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是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节目表(第一套节目)(节选),这张节目表应出自(       

4:00   合唱《东方红》,预报节目

11:00   国际时事

4:15   革命文艺

11:30   人民解放军节目

5:30   对人民公社社员广播

12:00   对工人广播

6:00   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节目

12:30   新闻

6:30   新闻和报纸摘要

13:00   合教唱革命现代京剧、革命歌曲……

8:00   体育节目

15:40   学习马列著作、毛主席著作节日

8:15   革命文艺

16:00   红小兵节目

8:30   新闻和报纸摘要

16:20   红卫兵节目

A.向社会主义过渡时期

B.“一五”计划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文化大革命”时期

2、“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守旧而亡。然则守旧开新之效,已断可睹矣。以皇上之明,观万国之势,能变则强,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其中皇帝”指的是

A.秦始皇

B.慈禧

C.道光

D.光绪

3、辛亥革命后,中国的社会生活发生了很大变化。下列反映的是

时期

发式

服饰

称谓

礼节

脚形

1911年前

剃发留辫

顶戴花翎长袍马褂

大爷老爷

跪拜作揖

缠足

1911年后

强令减辫

中山装旗袍

先生某君

鞠躬握手

天足

 

 

A. 大众传媒的发展

B. 习俗风尚的变革

C. 交通工具的更新

D. 通讯设施的完善

4、20世纪60-70年代,中国在科技领域取得了重大的成果,研制出“两弹一星”。“两弹一星”指的是:

①原子弹②氢弹③导弹④核弹⑤东方红一号

A.①②⑤

B.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⑤

5、历史漫画以一种独特的方式诠释历史,让人在轻松的氛围中引发对历史的思考。对下图漫画反映的历史事件解读正确的是(       

A.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B.洋务运动最终实现了富国强民

C.洋务派认识到了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

D.洋务运动前期以“自强”为口号,创办了轮船招商局

6、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调必须坚持以教育为本,把科技和教育摆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位置,增强国家的科技实力。颁发《关于加速科学技术进步的决定》是在

A. 1994年   B. 1995年   C. 1996年   D. 1997年

7、丘逢甲《春愁》:“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这首诗中的台湾是通过哪个条约被割占

A. 《南京条约》

B. 《虎门条约》

C. 《马关条约》

D. 《天津条约》

8、《大国崛起》解说词中说“内战之后,美国成为单一的、联合的、强大的国家,这奠定了美国在20世纪成为世界第一强国的基础。”这场内战在美国历史上被称为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其依据是

A.进一步扫清了资本主义发展的障碍 B.废除黑人奴隶制度,消除了种族歧视

C.维护了国家统一 D.获得了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

9、201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全票通过将每年12月13日确定为国家公祭日。今年的12月13日是我国第八个国家公祭日。它与下列那一个历史事件有关

A.七七事变

B.九一八事件

C.南京大屠杀事件

D.武汉会战

10、它是波澜壮阔的反帝爱国运动,又具有盲目排外的落后性。它是(   

A.义和团运动

B.公车上书

C.护国战争

D.太平天国运动

11、2021年全球关注的问题仍是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人类战胜大灾大疫离不开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获得诺贝尔奖的屠呦呦的贡献是

A.克隆技术

B.青蒿素

C.青霉素

D.链霉素

12、1934年,红军被迫进行战略转移,在桂北渡过湘江时,与国民党军队发生激战。从血战湘江到四渡赤水,从爬雪山到过草地,红军战士艰苦卓绝的斗争铸就了(       

A.“红船精神”

B.长征精神

C.井冈山精神

D.“铁人”精神

13、某班要出期有关中国抗日战争方面的板报,不可能选用的史料是( )

A.卢沟桥事变   B.台儿庄战役

C.渡江战役     D.南京大屠杀

14、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今天这种说法已经通过下列何种技术变成了现实

A.电视 B.电话 C.计算机网络 D.自动化技术

15、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A.商务印书馆 B.中华书局 C.新华书店 D.京师同文馆

