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戊戌变法法令中,直接触犯顽固派利益的是
A.训练新式军队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
D.开办新式学堂,翻译西方书籍,创办报刊,开放言论
2、如图《“拯救”人权》漫画反映了1999年的科索沃战争,其寓意是
A.科索沃地区的民族矛盾异常尖锐
B.北约与俄罗斯在科索沃冲突加剧
C.美国试图恢复科索沃地区的和平
D.美国名为拯救人权实为武装干涉
3、“从沿海到沿江沿边,从东部到中西部,对外开放的大门毅然决然地打开了。”我国的对外开放开始于
A. 经济特区的创办
B. 沿海经济开放区的开辟
C. 沿海开放城市的设立
D. 内地的开放
4、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登载了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一现象说明了
A.自然经济的迅速瓦解
B.商品经济的繁荣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5、外国列强侵略中国往往找种种借口,掩盖其侵略本质,下列借口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中国禁烟运动 ②东学党起义 ③亚罗号事件 ④柳条湖事件 ⑤一名士兵失踪
A. ①②③④⑤ B. ①③②④⑤ C. ①③⑤②④ D. ①②③⑤④
6、近年来,南海、东海危机不断,为应对日益严峻的海上挑战,我国加紧海军的现代化建设。我国的近代海军最早建立于( )
A.鸦片战争时期
B.洋务运动时期
C.甲午战争时期
D.戊戌变法时期
7、2018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2周年。小明同学和父母一起参加了“重走长征路”红色旅游团。到达陕北后,妈妈问了小明四个问题,小明回答错误的是
A. 第五次反“围剿”失败是长征开始的直接原因
B. 遵义会议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 红军四渡赤水,跳出了敌人的包围
D. 长征胜利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
8、下列属于《天津条约》规定的内容是( )
A. 赔款2100万银元 B. 赔偿军费2亿两白银 C. 各国公使常驻北京 D. 割香港岛给英国
9、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的历史性事件是( )
A. 五四运动 B. 北平解放 C. 新政协召开 D. 新中国成立
10、下面示意图反映了某时期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状况。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有( )
①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掠夺 ②海外华侨的竞相投资 ③辛亥革命冲击了封建制度 ④南京国民政府的推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③④
11、下列表述中不属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是( )
A.大庆油田建成
B.深入实施“一带一路” 建设
C.粮食、棉花、肉类等200多种工农业产品的产量在世界名列前茅
D.筹建和成立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
12、文化大革命中的实际指挥部是( )
A. 中央人民政府 B. 中央文革小组 C. 林彪集团 D. 江青“四人帮”集团
13、改革开放以后,中国积极发展全球伙伴关系,秉持的全球治理观是
A.共商共建共享
B.和平和谐共享
C.武力、实力、肌肉
D.多元、开放、包容
14、反映中国革命的影片《开天辟地》,它使得中国的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你认为以下选项中最符合这一片名的历史事件是(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五四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辛亥革命
15、有学者研究认为甲午中日战争前列强主要的侵华方式是“贸易+特权”,甲午战后就变为“投资+特权”对此变化,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
A.甲午战后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
B.甲午战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C.列强侵华方式由商品输出为主转向资本输出为主
D.《马关条约》使列强开始获得贸易和投资特权
16、标志着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的历史事件是
A.新中国的诞生
B.抗日战争胜利
C.渡江战役结束
D.三大改造完成
17、每年的10月10日,对我们中国人来说是一个特殊而且值得纪念的日子。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这一日定为“辛亥革命纪念日”。辛亥革命爆发于
A.1905年
B.1909年
C.1911年
D.1912年
18、1911年是农历
A.甲午年 B.辛亥年 C.辛丑年 D.戊戌年
19、“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春天里的故事把你歌唱。你指引人民走上了富强,你'一国两制'收回澳门香港。”歌词称颂的“你”是( )
A.毛泽东
B.周恩来
C.邓小平
D.刘少奇
20、1951 年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 )
A.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
B.西藏开始进人社会主义阶段
C.中国完成了统一大业
D.挫败了西方分裂新疆的阴谋
21、影响:鸦片战争改变了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中国社会的________遭到破坏,开始从________社会变为________社会。________成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2、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_________
23、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关内容。
(1)导致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事件是:________
(2)戊戌变法期间清朝的皇帝是:________
(3)使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深渊的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
(4)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建立的地点是:________
(5)中国近代史上的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________
24、1984年5月,第六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______》,它成为实施宪法规定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20世纪末,中央决定进行______,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
25、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政府带领中国人民为了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1)20世纪60年代,____任兰考县委书记,他带领人民治理“三害”,直至生命最后一息。
(2)中共十九大提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____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2012年,中国作家____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中国文化的世界影响越来越大。
26、1954年,(_____________)率代表团在 (___________)参加了国际会议。这是中国政府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在世界外交舞台上亮相。
27、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新中国的国歌——
(2)1950年派兵侵略朝鲜的国家——
(3)香港、澳门是在哪一伟大构想下回归的——
(4)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28、根据提示,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答案。
(1)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________。
(2)揭露了日本侵略者企图吞并华北的阴谋,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________。
(3)标志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的事件:________。
(4)全民族抗战以来中国军队主动对日作战取得的第一个重大胜利,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________。
29、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各项填空。
(1)清政府被迫承认了鸦片贸易合法化的条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近代史上收复新疆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拉开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威海卫战役中全军覆没的舰队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同盟会的机关报_____。
30、完成下列表格
社会主义改造的内容 | 社会主义改造的途径 | 意义 | 存在的问题 |
| 走合作化道路 | 标志着公有制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_____________在我国基本建立起来。 | 由于工作过于粗糙、急促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一些偏差。 |
对手工业的改造
|
|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
|
31、写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内容、历史意义以及形成的核心领导人。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核心领导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简述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的主要内容。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有何重要意义?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的过程中,涌现的英雄模范人物有哪些?
33、(1)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2)新中国成立后,为维护“各族人民的大团结”,党和国家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是什么?
(3)中国大陆与台湾和平统一的构想是什么?这一构想在哪些地区已经被成功实践?
(4)1972年与周恩来握手的美国总统是谁?中美双方在上海签署了什么重要文件?
(5)“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的含义是指什么?
(6)中美关系的改善有何历史意义?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他是古希腊奴隶主民主政治杰出代表者。
材料二(日本)遣唐使回国后,很受重用。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西欧封建等级制度是以土地关系为纽带,通过层层分封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协调和维护封建主内部的利益,更有效地统治下层人民,其基本特征是封君和封臣的臣属关系的建立。由于土地是层层分封的,封臣只承认自己直接受封的人为封君,对自己封君的封君则没有臣属关系。
材料四加冕图。
(1)材料一的图片是古代雅典一位重要的政治家,请说出他的名字以及他的改革给雅典带来的影响。
(2)材料二中“他们以唐朝的制度为模式,进行政治改革。”“改革”指的是日本历史上哪一重大历史事件?这次改革给日本带来了什么重大影响?
(3)材料三中的“封君”与“封臣”的关系在中世纪的西欧形成一种日益流行起来的观念,这种观念是什么?
(4)材料四中的情景很容易使人想起800年圣诞节的那一幕,图中接受加冕的皇帝是谁?后来他的帝国一分为三,形成哪三个国家的雏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