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作为鸦片战争的胜利者,英国人很失望,因为中国人不愿与他们接触,通商口岸并没有带来所期望的贸易扩张。英方认为,唯一的解决办法是获得更多的租界。为此,英国
A.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B.在北京划定使馆界
C.成立了“洋枪队”
D.在中国开设工厂
2、2022年是澳门回归祖国23周年。为庆祝这一事件,八年级级部准备组织一次回归海报展,小历在展板中发现一个小错误,它是( )
A.澳门曾经被英国占领
B.澳门回归得益于“一国两制”政策
C.回归时间:1999年12月20日
D.港澳回归洗雪了百年国耻
3、中国共产党成立后的中心工作是( )
A.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B.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
C.打倒军阀
D.实现共产主义
4、1954年周恩来访问印度时的印度总理是 ( )
A. 尼赫鲁 B. 吴努 C. 田中角荣 D. 尼克松
5、在中华大地上,他第一次高高举起了马克思主义的旗帜,他是中国马克思主义思想传播的先驱。他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毛泽东
D.周恩来
6、我国在香港、澳门设立“特别行政区”。对“特别行政区”中的“特别”理解正确的是
A.政治上不直属中央政府管辖
B.香港断绝与英国的一切政治经济联系
C.中国政府不向港澳派驻军队
D.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保持资本主义制度
7、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
A. 推翻了统治中国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B. 确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制度
C. 给与人民充分的民主自由的权利
D. 促进资产阶级民主思想的传播
8、在黄海海战中牺牲的致远舰管带是:
A.林永升
B.丁汝昌
C.左宝贵
D.邓世昌
9、中国成功地举办了多次国际盛会,如2008年北京29届夏季奥运会,2010年上海41届世界博览会,2014年浙江乌镇第一届世界互联网大会。这说明我国( )
A.综合国力显著增强
B.已经成为体育大国和强国
C.全面推进大国外交
D.在国际事务中居领导地位
10、全民族抗战爆发后,中国共产党充分动员和依靠群众,坚持全面抗战路线。为了驳斥当时国民党内流行的“亡国论”和“速胜论”的错误观点,毛泽东发表了
A.《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B.《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C.《论持久战》
D.《论联合政府》
11、我们纪念新文化运动,是因为它大力提倡( )
A. 自强、求富 B. 自由、平等 C. 民主、科学 D. 民族、民权
12、有人说:“洋务运动(19世纪60到90年代)因战争而兴起,又因战争而宣告失败”。 这两次战争分别指的是( )
A.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
B.鸦片战争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C.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一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3、近代中国面临着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出路,下列有关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历程,表述正确的是( )
A. 学技术___学制度___学思想 B. 学制度___学思想___学技术
C. 学思想___学制度___学技术 D. 学技术___学思想___学制度
14、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我国的民主政治建设也在加紧进行,成为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政治建设奠定基础的是( )
A.计划经济体制
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政治协商制度
15、清朝末年,杨昌浚写了一首关于玉门关的诗曰:“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度玉关”。这首诗里将春风引到玉门关的大将是
A.曾国藩
B.左宗棠
C.李鸿章
D.康有为
16、一位外国领导人在评价新中国的某项政策时说:“中国经过长时期的流血革命,现在创造出了一条不流血而和平改造资本家的经验,这是有世界意义的。”他高度评价的是我国的哪一项政策
A.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B.没收资本家的企业
C.公私合营中的赎买政策
D.推行公司制、股份制
17、这个世界上最先发明火药的民族,这个100年来屡受欺负却又不甘沉沦的民族,终于走进核时代的大门,迎来让所有炎黄子孙都扬眉吐气的时刻,这个时刻是( )
A.潜艇部队的建成
B.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
C.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18、归纳和整理是学习历史的有效方法之一,下列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B.“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C.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国企改革)——企业活力增强
D.“两弹一星"的成功——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提高了我国的国际地位
19、它是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在正面战场取得的第一个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它是( )
A.武汉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平型关大捷
D.长沙会战
20、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 B.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D. 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
21、15~16世纪,新兴资产阶级掀起了反对封建专制、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根据所学知识,把空白处补充完整。
(1)1689年,英国通过了____________,对国王在政治、经济、宗教等事务中的权力进行了严格的限制,确立了议会拥有最高权力的原则。
