争中趁火打劫,不费吹灰之力强占中国大片领土的国家是( )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俄国

2、他是文艺复兴时期一位伟大的艺术大师,《最后的晚餐》是他的代表作之一。他是( )

A.但丁

B.莎士比亚

C.达•芬奇

D.拉斐尔

3、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在回忆录中谈到中英联合声明时也承认:对英国来说,这不是也不可能是胜利,因为我们是同一个不愿意妥协和实力上远占优势的对手打交道。英国在谈判开始时并不打算把香港整个交还中国,到最后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这是英国不情愿而又不得不做的。英国“不得不同意交还整个香港地区”的根本原因是

A. “一国两制”能保证香港的持续繁荣

B.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综合国力得以提高

C. 香港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D. 到1997年,英国租借香港期限已满

4、下列历史时期排序正确的是(     

①过渡时期 ②现代化建设时期 ③“文革”时期 ④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A.①②③④

B.①④③②

C.①③②④

D.①③④②

5、洋务运动前期的口号是

A.发展

B.自强

C.振兴

D.求富

6、不同时代的宣传画体现了不同的时代风貌。如图的壁画应出现在哪一时期(     

A.新中国成立时期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7、作为鸦片战争的胜利者,英国人很失望,因为通商口岸并没有带来所期望的贸易扩张。英国认为,唯一的解决办法是获得更多的租界。为此,英国(     

A.疯狂向中国倾销鸦片

B.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C.开始在中国划分租借地

D.签订《南京条约》

8、小明想了解中国文学史上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他应该阅读( )

A. 《文学改良刍议》   B. 《狂人日记》   C. 《文学革命论》   D. 《新青年》

 

9、我们把每年九月十八日定为国耻日,是因为        

①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   ②我们要不忘历史 ③不要忘记我们的历史责任

④我们不要忘记建设一个独立、富强、民主的新中国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10、某同学在复习中国近代史《列强侵华战争》专题时,制作了年代尺。下面对此年代尺的四处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

A.这场战争发生的根源是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

B.这场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C.这场战争使中国建筑艺术的瑰宝圆明园被毁

D.此次战争所签的条约使清政府沦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

11、1915年,我国掀起了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之一是(  )

A. 《民报》

B. 《新青年》

C. 《每周评论》

D. 《中外纪闻》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保证大规模突发性事件集中统一调度资源,为疫情防控提供了强大的物力财力支撑。这充分显示了(     

A.思想引领的重要性

B.科技创新的先进性

C.社会制度的优越性

D.独立自主的强大性

13、有学者认为奕䜣、曾国藩、李鸿章等洋务派以变应变,开展挽救清王朝的自强活动,他们实际上“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材料强调洋务派开展的活动(     

A.不足以维护清王朝的腐朽统治

B.实现了“师夷长技以自强”的目标

C.一定程度抵制了西方资本入侵

D.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历史的进程

14、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确立的时间是

A.1931年 B.1949年 C.1954年 D.1984年

15、下列口号、标语、诗词等按其对应的历史事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②打到列强除军阀

③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④“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A.①②③④

B.④①③②

C.④②①③

D.③②①④

16、“一百多年前的九月,诞生了这样一本杂志,它和现在的中国息息相关:马克思主义、科学、民主、人权、白话文……这些现已极为熟悉的概念,在当时还都是全新的思想,而正是这本杂志用白纸黑字,自信地把这些思想缓缓灌入当时年轻人心灵的土壤,间接造就了今天的中国。”这本杂志应是(       

A.

B.

C.

D.

