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下列人物中,热情歌颂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先驱是( )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2、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当1911年革命到来时……革命者利用了这种不满,并在学生和士兵中做了有效的工作。在广东,小规模的革命党人起义虽遭镇压,可是在汉口,1911年10月10日,革命者的一家炸弹制造厂的意外爆炸,导致了附近帝国军队的兵变……革命运动迅速传遍全国。文中的“兵变”是指( )
A.黄花岗起义
B.武昌起义
C.二次革命爆发
D.护法运动
3、辛亥革命爆发后,独立浪潮迅速席卷全国,下列省份中首先脱离清政府独立的是
A. 湖北省
B. 湖南省
C. 安徽省
D. 江西省
4、暑假期间河南某中学组织“红色记忆”考察团,分赴四个地点考察。其中前往西北方向考察的主题应为( )
A.开天辟地党的诞生
B.生死收关历史转折
C.三军会师长征胜利
D.解放南京革命成功
5、2015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中国申报的“南京大屠杀档案”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下列不能作为申遗证据的是( )
A.电影《南京大屠杀》
B.参与屠杀的日本士兵的日记
C.大屠杀期间外国人拍摄的照片
D.军事法庭对日本战犯的判决书
6、1956年,我国仿制成功歼5型( )
A. 歼击机 B. 轰炸机 C. 强击机 D. 重型轰炸机
7、虎门销烟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领导这场斗争的民族英雄是( )
A.林则徐
B.洪秀全
C.李鸿章
D.康有为
8、十年“文革”的十年是指
A.1949-1959年
B.1953-1963年
C.1956-1966年
D.1966-1976年
9、奕在一个奏折中提到:要抵抗外国侵略,“探源之策,在于自强”。洋务派在“自强”口号下创办的军事工业有
①轮船招商局
②开平煤矿
③江南制造总局
④福州船政局
A. ③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②④
10、刘少奇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指出:“它是如此的坚定明确,清楚地指出了哪些事是应该做而且必须做的,哪些事是不应该做而且不允许做的……这是目前时期全国人民的大宪章。”被刘少奇称为“大宪章”的是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1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伟大转折主要是指
A.经济体制改革的内容由农村改革转到城市改革上来
B.党的工作重点由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经济建设上来
C.经济改革的目标由建立计划经济转到建立市场经济
D.思想路线由“两个凡是”转到实事求是
12、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起义,严重动摇了清朝统治。其开始的标志是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定都天京
D.天京事变
13、“为什么要在中国领土上进行军事演习?为什么借口士兵失踪动用大炮?为什么侵略者不撤兵回营,反叫中国士兵撤出宛平?”这是美国记者斯诺在1937年的一次记者招待会上的提问。斯诺的质问主要针对的事件是
A.“一二·九”运动
B.卢沟桥事变
C.西安事变
D.南京大屠杀
14、2016年是西藏和平解放65周年。回想新中国成立后,下列促进了西藏地区发展的措施有
①“一五”计划的实施 ②西藏自治区的成立
③西部大开发战略 ④焦裕禄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③④
15、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豪迈诗句,并为戊戌变法而献身的湖南浏阳籍维新志士是
A.谭嗣同
B.康有为
C.袁世凯
D.梁启超
16、“出席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他们的年龄从十八岁到九十岁以上的都有。旧时代中被压迫在社会最底层的妇女,在这个会议中有一百四十七名代表。”上述材料反映出第一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
A.具有广泛性和民主性
B.组成了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
C.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
D.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7、如图所示战役胜利的重要意义是
A.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
B.解放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
C.华北全境基本获得解放
D.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18、张大爷一家和邻居被迫举家迁出北京东交民巷,这种情景应该出现在什么条约签订后
A. 《南京条约》 B. 《辛丑条约》
C. 《北京条约》 D. 《马关条约》
19、北大中文系学生杨振声说:“《新青年》就像春雷初动一般惊醒了整个时代的青年。他们首先发现自己是青年,又粗略地认识了自己的时代,再来看旧道德,旧文学,心中就生出了叛逆的种子。一些青年逐渐地以至于突然打碎了身上的枷锁,歌唱着冲出了封建的堡垒。”材料旨在说明新文化运动( )
A.弘扬了科学精神
B.取代了传统文化
C.战胜了旧的礼教
D.推动了思想解放
20、“鸿章以为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洋务运动的哪一项措施符合上述思想
A.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B.派遣海外留学生
