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英国割占九龙司地方一区的条约是( )
A. 中英《南京条约》 B. 中英《北京条约》
C. 中英《天津条约》 D. 《通商章程善后条约》
2、“天朝帝国万世长存的迷信受到了致命的打击。野蛮的、闭关自守的与文明世界隔绝的状态被打破了。”材料论述的是
A.鸦片战争的背景
B.鸦片战争的经过
C.鸦片战争的结果
D.鸦片战争的影响
3、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标志,主要体现在( )
A.消灭一切的剥削阶级
B.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本确立
C.新中国基本上建立起社会主义工业体系
D.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展
4、祖国大陆获得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的标志是
A.解放南京
B.北平和平解放
C.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D.西藏和平解放
5、他发表《文学革命论》,鲜明地提出“文学革命”的口号,并把文学革命与伦理革命、政治改革联系起来。他是( )
A. B.
C.
D.
6、从下图中能直接提取到的历史信息是( )
A.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路线
B.清政府采取了不抵抗政策
C.签订《辛丑条约》
D.八国联军从中国沿海侵入内陆
7、它(下图)集天下园林之大成,汇集南北、中西特色建筑,被称为“万园之园”。在近代遭受一场浩劫,不仅秀丽的园林被毁坏得满目疮痍,其收藏的奇珍异宝也被劫掠一空。从中反映出( )
A.鸦片走私的猖獗
B.英法联军的贪婪
C.瓜分中国的狂潮
D.八国联军的残暴
8、下列毛泽东诗词反映的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
①“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②“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③“秋收时节暮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④“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阆”
A.①②③①
B.③②①④
C.③①②④
D.①③②④
9、洋务派兴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 ( )
A.学习西方先进科学技术
B.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C.发展民族资本主义
D.维护清朝统治
10、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下列谁不在其中之列( )
A.黄继光
B.邱少云
C.麦克阿瑟
D.彭德怀
11、京剧演员梅兰芳说:我在旧社会是没有地位的。到了1949年,他以政协委员身份参加了开国大典。其社会地位的变化折射出( )
A.京剧艺术发展
B.人民当家作主
C.土地改革完成
D.五四宪法颁布
12、“他庄严地向全世界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他亲自升起了新中国第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这里的“他”是
A.毛泽东
B.刘少奇
C.周恩来
D.邓小平
13、“八路军的大捷,其估价不仅在于双方死亡的惨重,而在于打破了‘皇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提高我们的士气……使日寇知道中国大有人在,锐气挫折。”抗日名将续范亭评价的战役是( )
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 C.台儿庄战役 D.卢沟桥保卫战
14、“大跃进”时期的标语、口号:“肥猪赛大象,就是鼻子短,全社杀一口,足够吃半年。”“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零五百多斤”,这些表明当时的人民群众( )
A.变革生产关系,想尽快实现“一五计划”指标
B.希望加强民族凝聚力,应对严峻国际形势
C.忽视生产力发展水平,片面刮“共产风”
D.急于求成,忽视客观的经济规律
15、某校八年级(1)班同学准备举办一场抗日战争历史图片展,小军找到了一幅《中国军队血战卢沟桥》的图片,你认为他应该归入的栏目主题是
A.英勇抗日,同仇敌忾
B.抗美援朝,洪流奔涌
C.柏林战役,德国投降
D.十年文革,烽火绵延
16、近年来,圆明园遗址的保护问题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当年,将这一号称“万园之园”的皇家园林变为废墟的是( )
A.英法联军 B.英国侵略军 C.八国联军 D.日本侵略军
17、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上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这标志着
A.抗战的胜利
B.土地改革的完成
C.新中国成立
D.抗美援朝的胜利
18、某班历史学习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活动。方框中的内容是他们收集到的资源。他们学习的主题是( )
歌曲:国民革命军军歌 照片:《北伐誓师大会》 文献:《国民革命与北伐战争》 |
A.国共第一次合作
B.国共十年内战
C.全民族抗日战争
D.人民解放战争
19、党和国家在大力发展经济、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同时,不断丰富百姓的精神生活,下列哪个不属于精神文明生活的范畴
A. 五讲四美三热爱
B. 讲文明、树新风
C. “八荣八耻”
D. 职业培训
20、国家博物馆收藏着一面五星红旗,它是毛泽东主席亲手升起的新中国第一面五星红旗。它的第一次升起标志着中国
①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伟大胜利
②半殖民地半封建时代的结束
③人民从此站立起来,成了国家主人
④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1、________年,中华民国成立; ________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2、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涌现出数不胜数的英雄、劳模。他们中的杰出代表有“铁人”——________、兰考好书记——_________、解放军好战士——__________等。
23、1955年在______________的万隆召开,是第一次没有__________________参加的_____________会议。周恩来提出“_______________”的方针,促进了会议的圆满成功,加强了中国同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团结与合作。
24、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中共______大阐明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理论,中共_____ 大明确提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6、中共七大召开的时间__________;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做了__________的政治报告。
27、1860年10月,_____对北京西北郊著名皇家园林——圆明园进行了大肆抢劫,之后又放火烧毁。
28、日本改变侵华策略是在___________沦陷后,内容:见104页
结果:国民政府内的汪精卫公开叛国投敌,于1940年3月在南京成立___________;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反共摩擦并制造了震惊中外的___________。
29、1851年,农民革命领袖______在广西桂平金田村发动起义。定都天京后,颁布______ ,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土地。
30、1860年,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后,进逼北京。火烧________三天三夜。
31、岁月沧桑,一部近代史就是中国人不屈不挠抵抗侵略,探索救国救民的奋斗史。
(1)面对外敌入侵,中国人民开始了不屈不挠的抗争。请列举一位近代中国的民族英雄,并简要说明他的事迹。
(2)面对列强的侵略,中国农民阶层和地主阶级也奋起反抗。请各举一例抗争的史实
(3)当祖国面临列强的侵略时,中国人都行动了起来,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感想?
32、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用他们的坚船利炮不断地侵略中国。请写出中国近代史上遭受的第 一次来自海上的侵略战争爆发的原因。指出在第一次和第二次鸦片战争中列强侵华 在地域上的特点,并分析形成这一特点的原因。
33、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充满灾难、落后挨打的屈辱史,是一部中国人民探索救国之路,实现自由、民主的探索史,是一部中华民族抵抗侵略,打倒帝国主义以实现民族解放、打倒封建主义以实现人民富强的斗争史。
(1)外国的侵略使中国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请说出使中国社会性质逐步发生变化的四个侵华战争。
(2)请说出具有反外国的侵略和清政府的封建腐朽统治的农民运动一例。
(3)为探索救国之路,地主阶级掀起中国历史第一次近代化运动,请指出该事件。
(4)请说出中国近代史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战争名称。
(5)回顾中国近代史,谈谈你的感悟。
34、八十五年前,贵州见证了中国革命的历史转折;八十五年后,贵州又见证了脱贫攻坚的华丽转身。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会议以后。我军一反以前的情况,好像忽然获得了新的生命,迂回曲折,穿插于敌人之间,以为我向东却又向西,以为我渡江北上却又远途回击……弄得敌人扑朔迷离,处处挨打,疲于奔命。
——刘伯承《回顾长征》
(1)指出材料中“会议”的名称和召开的时间。
(2)并简述“会议”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