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这首《春愁》创作于
A.1893年4月17日 B.1894年4月17日
C.1895年4月17日 D.1896年4月17日
2、制作时间轴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下面是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和发展的时间轴,空白方框内应填写的是
A.毛泽东思想
B.四项基本原则
C.马克思主义
D.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3、“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引得春风渡玉关。”这首清代诗人杨昌浚的诗赞颂的是
A.左宗棠 B.邓世昌 C.林则徐 D.曾国藩
4、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遂行核反击和常规导弹精确打击任务的部队是
A.陆军
B.火箭军
C.海军
D.空军
5、2017年4月23日是中国海军成立68周年纪念日,海军现已装备辽宁号航母、052D型导弹驱逐舰、054A/056型护卫舰等一系列新式舰艇,说明( )
A. 中国海军已是世界第一 B. 中国海军已经能够称霸世界
C. 中国海军没有核潜艇 D. 中国海军有能力保卫祖国的海疆
6、小涛同学对下图年代尺相关信息点的记录错误的是( )
A.九一八事变,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国民政府积极抗战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国共内战基本结束
C.卢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战的局面开始形成
D.台儿庄战役,抗战以来中国正面战场取得的最大的一场胜仗
7、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的时间是( )
A.19世纪40年代
B.19世纪50年代
C.19世纪60年代
D.19世纪70年代
8、抗日战争期间,抗日根据地内停止实行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中国共产党土地政策发生变化是为了( )
A.促进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B.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C.推动全国抗日救亡高潮
D.打倒列强消除军阀割据
9、2017年6月26日,南京市禁毒委在静海寺广场举行了禁毒主题雕像“林则徐像”揭幕仪式,以此弘扬哪一历史事件的斗争精神
A.虎门销烟
B.维新变法运动
C.洋务运动
D.收复新疆
10、“我们抛弃了之乎者也,学作白话文,我们也把红楼水浒做圣经宝典来研究,又竭力阅读西洋名著”。这种状况始于
A.戊戌变法
B.辛亥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11、1952年,湖北省某地区一位农民兴高采烈地在一块土地上耕作,他耕作的这块土地的所有权应该是
A.国家的
B.集体的
C.地主的
D.他自己的
12、1947年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天险,千里挺进大别山,其主要战略意义是( )
A.粉碎了敌人对陕北山东的重点进攻
B.揭开了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C.在国统区创建了大别山革命根据地
D.为发动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创造了条件
13、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是( )
A.商务印书馆
B.《新青年》杂志社
C.中华书局
D.生活书店
14、下侧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第一座浮雕,浮雕上,愤怒的群众正在把一箱箱毒害中国人民的鸦片运到海边,倾倒在放有石灰的窑坑里焚烧,一股股浓烟从石灰池上升起。其反映的史事( )
A.虎门销烟
B.三元里人民抗英
C.鸦片战争
D.第二次鸦片战争
15、史论结合是历史阐释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对应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16、“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八月十四日。”其中的“先生”是指
A.蒋介石 B.毛泽东 C.周恩来 D.王若飞
17、下面是某学生的学习笔记。该“学习内容”最适合的主题应是
A.中国十四年抗日战争开始 B.国民党正面战场的抗战
C.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 D.抗日战争取得最终胜利
18、“一分材料说一分话”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思想。下列史实与结论逻辑正确的是( )
选项 | 史实 | 结论 |
A | 《天津条约》签订 |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
B | 洪仁玕写成《资政新篇》 | 太平天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
C | 北洋舰队建成 | 中国海防近代化逐渐发展起来 |
D | 梁启超发表《变法通议》 | 揭开了维新运动的序幕 |
A.A
B.B
C.C
D.D
19、1952年我国完成土地改革后,土地归
A.农民所有
B.国家所有
C.集体所有
D.地主所有
20、某班排练一部有关《马关条约》签订后,中国民众反应的情景剧。下列台词有史实性错误的是 ( )
A. 失去台湾,东南沿海不会太平了 B. 2亿两白银的赔款,咱们的负担又重了
C. 日本在中国设厂,经济掠夺加剧了 D. 要求加入拜上帝会,推翻清政府
21、中国共产党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召开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确立“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召开的会议是______________。
22、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23、在“感动中国”人物中,与“会战石油,艰苦创业”这一描述相符的是________。
24、土地永远是农民赖以生存的根本。在党领导人民奋斗的历程中,为适应不同时期的要求,都适时的调整了土地政策。1947年,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___》,之后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保障。
25、根据下列提示写出与中国 近代探索相关的事件名称。
(1)自强求富 开近代探索之先——
(2)变法维新 圆救亡图存之梦——
(3)三民主义 创民主共和之国——
(4)民主科学 启思想解放之门
26、经济、科技、国院建设促进了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
(l)____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2)1966年,中国组建____部队,主要担负核反击任务,大大增强了国防力量。
(3)1970年,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成为世界上第五个能独立发射人造地球卫星的国家。
27、到19世纪80年代为此,______割占中国北方领土________。成为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28、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______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______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29、1895年的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1905年,孙中山在日本东京成壶了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一__________。
30、在中国近代社会,仁人志士为寻求救国救民道路而努力探索。请根据提示,完成下列内容(只写一位)。
(1)洋务派代表人物________;
(2)资产阶级维新派代表人物是________;
(3)资产阶级革命派代表人物________;
(4)新文化运动中,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的作者是________。
31、指出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党的奋斗目标。遵义会议的召开有何历史意义?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2、想一想:解放战争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解放战争亦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是1945年至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援下,为推翻国民党统治、解放全中国而进行的战争。
结合所学知识,想一想解放战争为什么会取得胜利?
33、李鸿章,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颇受争议的人物。不同的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对其评价相差甚远。
试回答以下问题:
(1)有人认为李鸿章是卖国贼,因为他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主要有哪些条约?(回答两个即可)
(2)孙中山说“中堂从佐治以来,无利不兴,无弊不革,艰巨险阻,犹所不辞。”(《上李鸿章书》)试举两例证明李鸿章“无利不兴,无弊不革”。
(3)李鸿章自己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李鸿章所说的“纸糊的老虎”是在哪次战争中被捅破了?
(4)梁启超说“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李鸿章传》)你如何理解梁启超先生说的“吾悲李鸿章之遇”。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鸦片战争的发生意味着中国拒绝在外交平等和对等贸易的基础上参加国际大家庭,结果导致英国使用武力。”
——费正清《伟大的中国革命》
材料二“日本臣民得在中国制造一切货物,其于内地运送税、内地税、钞课、杂派……即照日本臣民运入中国之货物一体办理,自应享优例豁除。”
材料三“如果说有所谓‘神圣的战争’,那么,中国奋起抗击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的战争,正是这样一个‘神圣的’民族战争”。
——德国《前进报》在1900年6月19日的社论《铁拳》
请回答:
(1)读材料一,你同意费正清的观点吗?请说明理由。结合所学知识说说为什么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条约的内容?与此条约相关的侵华战争是什么?
(3)材料三中“以主子姿态出现的外国剥削者”是指谁?“神圣的民族战争”指什么?这场“神圣的民族战争”结局如何?
(4)近代列强的侵华战争,中国大多以失败而告终,你认为主要原因有哪些?近代中国的屈辱历史给我们哪些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