17、“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北京学生与1919年的这一呐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自由

B.爱国

C.平等

D.博爱

18、下图是某同学在“研学旅行·红色记忆”考察活动中,拍摄的一件革命文物。这一文物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农民支援前线用的独轮车

A.淮海战役

B.辽沈战役

C.平津战役

D.渡江战役

19、引发下表列强在华设厂总数变化的主要原因应该是

A.《天津条约》的签订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北京条约》的签订 D.《辛丑条约》的签订

20、“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北京学生于1919年的这一呐喊,体现的时代精神是(     

A.自由

B.爱国

C.平等

D.博爱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伟大领袖,当家做主——

(2)身堵枪口,壮烈牺牲——

(3)抗美援朝,三军统帅——

(4)严守纪律,被大火吞噬——

(5)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大冤案的受害者——

22、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1931年拍摄的《___________》。

23、1895年春,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______”。1905年8月,孙中山领导在日本东京成立了______,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4、下图名称是______

25、新中国的每一个历史时期,在人民群众之中都涌现出一批英雄人物,他们对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起着重要作用。

创业难

20世纪五六十年代是创业的年代。涌现出王进喜、焦裕禄、雷锋等英雄人物,其中,为我国的核武器研制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的是(1)______。

守业更难

“文化大革命”时期,仍然有一批科学工作者在非常困难的条件下潜心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屠呦呦和她的同事发现了青蒿素;农业科学家(2)_____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

成就伟业

20世纪90年代以来实施“科教兴国”的发展战略,把(3)_____作为奠基工程,实施素质教育。2012年10月,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2015年屠呦呦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这些英雄人物身上拥有 (4)_____等优秀品质,震撼了人们的心灵,成为感动中国的人物。

26、1851年农民领袖________发动了金田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1860年,英法联军摧毁中华文明的滔天罪行是________

 

27、下图为淮海战役中人民支前统计表,它形象地说明了人民解放军在解放战争中能以弱胜强,打败敌人的哪一重要原因?( )

民工

 

543万人

 

担架

 

30.5万副

 

大小车

 

88万辆

 

牲畜

 

76.7万头

 

船只

 

8500

 

筹粮

 

9.6亿斤

 

挑子

 

20.6万副

 

 

 

A.人民群众积极支援

B.武器装备精良

C.双方兵力悬殊

D.将士作战勇敢

28、袁隆平的___________技术对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药学家_______________领导的科研团队,发现了青蒿素,开创了治疗疟疾的新方法。

29、把法国大革命中的时间前的序号填在事件前的括号里。

1789   制宪会议制定了宪法

1791 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1793 巴黎人民攻占巴土底狱

30、在下列横线上填上与之对应的事件的序号

A.西藏和平解放 B.《共同纲领》   C.土地改革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E.三大改造 F.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   G.一五计划完成 H.中共八大

(1) 实现了把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任务

(2) 彻底摧毁了在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3) 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成为国家的主人

(4) 标志着中国大陆获得统一

(5) 使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6)   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

(7)   标志着文化大革命的结束

(8) 在我国建国初起临时宪法的作用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长征精神的内涵是什么?

32、伟大的历史人物顺应历史的潮流,推动着历史的发展。

(1)毛泽东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请问哪次会议确定了他在党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毛泽东思想在哪次会议上成为党的指导思想?

(2)请写出八路军总指挥和新四军军长的名字。

(3)抗日战争时期全国人民团结奋战,坚决抵抗。请分别列举一位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指挥军队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领导人的姓名

33、阅读下列有关周恩来的资料卡,回答问题。

(1)卡片一描述的是什么事件?该事件有什么影响?

(2)卡片二时间周恩来曾在哪一军校中担任政治部主任?该军校是谁创办的?

(3)卡片三涉及的是哪次事变?该事件是哪两位人物发动的?

(4)请你用一句话评价周恩来。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四十多年来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农村改革篇】

材料一:凤阳县农业生产三年三大步(下表)

1980年产粮

5.02亿千克

1981年产粮

6.70亿千克

1982年产粮

7.15亿千克

【经济特区篇】

材料二:深圳原属广东宝安县,与香港只一河之隔,是一个贫穷落后的边陲小镇。深圳划为经济特区以后,引进资金、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发展工业、商业和旅游业等,在很短的时间里,把荒滩野岭变成了一座现代化城市。

【展望未来篇】

材料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中共十九大报告

(1)根据材料一,回答凤阳县农业生产呈现什么趋势,实行了什么政策?

(2)根据材料二,回答深圳变成现代化城市的原因。

(3)根据以上三则材料及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的中国梦将如何实现?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