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与下图读书摘要内容相关的会议是( )
A.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共八大二次会议
D.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2、如图是近代列强侵华战争年代尺。其中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3、从1997年的十五大到2017年的十九大,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先后发生了四次变化,但其内容的一脉相承性从根本上反映了( )
A.指导思想就是各阶段领导人的思想
B.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C.马克思主义思想是一成不变的
D.中国逐渐转向资本主义道路
4、某学习小组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了下面三幅图片。这些图片反映的史实是
江南制造总局 | 福州船政局制造的军舰 | 汉阳铁厂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5、英法两国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目的是
A.维护鸦片走私利益
B.解决“亚罗号事件”和“马神甫事件”
C.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扩大侵略权益
D.惩罚清政府拒绝“修约”的行为
6、“戊戌变法”的主要内容不包括( )
A.禁止官民上书言事
B.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C.开办新式学堂
D.训练新式军队
7、在邓小平展览馆中,“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南方谈话”等标题应放在的专栏是( )
A.留洋法国
B.抗战烽火
C.理论建设
D.外交风采
8、21世纪以来,人们的消费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从凭票证购买到用手机扫码在无人货架自助购买。导致这一变化的直接原因是( )
A.消费习惯
B.收入提高
C.经济发展
D.互联网普及
9、它是中国战略威慑的核心力量,主要担负遏制他国对中国使用核武器……。“它”是( )
A.
B.
C.
D.
10、“奕、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按照这个人物归类标准,下列该归入此类的人物是
A.魏源
B.孙中山
C.谭嗣同
D.李鸿章
11、2021年9月2日,中韩双方在韩国仁川国际机场庄严举行第八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文接仪式。中国人民志愿军战士抗美援朝,保家卫国,被誉为( )
A.“和平卫士”
B.“最可爱的人”
C.“党的好战士”
D.“钢铁卫士”
12、“他的诞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他的诞生不是偶然的,是适应近代以来中国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需要,是近代历史选择的必然结果。”材料反映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的成立
B.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的成立
D.中国同盟会的成立
13、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甲午战败“成中国之巨祸”,中国的民族具有群体意义的觉醒也因此而开始。这是近代百年的一个历史转机。对上述材料中关于甲午战败影响论述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给中华民族带来严重的民族危机
B.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C. 甲午战败源于清政府的腐朽统治
D. 甲午战败刺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
14、胡适在《文学改良刍议》中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主张。这篇文章发表于
A.太平天国运动期间 B.维新变法运动期间
C.新文化运动期间 D.五四爱国运动期间
15、从下列哪部文艺作品能让你深刻感受到抗美援朝英雄黄继光的战斗事迹( )
A.电影《开国大典》
B.电影《上甘岭》
C.小说《平凡的世界》
D.歌曲《义勇军进行曲》
16、指出拉开维新派进行变法图强运动序幕的事件是( )
A.兴中会成立 B.公车上书
C.颁布“明定国是”诏书 D.德国强占胶州湾
17、红军长征胜利结束的标志是( )
A.红军主力会师 B.巧渡金沙江 C.会宁会师 D.四渡赤水河
18、1945年8月,毛泽东到重庆,《大公报》说:“这是中国的一件大喜事”。其主要依据是
A. 消除了内战重启的威胁
B. 使人民看到了和平民主的希望
C. 国民党全面进攻被粉粹
D. 国共两党首次合作
19、法国大作家雨果曾在给朋友的一封信中说:“一天,两个强盗走进了圆明园,一个抢劫,一个放火……”,文中的“两个强盗”是指
A. 德意联军
B. 英法联军
C. 美日联军
D. 英美联军
20、1922年召开的中共二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
A.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 B.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纲领
C.新民主主义革命总路线 D.土地革命总路线
21、结合《公车上书》内容,联系所学知识完成:
(1)“公车”又称_____。A.秀才B.举人C.进士D.翰林。直接引发上书的事件是《_____》的签订。
(2)领导这次上书的核心人物_____是和____。
(3)这次上书的意义是揭开了____的序幕。
22、下图人物是__________。
23、1956年,中共八大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____;2017年,中共十九大报告指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____,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
24、_____________创作的《黄河大合唱》以气势宏伟的旋律,发出了中华民族英勇抗战的怒吼。
25、随着海峡两岸交流日趋密切,1990年,台湾成立_______会,1991年祖国大陆成立______________。
26、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大会通过了《____》,这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2012年11月,习近平在参观《____》展览时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27、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毛泽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朱德为副主席,______为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201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28、抗争:东北民众与未撤走的东北军组织______________,抵抗日军的侵略;中共派________等人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1936年,中共领导____________,与日军战斗。
29、1927年8月,周恩来、贺龙、叶挺等人领导革命军发动________,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由于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离开中央苏区首都________,进行战略转移。
30、1875年清政府任命_________为钦差大臣收复新疆。
31、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革。结合所学知识,
回答下列问题。
中西文明碰撞下的近代中国 | ||
步入近代 | (1)标志中国近代史开端的是哪一历史事件?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名称是什么? | |
变革 | 经济工业化 | (2)开辟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历史事件是什么?写出其在上海创办的民用工业一例。 |
政治民主化 | (3)20世纪初,以“民国”取代“帝制”的政治革命的名称是什么? | |
思想科学化 | (4)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的思想大解放运动的名称是什么?
| |
社会生活的变化 | (5)社会习俗的变化深刻反映出时代变迁,请举一例说明。 |
32、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奉行怎样的外交政策?简述20世纪70年代初中美关系逐步改善的具体史实。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全面推进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
33、两千多年前,古罗马哲学家西塞罗说:“谁控制了海洋,谁就控制了世界”。纵观历史,我国悲惨的近代史是从海洋开始,而当今棘手问题亦是海洋问题。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1840年以来,西方列强用他们的坚船利炮不断地侵略中国,请你写出中国近代史上遭受的第一次来自海上的侵略战争所被迫签订的不平等条约。
(2)中国的第一支近代化海军创建于什么运动中?它在哪次战争遭到毁灭性的惨败?
(3)面对侵略与灾难,中华民族不怕牺牲,民族之魂在血雨腥风中重塑,请你写出中国近代史上为国捐躯的一位海军将领。
(4)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当前,周边各国不断在我国钓鱼岛、南海诸岛等海域挑起争端。面对严峻的海洋主权形势,你认为我国应如何解决这些争端?
3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中期)运动倡导者的梦想,主要是为了使国家能够抵御外来侵略、镇压国内动荡并加强他们自己的权位。他们从未想要把中国锻造成一个近代化的新式国家。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中国的奋斗》
材料二 千余名为求官而来的“三分钟慷慨派”,在已成定局的悲剧面前,以“成事不说”为由纷纷散去。但是,他们共同签名的激扬文字却流传甚广,以致成为一场“现代化”运动的先声。
——胡绳
材料三 民主与科学使当时的青年如获至宝,中国文化界为之气象一新。孙中山赞叹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德先生、赛先生成为中国此后10余年间人们耳熟能详的名词……正是在对民主与科学的不懈追寻中,中国人开始寻找到走出困境的方略。
——《复兴之路》(上)
请问:
(1)根据材料一,指出“运动”的名称,以及“运动”的根本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慷慨派”的派别名称。
(3)根据材料三,指出孙中山赞叹的“思想界空前之大变动”的事件名称,并分析使“中国文化界为之气象一新”的原因。
(4)结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国近代化探索历程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