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素养之一。下列史实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火烧圆明园 ②开放广州等五处为通商口岸
③清政府赔偿白银4.5亿两 ④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④③
D.④①③②
2、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实现了20世纪中国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因为这次革命( )
A.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B.中国人民翻身做了主人
C.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3、新华社特稿《在历史关键节点上》这样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的奋斗历程,走了整整28年,期间,中国共产党先后经历了‘日出东方’、‘星火燎原’、‘力挽狂澜’、‘灯塔指引’、‘进京赶考’五个关键阶段”。其中“星火燎原”的星星之火是指( )
A.创建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B.中国共产党成立
C.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遵义会议召开
4、用科举考试办法选拔官员的科举制度形成于
A.秦朝 B.两汉时期 C.隋朝 D.唐朝
5、它是辛亥革命的重要成果,它的基本精神是按照西方资产阶级“三权分立”原则,在中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制度,体现了资产阶级民主自由的精神。它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天津条约》
C.《中华民国约法》
D.《变法通议》
6、这里是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区”,革命党人勇敢地打响了推翻清王朝统治的“第一枪”。这里是( )
A.南京
B.武昌
C.上海
D.重庆
7、“20世纪初,各国军队在北京城划区驻扎……一时间,中国的心脏插着八个国家的旗帜,人类进入近代以来还没有哪个国家曾遭受过如此屈辱。”与中国遭受“如此屈辱”直接相关的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中日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8、某史学家认为,太平天国的改革方案中包含了很多激进的特征,对不满的民众很有吸引力。其方案中对民众最具吸引力的是
A.平均分配土地
B.产品上交国库
C.建立民主政治
D.兴办新式学校
9、20世纪30 年代初,一批东北作家流亡到关内各地,他们创作了许多描写东北遭到异国蹂躏的作品。这些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是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B.东北被日军占领
C.全国性的抗日战争爆发 D.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10、与表中土地所有制变化有关的历史是
类名别称 | 不同点 | 相同点 | ||
土地占有者 | 地主阶级与农民关系 | 产品分配 | 土地归私人所有 | |
封建土地所有制 | 地主阶级 | 地志阶级与农民之间是剥削与被剥削关系 | 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 | |
农民土地所有制 | 农民 | 地主阶级和农民一样参加劳动 | 农民自己占有 劳动成果 |
A.土地改革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1、历史现象不是某一个历史事件的具体内容,而是透过多个历史人物的活动或多个历史事件所呈现的历史过程或历史发展趋势。据此判断,下列属于历史现象的是( )
A.古田会议的召开
B.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C.新民主主义革命
D.古田会议召开
12、为了复辟帝制,袁世凯接受了哪个国家提出的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
A.日本 B.英国 C.俄国 D.德国
13、下列有关台儿庄战役的表述,属于历史评价的是
A.发生于中国抗日战争期间
B.是抗战以来中国取得的最大胜仗
C.属于正面战场的一次战役
D.由国民党李宗仁等抗日将领指挥
14、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农村某些地方流传着“稻谷赶黄豆,肥猪赛大象”的民歌,你认为这民歌应该创作于
A. 土地改革期间
B. “大跃进”时期
C.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改革开放时期
15、如果老师请你出一期板报,主题定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你会选择下列哪一事件作为素材( )
A.南昌起义 B.“九一八”事变
C.西安事变 D.重庆谈判
16、1901年,居住在北京东交民巷的百姓被清政府强制拆迁,主要原因是《辛丑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国家要在此地
A.建大学
B.设使馆
C.办工厂
D.设海关
17、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这首诗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成就是(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②青藏公路的建成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④青藏铁路的通车 ⑤武汉长江大桥建成
A.①②⑤
B.②③⑤
C.①④⑤
D.①②③
18、欧洲历史传统上划分为古典时代、中世纪、近现代等三个时期。其中,“中世纪"始于476年西罗马帝国的灭亡,终于1453年东罗马帝国的灭亡。发生在这时期的史实是
①庄园经济的盛行 ②大学的兴起
③文艺复兴运动兴起 ④英国资产阶级革命
A.①②③④
B.①③
C.①②③
D.②③④
19、恩格斯在评论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指出:“这次战争不是对英国和法国有利,而是对俄国有利。”“对俄国有利”指的是俄国通过这次战争
A.割占中国大片土地 B.强迫中国大量赔款
C.增加开放通商口岸 D.获取更多非法权益
20、抗日救亡运动中,涌现出许多优秀的文艺作品。其中包括
①无声电影京剧《定军山》 ②鲁迅《狂人日记》
③聂耳《义勇军进行曲》 ④冼星海《黄河大合唱》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1、(1)建国后党的历史上具有重要转折点的会议是________。
(2)新中国成立时,我国的总理兼外交部长是________。
(3)我国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________。
(4)实现中国梦的奋斗目标是________。
(5)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创举是________。
(6)筹建新中国时,确立了我国的国歌是《________》。
(7)标志祖国大陆获得基本统一的事件是________。
(8)新中国成立时,制定《共同纲领》的会议是________。
(9)实现中国梦的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是“________”战略布局。
(10)我国对外开放的窗口是________。
22、1894年,孙中山在檀香山联合华侨,成立______,提出“振兴中华”的宗旨;1920年夏,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______在上海建立了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
23、回答下列问题:
(1)创办大生纱厂的状元实业家﹣﹣________。
(2)《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等名曲的曲作者﹣﹣________。
(3)1950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往北京的首席代表﹣﹣________。
(4)抗美援朝战争中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________。
(5)有“铁人”称号的大庆石油工人﹣﹣________。
24、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通过了 ______,在当时起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通过了 __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也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
25、化学工业和新材料:(瑞典)_________发明现代炸药和无烟炸药。(美国)________发明赛璐珞的制造技术,现代塑造工业由此诞生。(法国)________发明人造纤维,开辟了新的纺织品生产领域。
26、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______》。它是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后世罗马法典乃至欧洲法学的渊源。
27、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方式:________,社会主义改造创举是________。
28、党的历史上最大的一起冤案是____被开除出党并迫害致死。____年10月,华国锋、叶剑英等代表中央政治局一举粉碎江青反革命集团,结束了文革这场内乱。
29、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后,邓小平从维护祖国和中华民族根本利益出发,创造性地提出了“____”的伟大构想;香港、____回归祖国,标志着中国人民洗雪了百年国耻,在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道路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30、
31、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新中国的国旗——
(2)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
(3)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32、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我国在各条战线上都取得了一系列成就,请根据提示回答问题:
【经济建设方面】
(1)列举出一五计划建设时期一项工业建设成就
(2)列举出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项交通运输业建设成就
【民主政治建设方面】
(3)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召开初步建立起哪一政治制度?
(4)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形成了哪一基本政治制度?
【科技发展方面】
(5)列举出一项在国防尖端技术领域取得的成就
(6)我国在农业方面取得的一项突出成就
(7)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作为祖国未来事业的接班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应该如何去做?
33、2022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1周年。101年来,党在革命和建设的道路上艰苦奋斗,不断探索,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1)哪次会议的召开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该会议有何历史意义?
(2)被誉为党的历史上“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的是哪次代表大会?这次代表大会有何重要历史意义?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所述内容是哪个条约中规定的?
(2)材料二中“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而后进行了三次近代化的探索,任举两例发生在上海的探索活动?
(3)材料三中提到的“大会”是指哪次重要会议?材料四所指“浦东开发开放”是在哪一年?
(4)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中国近代以来的相关史实,谈谈你对“百年中国看上海”这一说法的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