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2021年5月22日,中国工程院院士、“共和国勋章”获得者、“世界杂交水稻之父”在湖南长沙逝世。这位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袁隆平

B.杨利伟

C.屠呦呦

D.钱学森

2、龚自珍是晚清首倡新疆建省的思想家,他这一主张最终得以实现是在( )

A.1840年

B.1860年

C.1884年

D.1895年

3、“北大营两侧,暴虐的中国军队,破坏我南满铁路,袭击我守备军。”日军以电报中这一伪造的情节为借口,发动了

A.甲午中日战争 B.七七事变 C.九一八事变 D.太平洋战争

4、“吃面不搁酱,炮打交民巷。吃面不搁卤,炮打英国府。吃面不搁醋,炮打西什库。”这首民谣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义和团运动 B.收复新疆 C.甲午中日战争 D.鸦片战争

5、中共十九大召开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和( )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A. 美好生活不均衡

B. 幸福生活不平衡

C. 美好生活不充分

D. 美好生活不平衡不充分

6、毛泽东创建的第一个革命根据地是(     

A.鄂豫皖根据地

B.井冈山根据地

C.湘赣边根据地

D.延安

7、善绘花鸟草虫,画法上工笔、写意兼长,造诣精深近代画家是

A.齐白石

B.聂耳

C.冼星海

D.徐悲鸿

8、太平天国建立后,洪秀全在永安分封诸王,其中石达开被封为

A.东王

B.西王

C.北王

D.翼王

9、为了感受艰苦创业年代的民族精神,我们获得焦裕禄、王进喜等英雄人物的相关资料不可能

A. 查阅报刊

B. 采访英雄本人

C. 访谈长辈

D. 参观纪念馆

10、为战胜1959~1961年我国国民经济出现的严重困难,党和政府采取的措施是

A.提出“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B.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改造

C.协调与苏联政府的关系

D.对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11、6月26日是“国际禁毒日”,某校开展禁毒宣讲。以下能列入宣讲的是(     

A.林则徐虎门销烟

B.李鸿章兴办洋务

C.邓世昌黄海御敌

D.聂士成保卫天津

12、京师大学堂的设立与下列那位皇帝有关( )。

A. 光绪帝   B. 道光帝   C. 同治帝   D. 宣统帝

 

13、1950年6月后,美国严重威胁我国安全的侵略活动包括(  

①美军飞机轰炸扫射我国东北边境城市②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③美国人克拉克在朝鲜战争停战协定上签字④美军越过“三八线”直迫朝中边境。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4、“毛泽东在这里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道路。从这个意义上说,这里孕育了中国革命,被称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上述评论中的“这里”是

A.南昌 B.井冈山 C.瑞金 D.卢沟桥

15、确立邓小平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分别是

A.中共十二大和中共十九大

B.中共十五大和中共十九大

C.中共十三大和中共十五大

D.中共十五大和中共十八大

16、1957年,一位外国专家参观西安时,获悉人口从解放初不足50万增加到150万。在访问已建成的六家国营纺织厂中的一家时,他得知“该厂使用的每一件机器都是中国自造的”。他由此感到这座古城“重新兴盛起来了”。这说明(     

A.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已全面展开

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已建立

C.西安成为内地较早的开放城市

D.“一五”计划初步改变社会面貌

17、比欧洲中世纪的制度还要黑暗的封建农奴制度已经在雪域高原上延续了上千年。经过长期的斗争和工作,终于挫败了美英等国家阻挠谈判的阴谋。以阿沛·阿旺晋美为首席代表的地方政府代表团,终于在1951年4月下旬抵京谈判。上述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抗美援朝战争

B.西藏和平解放

C.土地改革运动

D.新中国的成立

18、《清议报》在第16册发表的时政评论中说:“岂不知寡不可敌众,弱不可敌强哉!然处于爱国之心,忍之无可忍,故冒万死以一敌八,冀国民之有排外自立之一日也。”其评论的是

