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林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二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37年1月22日纽约《生活》杂志写道:“中国人民在上海抵御日本军队的侵略,在三个月 的战斗中,几十万中国军队书写了史书上的新篇章。”这一“战斗”是

A.淞沪会战

B.台儿庄战役

C.武汉会战

D.百团大战

2、中国古代史学名著(左传)中说:“多行不义必自毙。”下列哪一历史人物的结局可以作为该论断的有力证据(     

A.黄帝

B.启

C.汤

D.纣

3、“一亩地要产五万斤,十万斤以至几十万斤红薯,一亩地要产一两万斤玉米、谷子。”这一现象最有可能出现在(     

A.“大跃进”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改革开放新时期

D.国民经济恢复时期

4、19世纪末,《时务报》发表了大批西方人看中国的文章(见下表),其主要目的是:

类别

篇数

比例

列强在中国

215

47.4%

经济/财政/商务

87

19.2%

总论

19

4.2%

 

 

A.希望得到列强支持 B.向国人介绍西学 C.掲露列强瓜分阴谋 D.为变法制造舆论

5、中国人民志愿军被称为“最可爱的人”是因为

①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②志愿军战士在战斗中英勇顽强,不畏艰险,不怕牺牲。

③志愿军战士保卫了国家,也为国家为民族在国际上赢得了荣誉

④中国人民志愿军有着伟大的国际主义精神

A. ①②③

B. ①②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6、李鸿章常说:“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他

A.发展近代军事工业 B.兴办新式学校

C.派遣留学生出国 D.翻译外国科技书籍

7、1913年“二次革命”和1915年护国战争都是反对谁的倒行逆施?

A.李鸿章

B.段祺瑞

C.袁世凯

D.冯国璋

8、“它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行军’……是为避开蒋介石的魔爪而进行的一次生死攸关、征途漫漫的撤退,是一场险象丛生、危在旦夕的战斗。”这次“行军”意义表述正确的是(       

A.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

B.拉开了中国革命从城市转入农村、建立根据地的序幕

C.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D.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9、某校毕业证书书写有:“兹有本校第一期步兵科学生蔡昇熙修业期满成绩及格特给证书。总理孙文、校长蒋中正、党代表廖仲恺。中华民国十三年十一月三十日。”据此可知,颁发该毕业证书的学校应是

A. 京师同文馆

B. 京师大学堂

C. 北京大学

D. 黄埔军校

10、1842年,英国《伦敦新闻画报》载:“(条约)确定了千百万的赔款,永久割让给我们一座岛屿”。该“岛屿”是(     

A.香港岛

B.台湾岛

C.澎湖列岛

D.辽东半岛

11、在互联网搜索引擎上输入关键词,就能快捷的找到想要查找的内容。赵琴同学输入了“马克思主义”后。她找到的文献应是

A.《共产党宣言》

B.《人民宪章》

C.《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人权宣言》

12、英国通过《南京条约》强迫清政府开放通商口岸的目的是(  

A.在华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B.帮助中国对外开放

C.增进中英友好往来 D.推动中国工业化进程

 

13、“同仁堂”药店,在三大改造时期,走的是公私合营道路,它是哪一行业 (  

A.农业

B.手工业

C.资本主义工商业

D.制造业

14、2010年5月,中央新疆工作会议上正式批准喀什设立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形成的对外开放格局是(   )

A. 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

B. 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

C. 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特区

D. 经济特区—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

15、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巴黎和会确立了他们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对确立这一秩序有直接影响的条约是

A.《凡尔赛和约》 B.《四国条约》 C.《九国公约》 D.《五国条约》

16、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毛泽东在“八七会议”上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著名论断

B.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

C.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文化出版机构

D.中共三大的召开,标志着国共第一次合作的正式建立

17、一部反映19世纪末期中国某富商家族兴衰历史的电视剧正在热播,剧中有这样几组镜头,你认为其中与史实不相符的是

A.镜头一:商人到日本人在中国开设的工厂洽谈生意

B.镜头二:商人的儿子跟随康有为、梁启超等人上书光绪帝。

C.镜头三:商人正在读《新青年》,了解时政大事

D.镜头四:商人家住北京东交民巷

18、“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就不断有人做着各种各样的西方梦:梦想有西方的坚船利炮,梦想有西方的新型工业……”实践“西方新型工业梦想”的事件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太平天国

D.义和团

19、招商银行是1987年由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招商局发起创立的。它的前身是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下列选项中,与李鸿章创办该企业相关的历史背景是(     

