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尔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被誉为铁人石油工人的是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袁隆平

 

2、1919年,《我的马克思主义观》一文发表,文章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介绍。这篇文章的作者是

A.胡适 B.鲁迅 C.李大钊 D.陈独秀

3、这次会议纠正了“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和红军中的领导地位。“这次会议”是(     

A.中共一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

4、下列不属于社会主义改造对象的是

A. 农业

B. 手工业

C. 资本主义工商业

D. 国有企业

5、电影《地道战》《地雷战》等反映了冀中抗日根据地人民抗击日本侵略军的故事,从这几部电影中你可以了解到当时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采取的斗争方式是(  )

A. 消耗战   B. 攻坚战   C. 阵地战   D. 游击战

6、根据丰子恺先生的漫画《炮弹作花瓶,万世乐太平》中获取的信息,下面说法正确

①此画做于1945年

②当天日本正式签署了投降书

③此时抗日战争已经持续了十四年

④表达了中国人民期盼和平,重建家园的美好愿望

A.②③ B.①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7、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召开。这次会议的重大意义在于

A.筹建中华人民共和国

B.完成祖国统一

C.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8、《天朝田亩制度》强调:“凡一军一切生死黜陟等事,军帅详监军,监军详钦命总制,钦命总制次详将军、侍卫、指挥、检点、丞相。丞相禀军师,军师奏天王。天王降旨,军师遵行。功勋等臣世食天禄。”这反映了(  )

A.纲领具有强烈反封建性

B.凸显“平均”主义的分配观

C.带有浓厚旧式农民思想

D.是当时完整的土地革命纲领

9、宋朝的海外贸易十分发达,在主要港口设有专门管理外贸的机构。一位外国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达了泉州港,他应该到哪一部门办理手续

A.巡检司

B.市舶司

C.中书省

D.门下省

10、“到1957年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最初的八年是一个大创新、成绩斐然的时代。”下列成就属于这个时代的是(     

A.确立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B.成功爆炸第一颗氢弹

C.培育成功籼型杂交水稻

D.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11、下面是某一历史人物的主要经历,该历史人物是

A.洪秀全

B.曾国藩

C.左宗棠

D.孙中山

12、大家心里都空前地被“超英赶美”的宏伟目标刺激着。铁门栓、锄头、秤砣,甚至连灶台上的铁罐儿都被敲下来。钢铁厂一下子到处是各式各样的铁器。该口述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第一个五年计划实施

B.三大改造

C.大跃进运动

D.人民公社化运动

13、从1950年到1952年,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形成了一个以召开各界人民代表会议为主要内容的民主建政高潮。此“建政高潮”

A. 保证了第一届政协会议召开

B. 反映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建立

C. 旨在为全国人大普选做准备

D. 体现了民主协商的政治特色

14、对下列1927年中国共产党领导南昌起义、秋收起义意义的表述,正确的有

(1)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的开始

(2)使中国革命从此一帆风顺

(3)是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

(4)是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开始

A. (1)(2)(4) B. (1)(2)(3) C. (2)(3)(4) D. (1)(3)(4)

15、从1932年10月,日本第一批武装移民抵达佳木斯,至1936年7月止,共向东北移民2900户,7296人。1936年6月,关东军还计划20年内移民东北500万人。这一现象发生的前提是

A.赢得了甲午中日战争

B.攫取了青岛的权益

C.国民党军队全力“围剿”红军

D.九一八事变日军侵占了东北三省

16、“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台湾爱国诗人丘逢甲的这首《春愁》创作于

A.1893年4月17日 B.1894年4月17日

C.1895年4月17日 D.1896年4月17日

17、不管这次战争的直接后果如何……在陆地和海上打了败仗的中国人将被迫欧化,全部开放它的港口通商,建筑铁路和工厂。”上述的“这次战争”是

A. 鸦片战争

B. 第二次鸦片战争

C. 甲午战争

D.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8、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说到,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之地”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这表明孙中山(     

A.提倡发展社会主义

B.关注民生问题

C.明确反对帝国主义

D.主张民主共和

19、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光明日报》掀起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这场大讨论的实质是(     