A. 太平天国运动   B. 洋务运动   C. 义和团运动   D. 五四运动

19、武汉长江大桥是武汉市的标志性建筑,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桥”。这一建筑成就完成于(       

A.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C.“文化大革命”时期

D.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20、下图为油画《毛主席在井冈山》,反映了毛主席思考中国革命道路的历史场景。他当时思考的是

A.如何尽快建立新统一战线

B.如何打倒军阀,结束割据

C.如何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

D.如何把日本帝国主义驱逐出中国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它坚持斗争了14年,沉重的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谱写了中国近代史上的壮烈的一章;19世纪末兴起的________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

22、新中国成立后,___________是第一个宣布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并为中国一五计划建设提供帮助的国家。而___________采取敌视态度,纠集联合国军入侵朝鲜、干涉中国内政。

23、天京陷落:1862年,湘军围困天京,太平军最终未能解除威胁;1864年夏,________病逝,湘军冲入城内。________的陷落,标志着太平天国农民运动的失败。

24、实行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对改革开放中出现的___________问题,提出“在中国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坚持___________”。

25、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中国,遭遇了外国列强的一次次侵略,同时,先进的中国人也对中国近代化进行了一次次的探索。请结合课本相关内容,完成表格。

探索活动

代表人物(只写一人)

思想、口号等

 

李鸿章等

 

 

 

维新变法思想

辛亥革命

 

 

 

陈独秀等

 

 

26、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交通运输建设取得很大成就,新建宝成、鹰厦等铁路30余条,川藏公路、______、新藏公路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______年,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

27、中英两国政府于1984年12月正式签署联合声明,宣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将于______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______年12月19日午夜至20日凌晨,中葡两国政府在澳门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中国正式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

28、请写出下面图片中的人物的名字和他们的美称。

1)图1:姓名:   ;美称:

2)图2:姓名:   ;美称:

3)图3:姓名:   ;美称:

(4)学习他们的什么精神?

 

29、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共产党确立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到______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021年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宣布,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______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30、1945年8月,毛泽东在___________ 等人陪同下,到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达成和平建国的___________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简答题,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近代以来中国思想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必然选择。请回答下列问题:

(1)五四运动之后,哪一理论的广泛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最早在中国传播这一理论的革命家是谁?

(2)中国共产党诞生的标志是什么?其诞生有何历史意义?

(3)哪一事件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红军战略转移指的是什么?哪一会议成为了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的是哪一次会议?这次会议确立的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32、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奋斗的历史是一个政党逐步走向成熟的发展史。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探索历程,探究下列问题。

(1)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我国的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向什么转变?标志着什么制度在我国建立?

(2)改革开放先从农村开始,率先实行改革的是安徽的什么地方?城市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在哪一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该理论是谁提出的?在中共十九大上提出新时代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4)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中国梦”的内涵是什么?

(5)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中学生应该做些什么?

33、中国近代史既是一部列强侵华史,又是一部中国人民的抗争与探索史。根据提示信息,写出列强侵华战争与签订条约所产生的影响。

(1)鸦片战争《南京条约》。

(2)第二次鸦片战争《北京条约》。

(3)甲午中日战争《马关条约》。

(4)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丑条约》。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

——习近平在瞻仰一大会址、南湖红船时的讲话(2017.10.31)

材料二  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江西南昌领导发动了震惊寰宇的南昌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开始了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的革命征程。……在南昌起义中孕育而生的八一精神,上承马克思列宁主义,下启井冈山精神、苏区精神、长征精神等革命精神,是激励党和人民坚定信念、继续奋斗的磅礴力量。

——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材料三 江西民谣:“日头一出红又红,朱德来会毛泽东;两军会师力量大,革命一定会成功!”

材料四 一位美国记者赞叹道:“每一场革命都有它自身的传奇,毛泽东率领数万工农红军所完成的战略转移,就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伟大传奇。”

(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我们党从这里诞生”指的是哪一年?诞生时“我们党”的“梦想”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概括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朱德来会毛泽东”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

(4)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战略转移” 指的是什么历史事件?“战略转移”的胜利有什么重大历史意义?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