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班历史兴趣学习小组在自主学习时搜集到以下几幅图片。符合这组图片的主题是( )
A.三大改造
B.“一五”计划
C.国防建设
D.改革开放
2、“振兴中华”是每一位爱国志士的不懈追求。最早喊出这个口号的是孙中山,为了振兴中华,他( )
①创办《中外纪闻》
②组建兴中会 ③提出“三民主义”
④发起“公车上书”
⑤建立中国同盟会
A. ②③⑤ B. ②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③⑤
3、下列外国侵略者在中国攫取的“特权”中,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英商进出口货物应纳税款,必须经过双方协议;
②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不准中国人居住;
③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的大片领上;
④日本臣民得在中国通商口岸城邑,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A.①③②④ B.③②④① C.①③④② D.③④①②
4、“△割取香港岛,意味着获得了经营中国的基地;而五口开放则提供了由沿海推向内地的孔道。”材料中权益的获得者是( )
A.美国
B.俄国
C.法国
D.英国
5、要想了解抗日名将李宗仁率领军队英勇抗日的英雄业绩,最好去参观下列哪一纪念馆
A.
B.
C.
D.
6、1928年,毛泽东在《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文中写道:“一国之内,在四周白色政权的包围中,有一小块或若干小块红色政权的区域长期地存在,这是世界各国从来没有的事。”依据上文判断,中国的第一个“红色政权的区域”是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中央革命根据地
C.川陕革命根据地 D.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7、学习历史,需要分清哪些是事实,哪些是观点。下列表述中,属于观点的是( )
A.1982年,中共“十二大”上,邓小平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B.邓小平于1992年到南方视察并发表谈话
C.1997年,中共“十五大”将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
D.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8、2021年是苏联新宪法公布85周年,当年,苏联这部新宪法标志着( )
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
B.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的成立
C.农业集体化的完成
D.苏联模式的形成
9、史学家陈旭麓指出:“这场战争,自西方人1514年到中国起,是他们积325年窥探之后的一逞。对于中国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了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关于“这场战争”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场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虎门销烟
B.这场战争之后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C.这场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的进程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
10、孙中山在1904年写道:“……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必须以一个新的、开明的、进步的政府来代替旧政府。”这体现了孙中山正在形成的革命思想是( )
A.实业救国
B.平均地权
C.创立民国
D.联俄联共
11、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的部队是( )
A.核潜艇
B.北海舰队
C.导弹部队
D.华东军队海军
12、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创办京师大学堂,变法失败后,京师大学堂得以保留下来,辛亥革命以后,这所学校更名为
A. 清华大学
B. 北京大学
C. 北京师范大学
D. 西南联大
13、既体现了实现祖国统一,维护国家主权的原则,又充分考虑到台湾的历史和现实,成为推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基本方针是
A.独立自主、和平外交
B.民族自治、一国两制
C.和平统一、政治协商
D.和平统一、一国两制
14、1846年在上海,一名美国士兵打死了一名中国黄包车车夫,中国司法当局却无权对其治罪,列强的这种特权来自《南京条约》附件中的哪项条款
A. 片面最惠国待遇
B. 在通商口岸的租地建房的权利
C. 外交豁免权
D. 领事裁判权
15、近代中国面临严重的民族危机,无数仁人志士都在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其中魏源的思想主张是
A. “自强”“求富” B. “师夷长技以制夷”
C. 民主共和 D.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16、该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该运动指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洋务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7、下列企业不属于洋务运动民用企业的是
A.轮船招商局 B.开平煤矿 C.湖北织布局 D.江南制造总局
18、这是一个注定要载入史册的日子。它标志着中国在经过了15年的歧视待遇之后,终于有了享受与其他成员同等待遇的权利。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进程中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事件。这个“伟大事件”是指中国( )
A.创办经济特区
B.建立上海浦东开发区
C.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9、有学者说:“废墟是昨天派往今天的使者,废墟让我们把地理读成历史。”从如图废墟中,我们可以解读的历史是
A.英军攻陷浙江定海 B.英法联军入侵北京
C.日军进攻山东威海卫 D.八国联军攻占天津
20、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它折射出哪一时期的强盛的国力(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东周
21、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 ______ 的作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______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2、20世纪70年代,我国农业科学家___________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解决了我国人民吃饭问题。我国药物学家___________ 发现了能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使全球数亿人受益。
23、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____、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
24、洋务运动时期,当时亚洲最大的钢铁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南京见证了中国近代以来的沧桑巨变,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内容。
(1)______清朝战败, 1842年在南京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2)1856年太平天国发生了______,使太平天国由盛转算衰。
(3)1912年1月1日______在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4)1937年12月,日军攻占南京,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南京大屠杀,屠杀我国无辜军民____人以上。
26、土地改革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 ),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
27、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与海军潜地战略导弹部队、空军战略轰炸机部队共同构成了我国“三位一体”的战略核力量。
28、目的:推翻________、孙传芳、________等北洋军阀的统治,统一全国。
29、1937年9月,八路军一一五师取得抗战以来第一次大捷,史称“__________”。1938年春,_______指挥中国军队歼灭日军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30、由反清的秘密结社或单纯的习武团体转变为具有广泛群众性的反帝斗争组织是——
31、我国的首都北京见证了近代中国的荣辱兴衰,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19世纪中期列强在此犯下的滔天罪行1例。19世纪末哪一运动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2)写出揭开变法维新运动序幕的事件。举出为变法流血牺牲的人物一位。
(3)写出军阀割据时期北京政府的控制者。
(4)写出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折的事件。写出在这个事件中率先挺身而出,揭露帝国主义列强侵略行径的主力军。
(5)综合上述史实,谈谈你的感悟。
32、
(1)三大改造指的是国家对哪三个行业的改造?分别通过什么方式完成对这三大行业的改造?
(2)三大改造有什么历史意义?
33、简答题
(1)领导虎门销烟,显示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坚强意志的民族英雄是谁?19世纪70年代,率军收复新疆的清朝大臣是?
(2)1853年,太平天国颁布《 》,描绘了“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的理想社会的蓝图?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是什么?
(3)什么历史事件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提出反帝分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是在哪次大会上?
(4)国共第一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第一次国共合作期间,国共两党联合开展的重大军事活动是什么?
(5)1936年,在中国共产党“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感召下,发动西安事变,最终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4、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探索史,自强不息的中国人民在苦难中觉醒,谱写新篇章。读材料,回答问题。
【屈辱篇】
材料一 有人评价“此战英国侵略者用微不足道的代价在中国得到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好处,不但打开了中国市场,还使得宝岛香港成为他们的殖民地达一百五十多年之久。”
【探索篇】
材料二 如果我们将中国封建传统比作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嫁接了一些新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的。
——《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遭变》
【觉醒篇】
材料三 郑超麟在回忆五四运动时说:“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此战”爆发的时间。分析“此战”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二中辛亥革命“将这棵大树砍断”的含义。20世纪初,陈独秀等一批先进知识分子向“树墩”发起了冲击,结合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指出他们做了哪些努力?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引发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五四运动的先锋和后期的主力分别是什么群体?试列出一项因“集体意识”觉醒而取得的斗争成果?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