(2)1776年7月4日,美国第二届大陆会议通过了托马斯·杰斐逊____________。宣告北美13个殖民地脱离英国独立。
(3)法国大革命时期,制宪议会颁布了____________。强调自由平等,主权在民以及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原则。
22、1947年夏,人民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向战略进攻的序幕是______。
23、中国近代史上为国捐躯的一位海军将领------
24、远去歌声弥凝重,再唱经典更撼心。
(1)1931年“ ”事变之后,东北逐渐沦陷。《松花江上》表达了东北人民渴望收复失地的爱国情怀,是一首经典的抗战歌曲。
(2)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 传唱大江南北、长城内外,成为不朽的民族战歌。
(3) 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以气势磅礴的旋律和震撼人心的艺术感染办,鼓舞中华儿女奔赴前线,奋勇杀敌。
25、解放军的好战士是 ______ 。
26、1953年开始的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发展_____。
27、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应的答案。
(1)标志着中国近代史开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
(2)19世纪末,由农民阶级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是______________.
(3)黄海海战中,他率致远舰与日舰激战,最后全舰官兵烈国,他是:______________.
(4)孙中山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是______________.
(5)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是:______________.
28、埃斯库罗斯是希腊悲剧的始祖,有“______________”的美称。
29、下图所示人物是抗日民族英雄,他领导东北抗日联军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抗日斗争,他在亿万同胞心中树起不朽的丰碑,请写出他的名字。
30、在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中,外国侵略军曾两次侵入北京,分别是在________战争中和________战争中。
31、八年级下册《中国历史》主要讲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即中国现代史。我们可以把中国现代史分为过渡时期、全面建设时期、文化大革命时期、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过渡时期,即从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1956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这一时期社会的主要矛盾是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社会基本特征是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想一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我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的变化?
(2)全面建设时期,即从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至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期间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在曲折中前进,虽然出现了失误和挫折,但是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仍然取得了巨大成就。由于三大改造的完成,那么这一时期我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文化大革命时期,即从1966年中共中央发表开展“文化大革命”的通知至1976年粉碎“四人帮”。期间经济、文化、民主与法制都遭到极大的破坏,主要社会特征是什么?
(4)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即从1976年“文革”结束至今。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主要以什么理论为指导?实行了怎样的战略决策?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是抓阶级斗争还是抓经济建设?
(5)请你用两句话谈谈对社会主义的认识?
32、14-16世纪的文艺复兴运动,在欧洲发展进程中具有重要地位。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文艺复兴是一场什么性质的运动?
(2)文艺复兴运动的核心思潮是什么?
(3)文艺复兴运动有何影响?
33、近代中国历史是一部先贤们不断探索的历史。识读图片,回答问题。
(1)图一、二、三分别反映的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历史事件?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这三个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
3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自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略中国的战争,以武力强迫清王朝签订了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的领土,蹂躏中国的主权,掠夺中国的财富,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材料二:农历2009年二月初二凌晨,在法国佳士得拍卖公司举行的拍卖会上,圆明园文物一铜兔首、铜鼠首被中国厦门商人蔡铭超分别以1400万欧元拍得,但蔡铭超“拍而不买”,拒绝付款!
(1)请写出列强将中国近代社会一步步推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四次战争的名称。
(2)材料二中,两件兽首是在哪次战争中被劫掠的?劫掠者是谁?
(3)写出近代中国社会签订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和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名称。
(4)“口号”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和传递着历史信息,请写出最能反映五四运动性质的口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