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剪发辫、易服饰、改称谓、废跪拜”,我国近代历史上这种变化指的是
A.思想潮流的变化
B.社会生活的变迁
C.科技文化的发展
D.新式教育的开始
2、下图反映的是淞沪会战中上海守军奋起抗击日军的场景。从抗日局势来看,这场会战( )
A.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B.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C.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的迷梦
D.取得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
3、某同学尝试用表格进行学习整理。下表中史实与结论搭配正确的是( )
序号 | 史实 | 结论 |
A | 土地改革完成 |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B | 抗美援朝胜利 | 开始改变了中国落后的面貌 |
C | “一五计划”完成 | 中国已经实现了工业化 |
D |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 使中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
A.A
B.B
C.C
D.D
4、属于下图所示会议公报内容的是
A.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B.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C.确定邓小平理论为党的指导思想
D.系统地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
5、茅海建在《天朝的崩溃》一书中写道:“这场战争把中国拖入世界。从此开始,中国遭受了列强的百般蹂躏;从此开始,中国人经受了寻找新出路的百般苦难。”文中的“这场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的中国近代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
A. 《南京条约》 B. 《虎门条约》 C. 《望厦条约》 D. 《黄埔条约》
6、西藏人民迎来“驱散乌云见太阳”的时间是
A.1949年
B.1951年
C.1950年
D.1952年
7、“若干散落居住的家庭组成小群体,处于某个领主保护和控制之下,便形成了中世纪乡村的基本社会单位。”“基本社会单位”指的是( )
A.基督教会
B.西欧庄园
C.自由城市
D.城邦
8、袁世凯恢复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蔡锷等人在哪个省宣布独立,并组织护国军讨袁
A.云南
B.广西
C.广东
D.湖北
9、小明家的客人问他奶奶的年龄,奶奶说:“ 我出生那年正好民国三十六。”请你说出小明奶奶的出生年代是公历( )
A. 1946年 B. 1947年 C. 1948年 D. 1949年
10、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A.“九一三”事件
B.毛泽东逝世
C.“四五”运动
D.“四人帮”被粉碎
11、比较与归纳是历史学科的能力要求之一。下列选项中,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的共同点是
A.都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都推动社会进步
B.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C.都主张推翻清朝统治,进行改革
D.都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
12、201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上举行了盛大的阅兵仪式。在阅兵仪式上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有这样一段解说词:“开国领袖毛泽东,注视着天安门广场,他让沉睡的东方雄狮,昂起了头颅!1949年,一唱雄鸡天下白,中国迈向新纪元!”解说词中这句“中国迈向新纪元”开启的标志是
A.新政治协商会议召开
B.抗美援朝的全面爆发
C.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3、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下列口号或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是( )
①民主、科学 ②变法维新
③三民主义 ④自强求富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①
C.③④①②
D.④②③①
14、“1937年,这里的贫雇农平均土地占有只有0.93亩,到1947年,他们的人均土地上升到了2.9亩,在共产党领导的解放区,地主、雇农和长工都不存在了,村民们满怀热情地把精力和时间集中在了支援前线上”。这十年发生的变化是因为(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抗日根据地的创建
C.土地制度的变革
D.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5、下列措施不属于戊戌变法内容的是( )
A.发展农工商业
B.训练新式陆海军
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
D.实行强制性义务教育
16、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说:“要把法律放在神圣的位置,无论任何人、办任何事,都不能超越法律的权限,我们要用法治精神来建设现代经济、现代社会、现代政府。”自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民主法制建设,新中国成立初期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文件是 (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D.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7、“毒品毁人前程,危害社会”。随着一些涉毒明星被曝光,“禁毒”再一次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在我国清朝后期有一位禁毒英雄,他是
A.陈化成 B.洪秀全 C.李鸿章 D.林则徐
18、歌唱家才旦卓玛演唱的《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藏族人民的心声,其中“驱散乌云见太阳”是指( )
A.新中国的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完成
D.三大改造完成
19、如图是小明制作的读书卡片,该读书摘要中的要点涉及的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中共二大
C.八七会议
D.遵义会议
20、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
A.金田起义
B.攻占长沙
C.攻占南京
D.永安建制
21、中国近代史开始于________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建立于_______年。
22、从1961年起,为克服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了“_____ 、_____、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23、中国近代史是一段屈辱史,也是一段抗争史。近代中国涌现了一批代表历史的城市
(1)陈独秀在这里开始了新文化运动 。
(2)军旗升起的地方 。
(3)革命摇篮 。
(4)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政府所在地,红色首都 。
24、开始:________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由英国海军司令________率领,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25、戊戌变法触犯了以 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变法因历时103天,又被称为“ ”。
26、______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______年6月,英、美、俄、日、法、德、意、奥八国组织联军2000多人,从天津向北京进犯。
27、1950年10月,应朝鲜党和政府请求,中国共产党和政府决定入朝作战,毛泽东派遣以________为司令员兼政治委员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战场。
28、1842 年,____国强迫中国签订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_____国侵占中 国北方大片领土。
29、1912年元旦,孙中山在_____(地名)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1915年底,为反对袁世凯的复辟,维护民主共和制度,蔡锷、李烈钧等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_____(事件)爆发。
30、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_______的号角,_______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陈独秀在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31、辛亥革命有何历史意义?
32、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之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901年,清政府签订哪个条约,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2)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指的哪次革命?胜利果实被谁窃取了?
(3)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回顾党的历史,有何感悟?
(4)今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0周年,建党多少周年?
33、中国现代史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制度、进行改革开放,……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历程,展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正式成立的事件。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最高国家权力机关是什么?
(3)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的事件。
(4)改革开放使我们富裕起来,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当时在农村推行的是什么制度?对外开放是从建立经济特区开始,成为经济特区代表和对外开放的‘窗口’的是哪个城市?
(5)写出现今领导我们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建设的核心人物。
(6)结合今天我们生活的巨大变化,谈谈你的感想。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16年,陈独秀发表《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指出:“中国欲求生存,必须抛弃官僚专制的个人政治,实行自由的、自治的国民政治。”他号召人们积极干预政治,认为要真正实现民主政治,必须依靠全国大多数人民的政治觉悟,自居于国家主人的地位,不要把实现民主共和的希望寄托在“善良政府、贤人政治”上面。
材料二 1917年,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对文学改革从形式到内容提出了许多意见,主张以白话文学为“中国文学之正宗”。同年2月,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主张把反对文言文和封建文学同政治革命联系起来,竖起了文学革命的大旗。
(1)那些年陈独秀、胡适发表的文章会刊登在哪一本杂志中?据所学知识,指出这本杂志创办的背景。
(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陈独秀、胡适发表的文章与哪一历史事件密切相关,并依据材料一、二,概括出该历史事件的内容。
(3)根据以上材料及所学知识,指出这一事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