16、下图是红军长征示意图,根据地图判断标志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事件是(     

A.遵义会议

B.甘肃会宁会师

C.江西瑞金

D.陕北吴起镇会师

17、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个后起的现代化工业强国不能容忍老牌资本主义国家只留给它一点残羹剩饭,而公开宣称要寻找阳光下的地盘。这个国家就是

A. 英国   B. 法国   C. 美国   D. 德国

18、史学家程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对中国近代史上的一场对外战争有这样一段评述:“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在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带有近代意义的对外战争。其主要标志是海军的出场和角逐。……决战是在黄海海面上进行的。“挑起这场战争的国家是

A. 英国

B. 法国

C. 俄国

D. 日本

19、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后,他抱着“实业救国”的思想,主动放弃高官厚禄,回家乡南通创办大生纱厂,这位“状元实业家”是(     

A.荣德敬

B.张謇

C.荣德生

D.茅以升

20、美国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是(  )

A.萨拉托加战役 B.来克星顿枪声

C.波士顿倾茶事件 D.约克镇战役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东罗马皇帝查士丁尼组织人力,收集2世纪初以来历任罗马皇帝颁布的法令,剔除其中相互矛盾的条例,编成《查士丁尼法典》。这部法典连同他统治时期编成的其他三部法典,统称为《______》。

22、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表格填充。

战争

条约

影响

鸦片战争

A______

C______

第二次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D______

甲午中日战争

B______

E______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F______

23、召开:1945年4月,中共在延安召开______全国代表大会。

 

24、1957年,(     )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2006年,(     )全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25、材料题。

近现代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土地政策的变化,影响了中国农业经济及至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进程。请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表,并谈谈给你的启示。

时期

内容(经营管理模式)

影响

(1)

平均地权

关注民生,但未落实

建国初期

(2)

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 (3) 制度,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4)

农业合作化

(5)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

(6)

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使国家和人民面临着严重的经济困难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农业生产得到大发展,农村开始富裕起来了

启示

(7)

 

 

26、填图

(1)请写出图一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点ACD

(2)请在图二中填入《马关条约》除苏州、沙市外的另两个通商口岸的名称。

27、1966-1976年,使党、国家和人民遭受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挫折和损失的这场运动是_______

28、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__________,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1983年,在中央的支持和倡导下,__________已基本在农村普遍实行。

29、人类形成距今约________________年。

 

30、《1929-1932年农村革命根据地分布示意图》中①处是__________(地名);《敌后抗日根据地形势图(1937-1940年)》中②处是__________(地名)。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在民族危机日益深重的危急时刻,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救亡的旗帜。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有何历史意义?

(2)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事件是什么?

(3)平型关大捷的历史地位如何?抗日战争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与指挥中枢在哪里?

(4)百团大战的指挥者是什么?该战役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32、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包括哪些?列举两例“一五”计划期间新建的公路。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超额完成有什么重要意义?

33、请列举出抗日战争中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的会战。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2021年是辛亥革命胜利110周年纪念,孙中山是海峡两岸共同尊崇的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他一往无前,愈挫愈奋,为中国的民主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

材料一

时间

事件

1905年8月

孙中山在日本成立A

1911年4月

黄花岗起义

1911年10月10日

B

1912年元旦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中华民国成立

1912年2月12日

宣统帝下诏退位,清朝统治结束

1912年3月

孙中山颁布了C

……

……

材料二:《复兴之路》的解说词说道:“皇帝倒了,辫子剪了,这是1912年给中国人最大的感受”。:

材料三 :陈旭麓先生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写道:“任凭你像尧舜那么贤达,像秦始皇明太祖那么强暴,像曹操司马懿那么狡猾,再要想做中国皇帝,乃永远没有人答应。”

材料四:“九十年前,在中国这块古老的土地上,爆发了一场对中国历史进程产生重大影响的革命……先生是站在时代前列的历史伟人,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者,是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他为追求民族独立、民主自由和民生幸福贡献了毕生精力。”

——《江泽民在纪念辛亥革命九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1)材料一表格中的A、B、C处分别填入相应的事件或内容。

(2)结合材料二、三,谈谈辛亥革命的影响。

(3)综合以上所有材料,结合所学,以史论结合的方式,请你对孙中山做一个评价。(字数不少于50字)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