C.创办轮船招商局
D.创设京师同文馆
21、“国共两党恩恩怨怨八十载,两度分手三次握手解恩仇”是对国共两党关系的生动写照。
1924年,孙中山在中国共产党建议下,创办“________”。1945年,蒋介石曾写道:“对毛泽东应召来渝后之方针,决以诚挚待之”,这件事情指的是________。
22、1915年,________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刊载了________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做了较为系统的介绍。
23、科学发展观是坚持________为本,全面、协调、________的发展观。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时期,涌现出了大批先进人物,其中被誉为“解放军好战士”的是______。
(2)她领导的课题组成功提取了青蒿素,2015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她是______。
25、1970年,我国首次成功发射了第一个________________。
26、第一个横渡大西洋的人是________。以________为首的雅各宾派当政后,将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
27、1839年,______领导的______是中国人民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
28、洋务派以“___________”为口号,创办了一批军事工业;以“___________”为口号,创办了一批民用工业。
29、国民革命失败:1927年4月,蒋介石在上海发动了“________________政变”,并在南京建立“国民政府”;7月,________在武汉召开“分共会议”,大肆屠杀共产党人和工农群众。国民革命失败了。
30、《___________》被誉为欧洲民法的基础。
31、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了中国梦。什么是中国梦?要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什么道路?
32、51年前的4月26日《人民日报》在头版刊登某一重大消息“这次卫星发射成功,是我国发展空间技术的一个良好开端”。“重大消息”是指?
33、近代以来中国各个阶层的仁人志士,为追求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一梦想,进行了各种形式的探索和尝试。
(1)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表格
事件 | 代表人物 | 主要主张 |
1 | 李鸿章等 | 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政府统治 |
2 | 康有为、梁启超 | 救亡图存,主张维新变法 |
辛亥革命 | 3 | 三民主义 |
4 | 陈独秀 | 5 |
(2)中国人在以上救国道路上的探索都失败了,这些失败对你有什么启迪?
34、百年党史谱就华章,百年征程波澜壮阔,百年初心历久弥坚。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角度探究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请你完成下面的探究任务。
奋斗百年路·启航新征程
角度一【理论联系实际】: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总是在不断探索、总结、创新中发展和壮大自己,并领导革命事业向前进。
——据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
南昌起义后,起义军按原计划搬出南昌。后来,部分军民在朱德,陈毅的率领下,转战湘南,1928年,与毛泽东胜利会师。 ——京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
(1)根据上述图片,结合角度一说明中国共产党是如何探索新道路的。
角度二【铸就精神谱系】:
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历史川流不息,精神代代相传。我们要继续弘扬光荣传统、赓续红色血脉,永远把伟大建党精神继承下去、发扬光大!
——习近平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即中国共产党在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伟大红色精神,包括建党精神、井冈山精神、抗战精神……伴随中国革命的光辉历程,共同构成我们党不断夺取新胜利的强大精神力量和宝贵精神财富。阅读角度二材料,根据示例填写A、B两处的内容。
红色精神 | 重大事例 |
井冈山精神:坚定信念、艰苦奋斗;实事求是、敢闯新路;依靠群众、勇于胜利 | 示例:井冈山会师、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 |
长征精神:坚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然胜利;不怕任何艰难险阻,不惜付出一切牺牲;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 | A |
B | 淞沪会战、平型关大捷、第三次长沙会战等 |
角度三【植根人民作风】:
中国共产党从国情出发,站在最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的立场上,反对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最终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据张海鹏《中国近代通史》等
(3)根据材料中的角度三,结合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各个时期的作用,以“初心·使命”为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要求:表述准确,逻辑清晰,字数150字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