A.洋务运动的开展

B.“实业救国”的兴起

C.列强忙于欧洲战场

D.“门户开放”的提出

20、1926年,中国的“红三角”牌纯碱闯入万国博览会并获金质奖章。为取得该荣誉做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詹天佑 B.俣德榜 C.邓稼先 D.严复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将右边内容前的字母填入与之相匹配的左边人物前的括号内

屠呦呦( )

A.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

江泽民( )

B.发表“南方谈话”

周恩来( )

C.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莫言( )

D.领导科研团队发现青蒿素

邓小平( )

E.提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的八项主张

22、1950年10月,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决定入朝作战,毛泽东派遣以________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

23、1956一1976年,我国的社会主义探索遭遇挫折,同时也取得巨大成就。我国于( )年成功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1970年第一颗( )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24、他对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卓越贡献,被誉为“两弹元勋”。(   

 

25、甲午中日战争时期,在黄海海战中致远舰管带___________壮烈殉国,战后李鸿章命令舰队躲进__________军港,不许出海迎敌,日军趁机夺取了制海权。

26、被誉为“最可爱的人”的是______

27、中朝并肩,保卫国家的历史事件是 ______

28、1949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这一纲领起( )的作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成功召开,初步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 )制度。

29、目标:破袭日军________,摧毁敌人交通两侧及抗日根据地内的日伪据点。

30、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会议决定改北平为北京,作为新中国的首都;以_____为代国歌。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_____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拒签和约”是……的一项重要成果,全国人民为此进行坚决斗争。天津、陕北等地赴北京代表,在新华门冒雨伫立一天一夜。陕西学生代表屈武“长跪痛哭,以首触地有声,激愤地说:“现在国家都要亡了,如果政府再不想办法,不答应学生的要求,我们只好以死力争。”

材料二:英国公使朱尔典也大体同意我的看法……这场中国的民族运动基本上是合理的,……这场民族运动迄今所采取的方式博得外国人的敬重。

--1919年美国公使芮恩施给国务院的报告

(1)以上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历史上哪一“民族运动”的情况?这一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材料三:“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国亡了!同胞起来呀!”

(2)材料三反映了这场民族运动怎样的性质?

(3)作为青少年学生,我们应向当时的学生们学习什么?

材料四:(如图)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示意图:

(4)读图,指出中国第一个共产主义小组是在什么地方建立的?建立者是谁?

(5)上述材料反映的事件与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何关系?

材料五: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星星之火,终成燎原;90年艰苦辉煌,60余年国运昌隆,气壮山河,声震寰宇!90年前,中国共产党为黑暗的中国点起了一盏明灯,照亮了漫漫革命之路;90年后,《建党伟业》追本溯源,去寻找和讲述光明源头的故事。

--《建党伟业》中的特殊数字解读

(6)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哪一年?材料四中的“数字”:从“13”名代表、五十多位党员。到90年后的今天中共党员8000多万,这一数据的变化给我们什么启示?

32、太平天国起义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壮烈的一章。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太平天国运动的领导人是谁?他于1851年1月在哪里发动起义?领导的军队被称为什么?

(2)1853年3月,太平军在哪里定都?之后颁布的纲领性文件是什么?

(3)使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太平天国运动的结果如何?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3、在中国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出现很多重要会议,这些会议的召开,深刻影响着中国历史的进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哪一次会议的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诞生了?这次会议是何时召开的?

(2)为了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国共产党先后两次和国民党合作。国共初次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什么?

(3)“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是毛泽东同志的著名论断,此论断出自哪次会议?1929年12月召开的什么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4)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的召开有什么重要标志?开始确立以谁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

(5)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条件的是哪次会议?这次会议确立了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6)这些会议的召开有什么共同影响?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在中国近现代史上,国共关系的发展演变影响着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军校的创办,是国共合作的产物,它为国共两党培养了许多军事将领和军事骨干,为东征、北代战争的胜利做出重要贡献。

——姜廷玉(军事博物馆研究员)

材料二   1927--1937年间,国民党各派军事集团的混战,特别是蒋介石发动的对红军的几次“围剿”,既给中国人民带来无穷灾难,又给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以可乘之机。

     “九一八”事变纪念碑

材料三   四万万同胞,同仇敌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坚不可摧的长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力量抗击大部分日军和几乎全部伪军。国民党爱国将士也在正面战场英勇抗击日军

——人民日报社论《和平与正义是不可战胜的》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第一次国共合作的主要成果。

(2)据材料二分析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九一八事变的严重后果。

(3)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初步形成的标志是什么?据材料三分析,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从国共两党关系的变化中,你得到什么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