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太平天国运动对于中国的民族革命而言起不到关键作用,但是它所引发的蝴蝶效应却迫使不同阵营的开明人士主动去拥抱世界,顺应历史的发展。材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
A.客观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化
B.不能承担民主革命的重任
C.顺应了中国历史发展趋势
D.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
2、至8世纪中期,阿拉伯帝国的版图横跨亚、欧、非三大洲,是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伴随着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联系所学,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②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③穆罕默德带领信徒迁居麦地那④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
A.④③①②
B.④③②①
C.③①④②
D.①②③④
3、一位美国记者评价周恩来在某次国际会议中的重大作用时说:“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这次会议是
A.日内瓦会议
B.上海APEC会议
C.26届联合国大会
D.万隆会议
4、下列历史事件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经济特区建立 ③香港回归祖国 ④“一带一路”实施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②
C.②①③④
D.①②④③
5、在下图所示战役中,刘伯承号召大家:“面前即使横着刀山火海,我们也必须打过去!狭路相逢勇者胜!”这次战役是
A.辽沈战役
B.挺进大别山
C.淮海战役
D.平津战役
6、“魂飞万里,盼归来,此水此山此地。百姓谁不爱好官?把泪焦桐成雨。生也沙丘,死也沙丘,父老生死系。……为官一任,造福一方,遂了平生意。绿我涓滴,会它千倾澄碧。”习近平主席的这首词赞扬和追思的是( )
A.王进喜
B.雷锋
C.焦裕禄
D.邓稼先
7、致使《天朝田亩制度》既具有革命性又具有空想性的根本原因在于
A.太平天国的斗争策略决定的
B.当时紧张的革命斗争形势决定的
C.农民阶级的局限性决定的
D.太平天国内部尖锐斗争决定的
8、1919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在中国大地上第一次举起了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
A.章炳麟
B.蔡元培
C.周恩来
D.李大钊
9、1956年是“非同寻常的一年”.在那一年( )
①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②中共“八大”胜利召开
③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④“文化大革命”全面发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10、对联“万里河山归人民,五亿群众庆新生。”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渡江战役
B.开国大典
C.土改运动
D.三大改造
11、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为此,中共十六大( )
A.做出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B.确定了“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
C.进行了“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D.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观
12、1961年,董必武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诗中“四十年前”的“会上”通过的决议不包括
A.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B.通过了第一个党纲
C.成立了党的中央领导机构——中央局 D.选毛泽东为中央局书记
13、有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标志着“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的是( )
A.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B.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C.中共十四大的召开
D.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4、冼星海创作《黄河大合唱》、徐悲鸿在国外举办画展资助抗战、侯德榜发明联合制碱法、国民党军血战台儿庄、八路军发动百团大战,如果把这些知识点作为一个学习主题,那这个主题最恰当的名称就是( )
A.同仇敌忾
B.历史转折
C.战略决战
D.开天辟地
15、史料是学习历史的重要素材。一手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如果我们要研究党的好干部——焦裕禄,以下可作为一手史料的是( )
A.电影作品《我的父亲焦裕禄》
B.焦裕禄日记
C.图书《焦裕禄的故事》
D.某同学课堂笔记
16、林则徐曾说:“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习近平总书记称赞其饱含“报国情怀”。下面最能充分体现其“报国情怀”的历史事件是( )
A.镇压太平军
B.进行虎门销烟
C.编撰《四洲志》
D.倡导洋务运动
17、“打仗不在一城一地得失,而在于消灭敌人的有生力量。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我们要以一个延安换取全中国。”与毛泽东的话直接相关的战略行动是
A.转战陕北 B.挺进大别山 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
18、我们从下列人物身上应该学习并发扬光大的时代精神是
A.解放思想、改革创新
B.艰苦创业、为人民服务
C.解放全中国、将革命进行到底
D.保家卫国、革命英雄主义
19、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的是
A. 武昌起义 B. 南昌起义 C. 秋收起义 D. 黄花岗起义
20、“至今军阀作恶如故也,列强横行,且有加而无已也……中国革命,不能不承认为世界革命中之一部,而实行三民主义,则共产主义即在其中矣。吾辈死者,但知中国革命与国际革命不能分而为二,则三民主义与共产主义,岂有纷争之必要。”该日记内容反映出这时的蒋介石
A.赞成国共两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B.主张用暴力手段“清党”
C.同意与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已转变成社会主义者
21、太平天国起义后,洪秀全称“________”,攻克永安后,洪秀全封________为东王。
22、中国近代发生的两次大规模农民运动是: 和 。
23、国共第二次合作实现、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的标志是___________
工农红军改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详见92页
24、1951年,以_____________为首席代表的西藏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促成西藏和平解放。为了密切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一五”计划期间川藏公路、_____________、新藏公路相继通车。
25、1950年,颁布《________》,废除了中国2000多年来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1954年,通过了《__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6、1971年的“九一三事件”,标志着______反革命集团被粉碎;1976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党中央一举粉碎______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27、《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章炳麟的《驳康有为论革命书》、邹容的《____________》、陈天华的《猛回头》和《____________》。
28、(1)下面是小丽同学复习新中国民主政治发展历程的有关内容,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一会议通过《________》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图二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书影,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________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2)让中国人民“站起来”的事件是________。让中国人民“富起来”的人是________。
(3)西藏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人民解放军在解放西南各省后,一面向西藏进军,一面力争和平________。1951年________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
(4)新中国成立后农村存在大量无地和少地的农民,这种状况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________,获得土地。
(5)到1956年底,国家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从此进入________阶段。
(6)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果断结束“以阶级斗争为纲”重新确立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组织路线,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________上来,实行________的历史性决策。
29、背景:________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________。国民政府迁往________,将其作为战时的陪都。
暴行: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________万人以上。
30、党的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是____被开除出党并迫害致死。____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革这场内乱。
31、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文艺复兴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2)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潮是什么?
(3)文艺复兴运动有何影响?
32、建国后,无论是巩固政权还是进行建设,历史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33、简述“一国两制”的基本内涵。香港和澳门的回归有何历史意义?谈谈你对祖国统一的认识。
34、上海这座东方明珠见证了中国百余年的沧桑巨变。下面四幅图片反映的是近代上海历史的变迁,请你根据所学历史知识回答问题。
(1)图一反映的是哪次战争后上海的命运?这次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图二是在哪一运动中创办的近代军事企业?如何评价这一运动?
(3)图三人物所发起的运动与图四运动之间的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