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武汉市有“首义路”“首义广场”“首义公园”等地名,与这些地名有关的历史事件是
A.戊戌变法
B.义和团运动
C.武昌起义
D.太平天国运动
2、对“红军被迫长征”中的“被迫”的正确理解是( )
A.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难以在中央苏区存在 B. 党已完全丧失领导能力
C. 农村革命根据地已完全丧失 D. 为积蓄力量抗击日本侵略
3、下图是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该著作的作者是( )
A.章炳麟
B.陈天华
C.邹容
D.孙中山
4、历史事实指的是历史的真实情况,历史观点是分析历史事实的看法和态度。下列哪一选项属于历史观点 ( )
A.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沙俄共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
B.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收复新疆
C.1919年,李大钊发表了《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台儿庄战役振奋了中国军民的精神,坚定了抗战意志和信念
5、八国联军的侵华战争是为了镇压( )
A.禁烟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戊戌变法
6、与“1937年”、“卢沟桥”、“全国性抗战”这三个关键词都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 九一八事变 B. 七七事变 C. 八一三事变 D. 西安事变
7、有学者痛陈:“当20世纪揭开帷幕的时候,中国是那样贫穷,衰败,任人摆布,仿佛已经奄奄一 息,濒临灭亡的边缘。”下列各项中体现这一说法的是( )
①英法联军洗劫并火烧圆明园②北京东交民巷被划为“使馆界”③《马关条约》开重庆为商埠④八国联军疯狂毁坏中华文明遗产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8、哪次战争后,帝国主义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 )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9、“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这一政治路线出自(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中共七大 D. 遵义会议
10、为实现皇帝梦,不惜牺牲国家主权和民族利益,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支持的人是( )
A.段祺瑞
B.冯国璋
C.袁世凯
D.宋教仁
11、下图是虎门烟枪雕塑,它告诫我们( )
A. 珍爱生命 远离毒品 B. 家庭和睦 相亲相爱
C. 珍爱生命 保护环境 D. 热爱和平 反对战争
12、京师大学堂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该机构设立于( )
A.洋务运动时期
B.百日维新时期
C.辛亥革命时期
D.新文化运动时期
13、“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脱离了我的家乡,抛弃那无尽的宝藏……”“那个悲惨的时候”是指( )
A.张作霖开始盘踞东北 B.张学良东北易帜 C.甲午战争 D.九一八事变
14、《资政新篇》较之《天朝田亩制度》更具有历史进步性,主要是指它( )
A.明确提出要以法治国,由公众选举官吏
B.更加鲜明地提出不许外邦人干涉中国内政
C.促使中国近代第一次思想解放潮流的发生
D.主张学习西方,最早提出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15、曾经的“万园之园”圆明园,在现在看来只是残垣断壁(下图),造成这种现状的战争是( )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中法战争
16、中国版图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像一个"大葡萄叶",可后来由于东北、西北大片地区的割让,变成了一只"大公鸡"。版图的这一变化与哪国有关( )
A. 英国 B. 法国 C. 俄国 D. 美国
17、美国历史学家费正清说:“这是一个大约12个二十几岁年青人参加的会议。会议是在上海召开的……乘火车转移到嘉兴南湖上的一条游艇中继续讨论。”这次会议后( )
A.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B.君主专制制度终结
C.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形成工农武装割据
18、太平天国在军事上达到鼎盛是在下列哪些事件之后
A.金田起义之后 B.定都天京之后 C.北伐西征之后 D.天京事变之后
19、1941年1月18日《新华日报》上发表了周恩来向项英等死难者致哀的题词:“千古奇冤,江南一叶;同室操戈,相煎何急。”该事件是( )
A.七七事变
B.西安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皖南事变
20、人民公社化运动对我国国民经济造成严重伤害,其错误的实质是( )
A.破坏国民经济正常的比例关系
B.打破国家财政收支平衡
C.生产关系的调整不符合生产力的实际水平
D.没有注意到生态环境的保护
21、阿拉伯文学的瑰宝是__________________。
22、__________在其兴起的过程中,曾提出“扶清灭洋”口号,“灭洋”,鲜明地表达了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意志;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__________,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
23、填写下面年代尺上A、B处的信息。下图所示揭示了中国近代史的哪条线索?
A:________B:_________
线索:__________________
24、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的严重失误是“_____”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为克服1959-961年的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调整、巩固、 充实、提高”的_____
25、根据信息提示,写出下列答案。
(1)新中国的文艺方针——
(2)20世纪80年代开始科技发展计划——
(3)万隆会议提出的外交方针——
(4)对少数民族居住地方的管理方法——
(5)九年义务教育是哪一发展战略的奠基工程——
26、抗日战争时期,国民党顽固派不断制造反共“摩擦”并于1941年1月制造了震惊中外的“ _________”。
27、4月,孙中山正式解除临时大总统职务。临时政府迁往北京。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____窃取。
28、定都:1853年3月,太平军攻占南京,将其改名为____________,作为都城。
29、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兴中会,提出“_______”的宗旨;号召“驱除跶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孙中山在《_______》发刊词中,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合称“三民主义”。
30、第一个五年计划优先发展什么__,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__。
3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2、太平天国颁布的哪一文件反映了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指出抗日战争时中,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简述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的意义。
33、读下边漫画《时局图》,回答问题
(1)该图反映了十九世纪末发生在中国的什么历史事件?
(2)图中的老鹰代表哪个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侵略中国,该国提出了什么政策(措施)?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887年,日本政府制定了《清国征讨方略》,决定在1892年前完成对华作战的准备,进攻的方向是朝鲜、辽东半岛、山东半岛、澎湖列岛、台湾、舟山群岛。7年后,日本正是按照这个时间表和路线图发动侵略战争,并几乎达到了全部目的。
(1)日本一些史学家说:“1894年那场中日冲突完全是由一些偶然性的因素引起的。”从材料看,这种观点正确吗?你从材料中能得出什么结论?
材料二:如下图
(2)指挥致远舰冲向敌舰,壮烈牺牲的管带是谁?他的壮举体现了怎样的民族精神?
(3)甲午中日战争,中国失败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从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什么?对于今天的我们有什么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