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民日报》元旦社论折射出时代的风貌。1958年《人民日报》元旦社论中可能出现的主要词汇是( )
A.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
B.一五计划、三大改造、公私合营
C.联产承包、深圳特区、和平统一
D.真理标准、拨乱反正、经济建设
2、中共一大选举出的中央局书记是
A. 陈独秀
B. 何叔衡
C. 毛泽东
D. 董必武
3、某影片中一演员有段经典台词:“就对方而言,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就我方来说,走到今大这一步,目然不敢妄言胜利,一定要讲失败,那是我傅作义个人的失败,以一个人的毁败换取诸位和数十万将士们的新生,不容我犹豫计较。”这段台词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辽沈战役
B.淮海战役
C.北平和平解放
D.渡江战役
4、2013年4月26日,法国皮诺家族在北京宣布,将向中方无偿捐赠流失海外的圆明园青铜鼠首和兔首。圆明园兔首和鼠首(如下图)流失于(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5、19世纪中期,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是:
A.英国 B.法国 C.美国 D.中国
6、毛泽东曾经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诗句,来形容当年的大好形势。这里的“星星之火”最早指的是
A. 陕甘根据地
B. 鄂豫皖根据地
C. 井冈山根据地
D. 中央根据地
7、如图是英国对华输入鸦片图,出现图中1839年到1840年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虎门销烟的打击
B.闭关政策的影响
C.鸦片战争的爆发
D.关税协定的签订
8、“宋教仁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由此引发了( )
A.二次革命
B.推翻清朝
C.护国战争
D.辛亥革命
9、2017年1月10日,教育部明确要求将8年抗战一律改为14年抗战,全面反映日本侵华罪行。由此确定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开端是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八一三事变 D. 南京大屠杀
10、在中国追求近代化的进程中,戊戌变法不是洋务运动的简单继续,而是质的飞跃。与洋务运动相比,这个“质的飞跃”体现在戊戌变法是为了
A.维护和加强封建制度
B.抵抗侵略、救亡图存
C.实行资本主义民主制度
D.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11、2022年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成立73周年,回顾历史,中国人民解放军成立的第一支海军是( )
A.北海舰队
B.南海舰队
C.华东军区海军
D.北洋舰队
12、学习历史要做到史论结合,即在注重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得出某种结论。下列结论“清朝政府已变成了洋人的朝廷”所依据的史实是( )
A. 允许外国驻兵北京 B. 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C. 清政府保证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括动 D. 外国公使进驻北京
13、下图是200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邮政局为了庆祝我国加入某世界组织发行的邮票。该组织是( )
A.联合国
B.国际奥委会
C.世界贸易组织
D.亚太经合组织
14、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后,中国人民热情高涨,斗志昂扬,取得了很多成就。下列成就中不属于这一时期的是( )
A.实现石油全部自给
B.鞍钢无缝钢管厂建成投产
C.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D.武汉长江大桥全线通车
15、八年级学生讨论鸦片战争中清政府失败原因归纳为下面四点,你认为最根本的是
A. 帝国主义国家强势
B. 清政府武器落后
C. 中国清政府的无能
D. 中国当时社会制度腐朽落后
16、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 《敬告青年》 B. 《每周评论》
C. 《新青年》 D. 《民报》
17、五四运动所体现的五四精神最突出的是( )
A. 爱国主义精神 B. 科学创新精神
C. 民主法制精神 D. 国际主义精神
18、1958年秋,有人绘制了一幅漫画,标题是:“一个萝卜千斤重,两头毛驴拉不动。”这幅漫画反映的是( )
A.“大跃进”运动
B.经济建设取得重大成就
C.我国掌握了农业高产技术
D.国家工业化的实现
19、1958年,社会主义总路线提出后,党中央错误发动了( )
A.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B. 大跃进运动
C. 人民公社化运动 D. 国民经济调整
20、在《天朝的崩溃—鸦片战争再研究》一书中有这样的表述“它是我见到的中国近代史上最要命的外交文件。”这句话中“最要命的外交文件”应该是 ( )
A. 《北京条约》 B. 《南京条约》 C. 《天津条约》 D. 《瑷珲条约》
21、近代社会不仅在政治制度上取得了巨大进步,在经济、科学技术领域也取得了辉煌成就。根据所学知识,把空白处补充完整。
(1)1765年,纺纱工____________发明了珍妮纺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
(2)英国机械师____________改良了蒸汽机,提高了蒸汽机的热效率。人类进入“____________”。
(3)1814年,英国____________研制的第一辆蒸汽机车运行成功。从此,人类进入“火车时代”。
(4)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以____________的广泛应用为重要标志。人类社会进入“____________”。