A.学术争鸣

B.社会热点大辩论

C.思想解放运动

D.工作总结经验

20、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的会议是(       

A.八七会议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一大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西方列强签订了丧权辱国的

22、周恩来总理被称为新中国的外交之父,他提出的(     )方针,为万隆会议的圆满成功奠定基础。

23、新中国成立后的代国歌是《_________》,国旗为_________

24、观察下图,请将下列两个自治区成立的时间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卡图中对应的方框内。

A.1947年5月1日成立的自治区

B.1965年9月9日成立的自治区

25、辛亥革命的开端是( ),时间:( )

26、观察《红军长征路线图》,将下列事件或地点的英文字母代号填入答题卷图中对应方框

A.长征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B.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地点

27、北京大学和《_______》成为新文化运动最为重要的阵地。________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

28、___________,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出现了“短暂的春天”。

29、八国联军侵华的直接原因:镇压________运动。

30、______工人大罢工将第一次全国工人运动高潮推向了顶峰;______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中国共产党用了28年的时间领导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目标明确】

(1)中共一大明确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并肩战斗】

(2)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时期讨伐北洋军阀的是什么战争?

【吸取教训】

(3)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先后领导了一系列的武装暴动,开辟了井冈山道路。这一系列武装暴动开始于哪次起义?

【走向成熟】

(4)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中共中央率领红军被迫战略转移,途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挽救了中国革命?

【指导思想】

(5)中共七大确立了什么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

【推翻黑暗】

(6)中国共产党结束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标志是什么?

【感悟历史】

(7)回顾这段艰苦的岁月,你有什么感想?

32、在长期的革命实践中,中国人民逐渐铸就了惊天动地、气贯长虹的五四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她激励中华儿女不懈前行,取得了一个个重大胜利,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五四运动的胜利,是全国人民广泛参与、共同斗争的结果。这一运动产生了怎样重大的影响?其凝聚成的“五四精神”的核心是什么?

(2)井冈山精神是中国革命的精神之源,为中国革命撒播了燎原火种。如图她反映了哪一历史史实?该事件有怎样的历史意义?

(3)《长征》组诗“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更开颜”一句,反映了哪些史实?请你就此概括长征精神的内涵?

33、“一国两制”的科学构想是为了解决哪些遗留问题而提出的?这一科学构想的成功实践是什么?“一国两制”科学构想的提出与成功实践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土地改革后,农村经济基本上还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经济,劳动生产率低下,假如任其自由发展,可能会导致农村贫富两极分化。如果不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不仅不能改善农民的生活,而且农村也不可能为工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商品、粮食、轻工业原料等条件。

——《历史纵横》

材料二 真正的改革先锋不是国营企业,而是那些落后的、被边缘化的群体。在这些“边缘革命”中,意义最为重大的变革是在中国经济最为薄弱的环节——农业中爆发。中国政府于1979年着手改善农业环境,然而真正意义上的农业改革是自下而上展开的。从长远角度看,农民重新获得的经济自由对发展农村经济的意义要重大得多。

材料三 下表是1978年12月、1997年8月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比重表(%)。

年份

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

集体工业

城乡个体工业

其他经济类型工业

1978年

77.6

22.4

0

0

1997年

25.5

38.1

17.9

18.5

材料四 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工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建立了门类齐全的现代工业体系,跃升为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为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做出了巨大贡献。现代工业是国防现代化建设的基础。我国国防工业已经达到生产工具、生产结构、生产组织、劳动力构成的现代化,并形成高效率的集约型生产体系。常言说,“民以食为天”。今天,食品工业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工业体系中的首位产业。近年来,食品正由生存型消费向健康型、享受型消费转变,由吃饱、吃好向基本保障食品安全、健康,满足食品消费多样化转变。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思考这条“路”指的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概括分析要“引导农民走组织起来的路”的原因。

(2)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二中“真正意义上的农业改革”所对应的重大历史事件,并指出农民获得“经济自由”对发展农村经济的意义。

(3)指出材料三反映的我国工业总产值中各种经济成分的显著变化,并分析变化的原因。

(4)据材料四,概括指出今天我国工业的飞速发展给中国带来的影响。

(5)综上所述,你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农业和工业发展成就中得出哪些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