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江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列唐朝统治者在位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唐高祖-唐太宗-武则天-唐高宗-唐玄宗

B.唐高祖-唐太宗-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

C.唐高祖-唐高宗-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D.唐太宗-唐高祖-唐高宗-武则天-唐玄宗

2、适合作为如表所示的单元主题的是(     

第一章?

第1课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第2课抗美援朝

第3课土地改革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

C.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3、五四运动后,中国革命开始以无产阶级为领导,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以社会主义为奋斗目标,以广大人民群众为基础,中国人民的斗争也由此进入了新阶段。材料意在强调五四运动(     

A.是一场伟大思想启蒙运动

B.是一场伟大爱国革命运动

C.使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D.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4、某学校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特开设“石榴籽”社团,寓意各民族广泛交往交流交融,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下列选项中与之相关的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     

A.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B.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

D.特别行政区制度

5、黄老师在研究本市国营企业发展史时发现:本市老字号食品公司的前身是1945年殷氏夫妇创办的糕点厂,新中国成立后其生意兴旺;1956年殷氏夫妇的糕点厂经过公私合营,成为了本市第一食品公司。那么,社会主义改造完成后的殷氏夫妇最有可能的状况是(  

A.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大部分上缴国家

B.继续经营,并开始把利润的小部分上缴国家

C.不能继续经营,糕点厂被国家没收

D.不能继续经营,但可以以此获得部分收益

6、百年中国看上海。围绕这一主题,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A.上海是中国最早被迫开放的通商口岸之一

B.上海见证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C.改革开放后上海被确定为沿海开放城市

D.在上海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7、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领土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国家是(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俄国

8、时间轴是学习历史的重要工具,通过画时间轴可以整体感知历史事件,培养时空观念。下图时间轴的描述准确的是(     

A.三个阶段代表了中共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的过程

B.第一阶段描绘了中国共产党诞生以及国共两党内战

C.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与红军长征都发生在第二阶段

D.第三阶段是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并取得了胜利

9、以下是某班以“周恩来的外交风云”为主题设计的内容,下列搭配与主题相符的是(     

①摒弃前嫌——中日建交

②力挽狂澜——亚非会议

③洗雪耻辱——港澳回归

④和平共处——中印缅会谈

⑤扬眉吐气——新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A.①②④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②③④⑤

10、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一文件的空想性质和当时阶级斗争的残酷程度都决定了其用心规划的土地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它的价值为近代思想史提供了一种农民的大同模式。”“这一文件”指

A.

B.

C.

D.

11、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方法之一。下列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不正确的是(     

A.台儿庄战役——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B.武汉会战——标志着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

C.平型关大捷——提高了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影响

D.百团大战——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

12、经国共两党协议,中国工农红军一、二、四方面军改编成“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被委任为八路军总指挥的是

A.毛泽东 B.朱德 C.彭德怀 D.叶挺

13、瞿秋白认为:辛亥革命却没能完成这一首要任务,因为“辛亥革命后,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势力,不说减少一些,反而一天比一天巩固。平民百姓的痛苦,也一天深似一天”。材料中认为辛亥革命(     

A.宣告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终结

B.打开了中国社会进步潮流的闸门

C.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D.拉开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近代民族民主革命的序幕

14、中华苏维埃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宣布成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当选为临时中央政府主席的是

A.陈独秀

B.毛泽东

C.周恩来

D.陈毅

15、观察下图,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图一到图二,反映了中国共产党革命生的重心转为(   )

 

  图一  南昌起义 图二  井冈山会师

A.在中心城发动起义

B.开始战略转移,进行长征

C.向农村进军,建立革命根据地

D.深入敌后,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

16、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针对这种情况,新中国采取的措施是(     

A.制定并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

B.基本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C.开展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

D.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17、歌曲反映了时代的特点,往往成为一个时代的主旋律。创作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激发中国人民抗日斗志的歌曲有

①《义勇军进行曲》

②《国际歌》

③《黄河大合唱》

④《子夜》

A. ①②

B. ①②④

C. ①③

D. ①③④

18、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创刊号上发表文章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指的是

A. 民主和科学

B. 民权和自由

C. 民族和民生

D. 民主和自由

19、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三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于2018年3月3日至15日在北京召开,69年前的9月中国在北平召开了一届政协会议。下列哪一项不是“69年前这届政协会议”确定的

 

 

A. 以北京为新中国的首都

B. 采用公元纪年的方法

C. 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D. 以《国际歌》为代国歌

20、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于2021年3月5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各方代表出席大会。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公布前,曾有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118万条修改意见,这充分说明(  

A.这是新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B.体现了人民的意志

C.它是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D.它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的保证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砥砺前行·实现梦想】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宣布,我国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________

22、中国近代史上收复新疆、治理边疆的民族英雄是_____;百日维新失败后喊出“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的是____

23、下图是第_____届联大会议的一个场景。这次大会通过了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提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成为中国在联合国的_____合法代表。

24、______”的胜利发展,使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认识到工人阶级的伟大力量。不少知识分子开始走向工人群众。马克思主义开始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起来。

25、国家通过( )的方式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 )政策,这种政策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26、为了实现祖国统一,邓小平提出“___________”的创造性构想;我国的经济增长和经济建设成就被世界各国誉为“___________”。

27、1905年,孙中山联合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__________,它是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_》,规定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制度。

28、在中国近代社会,仁人志士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而努力探索。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内容(只写一位)。

(1)洋务派代表人物________

(2)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是________

(3)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人物________

(4)新文化运动中,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作者是________

29、1950年,中共中央颁布《___________________》,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土地所有制。

30、把法国大革命中的时间前的序号填在事件前的括号里。

1789   制宪会议制定了宪法

1791 路易十六被推上断头台

1793 巴黎人民攻占巴土底狱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请根据下面图片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能体现图片内容之间的联系性)

32、我国对外开放是怎样由点到线再到面一步步扩大的?我国对外开放形成了怎样的格局?你认为对外开放为我国带来了哪些积极影响?

33、五四运动爆发于哪一年?列举一位五四运动中要求惩办的卖国贼。简述五四运动的性质。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党和国家很重视民主政治和法制建设,但也走了不少弯路。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筹建过程中,中国共产党以建立民主联合政府为目标,把一党领导与多党合作、一党执政与多党协商结合起来,首创人民政协制度,这是中国共产党在导入外来党治模式,吸取国民党党治模式变异的经验教训,并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之后所进行的政治创新。

材料二:(1954年确立的)这一制度能够在中国成为适宜的政治制度,是因为它体现了国家由人民当家作主的本质要求,便利人民群众经常通过这样的政治组织参加国家管理,行使自己的权力,从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中国人民正是用这样的根本政治制度来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的道路前进。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的九十年》

材料三:1968年,国家主席刘少奇被诬蔑为“叛徒、内奸、工贼”,被开除出党,撤销其党内外的一切职务,一年后,刘少奇在河南开封含冤病逝。

材料四:民主和法制,这两个方面都应该加强,过去我们都不足。要加强民主就要加强法制。没有广泛的民主是不行的,没有健全的法制也是不行的。

——邓小平

(1)根据材料一,分析新中国实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原因。这项制度的确立与哪次会议的召开有关?

(2)材料二中“这一制度”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一政治制度的优势。

(3)材料三中,国家主席刘少奇被批斗和迫害,说明了什么?

(4)请你结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民主与法制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