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历史学习小组正在研究—组历史人物图片,他们有一个共同身份就是
A.中国同盟会会员
B.新文化运动主将
C.马克思主义者
D.中国共产党党员
2、有学者认为,由于本身的阶级局限性,他们(太平天国)的非理性探索终究没有摆脱宿命的悲剧。能够印证这一结论的的史实是( )
A. 颁布《天朝田亩制度》 B. 刊发《资政新篇》
C. 定都天京并建立政权 D. 反击列强的侵略
3、1894年11月,孙中山先生在檀香山创立的中国近代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 )
A.中国同盟会
B.兴中会
C.华兴会
D.光复会
4、2016年,中国军队改革获突破性进展,朝向中国特色的强军之路迈出了“关键一步”。回顾历史,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开始于( )
A. 南昌起义 B. 秋收起义 C. 井冈山会师 D. 黄埔军校的建立
5、“革命,革命,剪掉辫子反朝廷;独立,独立,中国岂是鞑子的!”材料反映的是( )
A.洋务运动
B.辛亥革命
C.解放战争
D.二次革命
6、抗日战争中,中国军队主动出击的最大规模战役是()
A.台儿庄战役 B.百团大战 C.辽沈战役 D.渡江战役
7、新中国成立后,涌现出了许多为人民谋福利、办实事的模范人物,如孔繁森、任长霞等。被人们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A.王进喜
B.邓稼先
C.焦裕禄
D.邱少云
8、提到“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这句话,你会想到什么事件( )
A.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戊戌变法
C.鸦片战争 D.甲午战争
9、楹联可反映一定的历史信息。在“万里长征,后人应识前人苦;十年浩劫,前事当为后事师”中,“前事”指的是:
A.红军长征
B.“文化大革命”
C.“二月抗争”
D.“大跃进”运动
10、为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准备了思想理论条件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
A.五四运动
B.整风运动
C.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D.科学发展观学习活动
11、“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这是维新志士( )在临刑前朗诵的一首绝命诗
A. 康有为 B. 梁启超
C. 谭嗣同 D. 光绪帝
12、诞生于战争的烈火中,不仅是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和解放的纲领性文件,也是人类史上著名的权利法案。马克思称赞它是“第一个人权宣言和最先推动了十八世纪的欧洲革命”。该文件的签署( )
A.使美国真正实现了民族独立
B.标志着美利坚合众国的诞生
C.彻底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制度
D.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
13、建国前,武汉市喻桥乡贫农陈友汉家里土地很少,没有耕牛、农具,每年只收350千克谷;建国后,他家有田地15亩多,农具齐全,全年有米吃。到1953年,他家收谷1600千克。面对生活的变化,陈友汉内心的想法可能是( )
A.如今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B.今年多收了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C.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D.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4、“我之廉价工人,彼亦得而使用;我之丰富原料,彼亦得而购买,就地制造,就地卖出,运费既省,关税无多,我之便利即彼得便利。”上述现象应该出现在
A.1842年以后
B.1860年以后
C.1895年以后
D.1901年以后
15、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提出鉴于苏联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和轻工业的现象,我们要适当地调整重工业和农业、轻工业的投资比例,更多地发展农业、轻工业,表明党和国家领导人
A.加快社会主义改造的步伐
B.修改了“一五”计划的部分指标
C.探索适合国情的建设道路
D.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
16、我校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准备举办“一五计划”成果展示会,下列哪一项成果不适合采用( )
A. 武汉长江大桥 B. 第一辆解放牌汽车
C. 第一架国产喷气式飞机 D. 三峡水利枢纽工程
17、中国同盟会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
A.萍浏醴起义 B.广西起义 C.安庆起义 D.黄花岗起义
18、抗日战争胜利的国内意义是( )
A.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B.世界发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世界发法西斯战争的主要战场
D.对世界发法西斯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的配合作用
19、胡适认为:“五四运动”是一场不幸的政治干扰,它把一个文化运动转变成一个政治运动,使得中国人的“文艺复兴”半途而废。对此解释最恰当的是
A.五四运动遭到了北洋军阀镇压 B.五四运动唤醒了中国社会各阶层
C.五四运动改变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轨迹 D.五四运动体现了爱国奉献的精神
20、下列关于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
A. 20世纪初建立起包括初等、中等、高等三个学程的新式教育体制
B. 京师大学堂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
C. 京师同文馆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等学府
D. 京师大学堂开办后,科举制即刻被废除
2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_________。
22、1911年10月10日,革命党人发动_______,这一年是辛亥年,故称_______。
2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中国迈出了对外开放的步伐,( )年,中央决定在广东、福建两省兴办深圳、( )、汕头、( )4个经济特区,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
24、1895年春,____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的序幕。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迅速传播,出现了邹容的《_______》、陈天华的《猛回头》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
25、1945年4月,中共第___________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延安召开,大会制定了党的政策路线, 并决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和___________作为全党一切工作指针。
26、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成为全国人民学习楷模的解放军好战士是________
27、三民主义的具体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8、1936年12月12日,张学良、杨虎成在西安扣押蒋介石,实行“兵涑”,并通电全国,要求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这就是震惊中外的“__________ ”。
29、1951年,西藏地方政府派出以( )为首代表的代表团到达北京,与中央人民政府谈判。经过谈判,双方达成协议,西藏和平解放,这标志着( )获得了统一。
30、______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______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31、论述中共一大的时间、主要内容及召开的历史意义。
3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
(2)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3)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重要文件———
(4)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
33、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我国百年的屈辱外交,翻开了外交事业的新篇章。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新中国成立后奉行什么外交政策?
(2)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中“中国的声音”有哪些?这些声音是由哪位伟人代表中国政府发出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始以新的角色登上国际政治舞台指什么?发生在哪一年?
(4)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取得辉煌的外交成就的原因是什么?
34、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探索抗争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面是中国近代两个条约的部分内容
A.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常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割香港岛给英国……
B.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与诸国仇敌”组织,违者处死;各省官员必须保护外国人的安全,否则即行革职,永不叙用……
(1)材料一中A出自哪一不平等条约?试分析划线部分对中国队危害。B条款出自哪一条约?该条约的签订对中国有何影响?
材料二 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为以后的中国人民革命斗争打开了道路。
——《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一次具有巨大革命意义的历史变革”?
材料三 “誓死力争,还我青岛”、“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取消“二十一条”。
(3)材料三是哪一运动的口号?请你说出这一运动的标志性意义。
(4)说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有何积极影响?中共七大确立的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