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0年底,我国共参加了140多个政府间国际组织,缔结了350多项多边条约,累计派出参加联合国维和官兵和警察数万人次。我国积极参与反恐、防扩散和应对气候变化、金融危机、能源安全等领域的国际合作。这反映出新时期我国外交的格局是( )
A.与世界大国的关系不断发展
B.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
C.经济外交取得丰硕成果
D.同发展中国家关系更加巩固
2、1912年6月1日《大公报》载:“革命巨子,多由海外归来,草冠革履,呢服羽衣,已成惯常;喜用外货,亦不足异。无如政界中人,互相效法,以为非此不能侧身新人物之列。”这从根本上说明了
A.盲目效法成为当时报界的笑话
B.辛亥革命推动了西装革履的流行
C.政治运动推动了社会生活的嬗变
D.西装革履成为革命与否的重要标志
3、日本占领东北后,又将侵略的魔爪伸向华北。严峻的形势使北平的学生们痛感“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于是,青年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掀起了
A.义和团运动 B.五四运动 C.一二·九运动 D.华北自治运动
4、下列人物与西安事变有关的是( )
A.左宗棠 B.曾国藩 C.张学良 D.张謇
5、下图展现了1928年朱德率领部队和毛泽东领导的工农革命军会师的情景。他们胜利会师的地点是
A.南昌 B.三湾 C.文家市 D.井冈山
6、近代史上某条约规定:“长江一带各口,英商船只俱可通商……准将至汉口溯流至海各地,选择不逾三口,准为英船进出货物通商之区。”该条约是( )
A.《南京条约》 B.《黄埔条约》
C.《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
7、孙中山曾指出:“今日共和告成,措施自由,产业勃兴,盖可预卜。然不可不防一种流弊,即资本家将从此以出是也。”习近平则提出了新时代“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位一体”发展目标,他们共同主张
A.重视公有经济,反对私人资本
B.发展社会经济,倡导社会公平
C.倡导市场经济,实现共同富裕
D.抓住历史机遇,大力发展生产
8、曾有媒体以《海南成中国深化改革开放新窗口》为题进行报道。海南岛属于我国在对外开放进程中设立的( )
A.经济特区
B.沿海开放城市
C.沿海开放区
D.沿海经济开发区
9、下表中不同身份职工人数变化的原因是
时间 | 全民所有制职工 | 公私合营制职工 | 私营 职工 |
1952年 | 1080万 | 26万 | 367万 |
1957年 | 2103万 | 346万 | 2.5万 |
A.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B.三大改造的实行
C.大跃进运动的展开
D.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
10、1905年,孙中山明确提出要“集中力量”,“召集同志,合成大团”。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他“合成”的“大团”是( )
A.兴中会
B.光复会
C.同盟会
D.华兴会
11、如表记录了新中国初期农村土地和人口关系的变化。表中数据的变化体现了
内容 | 1950 年(%) | 1953 年(%) |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人口比重 | 土地占有比重 | |
贫农、中农 | 85.5 | 45.2 | 92.1 | 91.4 |
富农、地主 | 14.5 | 54.8 | 7.9 | 8.6 |
A.小农经济的发展
B.农业合作社普遍建立
C.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施
D.土地所有制变迁
12、读表,提炼反映的主题( )
时间 | 1980年 | 1984年 | 1990年 | 2001年 |
事件 | 成立四个经济特区 | 开放14个沿海城市 | 上海浦东开发区成立 | 加入世贸组织 |
A.实行经济体制改革
B.实行对外开放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规划中国梦宏伟蓝图
13、据统计,1953年农民的购买力比1949年增长111%,平均每户消费品购买力增长一倍;1953年同1950年相比,农民留用粮食增长28.2%,其中生活用粮食增长8.6%。可见,土地改革完成
A.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水平
B.促进了农村文化的发展
C.废除了封建土地所有制
D.扫清了工业发展的障碍
14、《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所提出的主张都没有实现,关键原因是
A.它们都是保守落后的思想主张
B.太平天国政权一直在迎战强敌
C.爆发了天京事变
D.脱离了当时的社会实际
15、《马关条约》的危害中,使外国侵略势力深入中国内地的是
A.开放重庆 B.割占台湾 C.巨额赔款 D.开设工厂
16、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有如下描述:“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下列关于该书及所引材料的解读,最恰当的是
A. 作者描写的是一个精神不健康的狂人
B. 作者喜欢看历史书,并且看书比较仔细
C. 估计该书成于五四运动以后
D. 用白话文抨击封建礼教
17、深度贫困地区的区域发展是精准扶贫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精准扶贫的要求,加大对集中连片特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的政策支持和财政投入,防止出现贫困“死角”。材料体现了“四个全面”中的哪一项内容( )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深化改革
C.全面依法治国
D.全面从严治党
18、我国是由56个民族组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形成了 的关系( )
A. 相互独立、互不干涉 B. 相互依存、不可分离
C. 相互对立、各自发展 D. 大杂居、小聚居
19、“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有一个世界奇迹。这个奇迹叫圆明园。……一个几乎是超人的民族的想象力所能产生的成就尽在于此。……有一天,两个来自欧洲的强盗闯进了圆明园。一个强盗洗劫财物,另一个强盗放火。”这“两个强盗”是( )
A.英国和美国 B.法国和俄国 C.英国和法国 D.美国和俄国
20、著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写道:“《南京条约》签订后十年,感到更不满意的不是战败国而是战胜国。”列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根本原因是
A.使鸦片贸易合法化
B.获得更多赔款
C.让外国使节进驻北京
D.为了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1、秦灭六国以后还统一了文字,把____________作为全国规范文字,后来又推广笔画更为简单的__________。
22、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___。