(5)英国著名生物学家____________发表了科学巨著《物种起源》。推翻了“神创论”和“物种不变论”。
22、如图是甲午中日战争形势图,A、B是甲午中日战争中两次著名战役,请将字母填入下面对应的括号内:
黄海战役
威海卫战役
23、列举我国近现代历史上社会性质的几次变化。
(1) 1840 年鸦片战争后,我国由封建社会开始进入________________社会。
(2) 194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我国进入________________过渡时期。
(3)1956 年底,三大改造基本完成,我国进入________________初级阶段。
24、1995年,针对两岸关系的新情况,______提出了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2005年,胡锦涛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 ______一行,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见,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25、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著名的皇家园林__________,被侵略军劫掠并烧毁。为维护祖国统一做出了贡献。1894年在黄海大战中,致远舰管带_________壮烈殉国。
26、1946年6月,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大军千里挺进___________,揭开了解放军战略进攻序幕。1948年到1949年,经过___________决战,歼灭和改编 国民党军队共150多万人,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
27、涌现的英雄:张自忠、______。
28、1970年,我国首次成功发射了第一个________________。
29、我国改变工业落后面貌的标志是(_____)。
30、1860年,中英、中法《北京条约》规定割______给英国;1895年,《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______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31、报刊——历史的记忆。
《人民日报》的每一篇社论都是流淌着的历史,足以勾勒出当代中国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前程无限光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已经诞生,四万万七千五百万中国人民开始自己当权管理国家,我们这个古老的东方民族揭开了历史的新的巨册。
——1949年国庆社论
(1)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何历史意义?
材料二 “工业化——这是我国人民百年来梦寐以求的理想,这是我国人民不再受帝国主义欺负不再过穷困生活的基本保证,因为这是全国人民的最高利益。全国人民必须同心同德,为这个最高利益而积极奋斗。”
——1953年1月1日社论
⑵我国开始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的标志性事件是什么?列举其在工业领域取得的成就两例。
材料三 “我们怀着十分兴奋的心情跨入一九七九年。”“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是一个伟大的战略转变。
——l979年1月1日社论
⑶材料三中“战略转变”开始于哪一次会议?
材料四 做别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往往事先没有把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应该做的但又没有把握的事情,不是不干,而是要大胆地进行试验。不下水学不会游泳,不试验不知好坏。试验当然要争取成功,但也要允许失败。成功了,就推广;失败了,改了就是了,自己不要灰心,别人不应该责难。要支持、爱护那些致力于改革的创新者。
——2012年2月24日社论
⑷2012年2月24日的社论是纪念邓小平南方视察10周年而刊发的。邓小平南方视察后,1993年11月中共中央确立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方向是什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32、1931—1945年,中国人民经过14年抗战取得了胜利。请回答:
(1)标志着中国14年抗战开始的事件是什么?整个抗战中日本帝国主义犯下的最大的罪行是什么?
(2)国民党正面战场哪一次战役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该战役的指挥者是谁?
(3)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规模最大的的战役是八路军进行的什么战役?该战役的指挥者又是谁?
33、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哪一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吾等对于袁世凯深加敬爱,愿此次革命之效果得有完全巩固之政府,与各国公平交际,并保全内地治安及美满情形,使中国之商务进步。此种政府,吾等将于外交上竭力相助。
——1911年11月15日英国外交部致驻华大使电文
材料二 袁世凯得到孙中山的保证以后,威逼清帝退位。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下诏退位。第二天,袁世凯通电赞成共和。1912年3月,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此次革命”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2)“吾等”对袁世凯“深加敬爱”的原因是什么?“于外交上竭力相助”的目的何在?
(3)袁世凯得到了孙中山的什么保证?
(4)从材料二中找出有关辛亥革命成功和不成功两方面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