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图所示,按时间先后顺序在△填入相关事件,依次是

①“九一八”事变②平型关战役③百团大战④台儿庄战役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胡锦涛在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向第十七大作报告时指出:中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没有变﹣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新中国的成立   B. 西藏和平解放

C.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十一届三中全会

3、它唱出了中华民族的最强音!正因为如此,它最终还被定为象征我国国家尊严和民族精神的国歌。它的作曲家是(       

A.田汉

B.洗星海

C.茅盾

D.聂耳

4、史学家陈旭麓认为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一块界碑。这是因为,鸦片战争( )

A.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激化了中国社会的矛盾

C.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5、在英法联军进攻中国时,某一国趁火打劫,不费一兵一卒,强占中国领土跃居列强之首,此国是

A.美国 B.德国 C.俄国 D.日本

6、“20世纪初的这场运动激发了广大青年追求新思想的热情,促使人们冲破于建思想的罗网,探索救国救民的新出路,在近代中国掀起了一场思想解放的风暴。”请判断这段话评价的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十月革命

7、1947年底,毛泽东在《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中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一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的反革命车轮,使之走向覆灭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黑暗即将过去,曙光即在前头。毛泽东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

A.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重点进攻 B.人民解放军揭开了战略进攻的序幕

C.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战略决战的胜利 D.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已基本上被消灭

8、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在巴黎毕加索艺术馆,一个德军军官手指《格尔尼卡》问西班牙画家毕加索:“这是您的杰作吗?”“不,这是你们的杰作。”与这幅作品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日本制造南京大屠杀

B.德国突袭波兰

C.意大利入侵埃塞俄比亚

D.纳粹德国地毯式轰炸西班牙城镇

9、右图反映当时中国正处于(  )

A.土地改革时期 B.大跃进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

 

10、历史老师布置了一道作业题:假设你生活在1978年,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请你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你所拟提纲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 批判“两个凡是”的方针

B. 阶级斗争要常抓不懈

C. 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

D. 实行改革开放

11、“国民痛苦,水深火热;土匪军阀,为虎作伥;帝国主义,以枭以张。本军兴师,救国救民……有进无退,为国效忠;实行主义,牺牲个人;丹心碧血,革命精神。”在这一誓词激励下掀起的革命运动

A.使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B.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C.动摇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D.取得了近代史上反帝斗争的第一次完全胜利

12、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

A.维护鸦片走私利益

B.解决“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D.惩罚清政府拒绝“修约”的行为

13、1936年12月,在中国共产党和各方的努力下,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等条件,“西安事变”得以和平解决。这标志着

A.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开始 B.蒋介石彻底放弃了反共政策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全民族抗战局面开始形成

14、抗日战争,中国人民同仇敌忾、不畏强暴、浴血奋战,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这场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

A. 国民政府北伐   B. 九一八事变   C. 卢沟桥事变   D. 重庆谈判

15、“在中国革命的危急关头,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我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评论的是(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遵义会议的召开

C.红军长征的胜利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6、1984年3月24日,《福建日报》上55位厂长、经理,联名发出“请给我们松绑”的呼吁。中央政府随后做出积极反应,给予他们的“松绑”表现在(     

A.设立经济特区

B.优先发展重工业

C.扩大企业自主权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7、下侧漫画《共和之假面具》刊登在1912年7月的《民权画报》上,画中一只猿猴正在戴上假面具。这幅漫画(     

A.表现了科举制度被彻底废除

B.肯定了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

C.抨击了袁世凯的独裁统治

D.运用了西洋写实主义技法

18、袁世凯复辟帝制迅速失败的原因是

①孙中山、蔡锷等爱国人士的打击 ②复辟帝制遭举国上下的反对

③北洋军阀的割据与混战  ④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口号、标语不仅是浓缩的历史,还是影响人们思想观念和引导人们行为取向的鼓动方式之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下列口号、标语,按提出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列,正确的是(     

①“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②“上山下乡”“停课闹革命”

③“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①②③④

B.①④②③

C.③④①②

D.②①④③

20、圆明园被誉为“万园之园”“理想与艺术的典范”。它被西方列强毁灭,“列强”是(  )

A.英国军队

B.英法联军

C.美日联军

D.八国联军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观察如图,请将下列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中:

A.天京

B.金田起义

22、______________设立后,清政府有了专门的外交机构; __________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

23、影响: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_______和生产的积极性。

24、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实行_____________的土地政策;在解放战争中实行_____________的土地政策。

25、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1853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南京改名为______________,作为都城。

2)《马关条约》中规定开放沙市、苏州、杭州、_______________为商埠。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41927年,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会议)上,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26、____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1923年2月,____举行的大罢工将第一次中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

27、1992年党的十四大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形成了以___________为中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

28、在抗击八国联军的斗争中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三大战役。

29、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

30、回答下列问题: 

(1)创办大生纱厂的状元实业家﹣﹣________

(2)《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名曲的曲作者﹣﹣________

(3)1950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往北京的首席代表﹣﹣________

(4)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________

(5)有“铁人”称号的大庆石油工人﹣﹣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据图指出《马关条约》中被迫开放的四个商埠城市在地理位置上的特点。

32、一直以来世人对辛亥革命的评价众说不一。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有什么历史意义,又有什么遗憾?

3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49年10月1日,毛泽东在北京天安门城楼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材料二:使祖国大陆实现了统一,使当地人民摆脱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奴役,也给当地的发展带来了光明的前途。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我国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此后每年的十月一日成为我国的什么节日?

2)材料二反映的历史事件宣告了我国哪一地区获得解放?其解放的方式是什么?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共产党和国民党作为对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影响最大的两个政党,两党关系分

分合合。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上的合作】

材料一  1924年,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这样,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在此安危绝续之交,唯赖举国一致,服从纪律,严守秩序。……

——节选自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的最后关头演说

【历史上的对峙】

材料三  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的同志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鸡蛋一样摔在地上,可他没有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材料四  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果?在国民革命中,率领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铁军荣誉称号的人是谁

(2)材料二所说在此安危绝续之交是由什么事件导致的?举国一致在政治上最突出的表现是什么?

(3)面对国民党的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针锋相对,举行武装起义,第一次武装起义是什么事件?材料四反映的是哪次战役带来的战果?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国共两党的分分合合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