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文)20世纪60年代,美国遏制中国、中苏关系恶化,保证国家安全成为当务之急。在这个阶段,我国成功地研制出原子弹和氢弹。这表明我国发展核武器的主要目的是( )
A. 实现核垄断 B. 提高国防能力 C. 与美国建交 D. 维护世界和平
2、1912年,孙中山自豪的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所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是指
A.辛亥革命的爆发
B.清朝统治被推翻
C.中华民国的成立
D.《临时约法》的颁布
3、状元实业家,大生纱厂等词相关的历史人物( )
A.张謇
B.周学熙
C.卢作孚
D.荣德生
4、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
A.八七会议 B.秋收起义 C.古田会议 D.遵义会议
5、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C.“文化大革命”结束
D.实行改革开放
6、史料是历史学习的重要素材。一手史料是当事人、亲历者直接记录或留下的资料和遗物、遗迹等。如果我们要研究袁隆平为高产水稻研究作出的贡献,以下可作为一手史料使用的是
A.电影《袁隆平》
B.袁隆平遗留的手稿
C.《袁隆平传》
D.某同学的听课笔记
7、他少年求学于檀岛,为救国弃医从政,一生颠沛,但凭一颗赤子之心,树立“天下为公”的信念,终结帝制而开启共和。他就是( )
A.林则徐
B.洪秀全
C.康有为
D.孙中山
8、“(他)是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甲午战败后,他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创办大生纱厂,获利颇丰。除纱厂外,他还创办了垦牧公司、轮船公司、面粉厂、油料厂和冶铁厂等产业。他把挣来的钱用于兴办文化和公益事业,创立了学校、图书馆、博物苑、气象台、医院、公园和剧场等机构,有些在国内还是首创的,如1905年创办的南通博物苑就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博物馆。”这则材料里的“他”是指
A.张謇 B.荣氏兄弟 C.卢作孚 D.侯德榜
9、外国列强侵略中国往往找种种借口,掩盖其侵略本质,下列借口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国禁烟运动②朝鲜东学党起义③亚罗号事件④柳条湖事件⑤军事演习中一名士兵失踪
A.①②③④⑤
B.①③②④⑤
C.①③⑤②④
D.①②③⑤④
10、当代美国著名学者、历史学家费正清写到:“它使传统中国二千余年的皇帝制度彻底崩溃,是中国帝制与共和意识的分水岭,尽管它的结局是悲剧性的。……”材料中的“它”是指( )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洋务运动
D.禁烟运动
11、下列诗句中,适合用于描述如图事件的是( )
A.南湖集会党旗扬,从此黎民始见光
B.泣鬼惊神第一枪,从来弱小变强梁
C.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D.消息忽传倭寇败,漫卷诗书喜欲狂
12、从下面的表格中我们可以得知( )
A.在红军时期,国共两党力量对比,国民党占据明显优势
B.在抗战初期,中日两国力量对比,中国处于明显劣势
C.三大战役后,国共两党力量对比,共产党占据明显优势
D.在内战初期,国共两党力量对比,国民党占据明显优势
13、“政企职责不分,忽视客观经济规律,企业缺乏自主权,企业吃国家大锅饭、职工吃企业大锅饭。”克服这一弊端的主要措施是
A.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国有企业改革
C.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4、“世界这么大,只有广西在放假”,每逢广西“壮族三月三”放假,都会引起网友热议。广西三月三放假得益于
A. 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 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C. 国家实行西部大开发
D. 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政策
15、经济特区是对外开放的窗口和基地。我国最大的经济特区是( )
A.珠海
B.海南岛
C.厦门
D.汕头
16、“她一方面旗帜鲜明地强调马克思主义的指导意义,另一方面又着眼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问题,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材料中的“她”是指
A.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邓小平理论
C.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D.科学发展观
17、下图是在海外漂泊150余年终于“回家”的国宝——圆明园猴、牛、虎、猪四大兽首。这为我们研究第二次鸦片战争提供了( )
A.文献史料
B.实物史料
C.口述史料
D.档案文书
18、“从吃的方面看,粮食人均消费量1966年为381斤,1976年为383斤,比最高的1956年409斤分别低28斤和26斤。”材料描述的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的状况发生于
A.三大改造后期
B.三年自然灾害期间
C.“大跃进”高潮阶段
D.“文化大革命”时期
19、1978年10月,国务院允许四川的重庆钢铁公司、成都无缝钢管厂、四川化工厂等六家企业在增产增收的基础上,提留少量利润作为职工奖金。试行后,仅三个月就收到了较好效果。这说明:
A.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点已开始
B.十一届三中全会位开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
C.调动企业和职工生产的积极性是改革的主要目的的
D.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重点的国企改革全面展开
20、戊戌变法中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法令的是( )
A. 训练新式军队 B. 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C. 改革政府机构 D. 鼓励私人举办工矿企业
21、英雄是一个时代的楷模和脊梁
(1)在虎门之战中英勇献身的广东水师提督是__________。
(2)“黄海抗倭寇,英名留千古”所称颂的英雄人物_________ 。
(3)19世纪80年代,率领湖南将士击败阿古柏收复新疆的是________。
(4)在戊戌变法中高呼“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殉难的人物是谁_______。
22、领导机构: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后,设立了⑯__________________,集中领导全国的工人运动。
23、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________;中国自己拍摄的第一部有声电影是________。
24、洪仁玕写成《______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梁启超在《_____________》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法者天下之公器也,变者天下之公理也”。
25、新中国成立(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标志性事件是___________。2001年我国为了“与世界相互影响和相互适应”的举措是加入__________,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
26、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的事件是______。中共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________。
27、____________年西藏和平解放;____________年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召开。
28、___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_______________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29、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___________问题,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___________”。
30、______________设立后,清政府有了专门的外交机构; __________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旗帜。
31、综合探究:
2018年是我国实行改革开放的第40周年,是值得中国人民关注和骄傲的一年。请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做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是在哪一次会议上?这次会议的内容是什么?
(2)1984年,我国开始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其中心环节是什么?
(3)中共十四大明确提出的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
32、在近代中国的历史进程中,有许多重大事件需要我们了解和学习。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洋务派在中央的代表是谁?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什么为口号,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2)戊戌变法又被称为什么?此次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哪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3)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的事件是什么?1911年10月10日的哪次起义被称为该事件的首义?
(4)以上探究可以概括为中国近代史上的哪一主题?
33、近代中国的仁人志士为争取民族独立,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苦苦的探索。
请回答:
(1)在维护清朝统治的上,洋务派提出了什么主张?请写出两位洋务派的代表人物。
(2)揭开维新变法运动序幕的是什么事件?戊戌变法的失败说明了什么?
(3)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什么?请说出辛亥革命最伟大的功绩。
(4)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失败了?
(5)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五口通商香港失,断鸿声中夷舰现。圆明园中尽烈火,太和殿里无君颜。水师已覆巨舰沉,黄海之水腥且咸。春帆楼上条约订,马关之约逆臣签……辛丑条约庚子恨,落日秋风哭宝剑。
材料二 再让我看守着中华最古老的海,这边岸上原有圣人的丘陵在。母亲,莫忘了我是防海的健将,我有一座刘公岛作我的盾牌。快救我回来呀,时期已经到了。我背后葬的尽是圣人的遗骸!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闻一多《七子之歌·威海卫》
(1)材料一中暗示了中国近代史上的一系列侵华战争,请按时间顺序写出这些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2)“五口通商香港失”,是指割占香港岛,近代史上割占过中国领土的有哪些国家?
(3)材料二提到的威海卫是在什么事件中离开“母亲”的?这一事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