23、列强罪行:1900年8月,八国联军攻占________后,采取了报复性的屠杀、劫掠,充分暴露了侵略者的凶恶本质。
24、1915年,陈独秀在《青年杂志》上发表《________》一文,正式吹响新文化运动的号角;1947年颁布的《________》则是解放区土地改革的文献依据。
25、背景: 希望通过和平的方式早日实现共和。
26、______年,我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____________年,我国对澳门恢复行使主权。
27、著名战地记者魏巍把____称为“最可爱的人”。
28、鸦片战争使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了。
错误: 订正:
29、确立邓小平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的会议是___________,召开时间___________年。
30、中国同盟会的政治纲领是“驱逐鞑虏,______,______,平均地权”。
31、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五四精神)
(1)五四精神是一种不屈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试举五四运动的史实一例说明五四精神的具体表现。
(红船精神)
(2)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就焕然一新了。标志中国共产党诞生的会议是什么?
(长征精神)
(3)长征途中召开的哪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毛泽东指挥红军跳出敌人重重包围的军事行动是什么?
(延安精神)
(4)延安是抗战时期敌后战场的战略总后方和神经中枢。1940年,哪次大规模战役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写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实践相统一的思想理论名称。
(学习感悟)
(5)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传承中国精神?
3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全中国的空前统一,受几千年封建统治和一百多年帝国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获得解放,从而成为中华大地这块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的真正主人。这是翻天覆地的大事变。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新闻网《中国人从此站立起来了》
材料二:我们不出兵让敌人压至鸭绿江边,国内国际反动气焰增高,则对各方都不利,首先是对东北更不利,整个东北边防军将被吸住,南满电力将被控制…总之,我们认为应当参战,必须参战。
——毛泽东《中国人民志愿军应当和必须入朝参战》
材料三:地主兼营的工商业及其直接用于经营工商业的土地和财产,不得没收。不得因没收封建的土地财产而侵犯工商业。富农所有之出租的小量土地,亦予保留不动;但在某些特殊地区,经省以上人民政府的批准,征收其出租土地的一部或全部。半地主式的富农出租大量土地,超过其自耕和雇人耕种的土地数量者,应征收其出租的土地。富农租入的土地应与其出租的土地相抵计算。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如何理解材料一中“这是翻天覆地的大事变”?新中国成立后为现固新生的人民政权,采取了哪些指施?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的必要性。并指出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有何意义?
(3)根据材料三,概括土地改革运动推行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土地改革运动对我国社会产生了什么作用?
33、阅读下列材料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条道路来之不易,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多年的持续探索中走出来的,是在对近代以来170多年中华民族发展历程的深刻总结中走出来的,是在对中华民族5000多年悠久文明的传承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我们创造了伟大的中华文明,我们也能够继续拓展和走好适合中国国情的发展道路。全国各族人民一定要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坚定不移沿着正确的中国道路奋勇前进。”
摘自2013年3月17日《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人大闭幕会上的讲话》
请回答:
(1)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步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党有采取了什么措施?
(2)中国道路来之不易。在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时期走了许多弯路后,一次重要的会议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做了重大转折。这是哪次会议?工作重点作了什么转折?
(3)中华民族是具有非凡创造力的民族。比如:国防科技上,我国研制出原子弹、氢弹。被誉为“两弹元勋”的谁?从他身上,你能学习到什么精神?
(4)请指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指哪些?
34、在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建设中国式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探索常久常新,最终形成了丰富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体系。阅读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1)邓小平在中国共产党的十二大上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什么著名理论?
(2)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上用科学理论创造性地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这一科学理论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的十七大上,胡锦涛又提出了关于发展的什么科学论断?
(3)在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九次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什么?
(4)新形势下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总方略是什么?请你为以上四幅图片拟一个共同的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