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摄影家们斟酌着光和影,摄出称心满意的照片。
B.他架子很大,无论走到哪儿,周围都簇拥着一群人。
C.他总是怀着诚惶诚恐的心情,小心翼翼地处理一切事务。
D.经过数月的修缮,佛寺已整修完毕,整座庙宇看上去古朴庄严、惟妙惟肖。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美方代表在解决中美贸易问题时毫无诚意,每次总是虚与委蛇,顾左右而言他。
B. 同学们在学习上想取得进步,与其投机取巧,毋宁脚踏实地,勤学苦练,终能成正果。
C. 对经典的随意篡改,对历史的肆意穿越,大而言之就是对中国千年文明的亵渎。
D. 这些具有奉献精神的年轻人响应国家号召,见异思迁,毅然优越条件,扎根西部建功立业。
3、下列句中加点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不是) 乘奔御风(飞奔的马)
B. 四时俱备(四季) 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同)
C. 任意东西(向东向西) 经纶世务者(筹划、治理)
D. 念无与为乐者(思念) 良多趣味(甚,很)
4、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组是( )
A.择菜/选择 甲胄/暴风骤雨 从容不迫/杂草丛生
B.铺砌/彻底 劲敌/遒劲有力 和颜悦色/随声附和
C.记载/载体 沉湎/缅怀先烈 潜滋暗长/深入浅出
D.俯瞰/看护 着凉/不着边际 同舟共济/人才济济
5、品读下面的唐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6、默写古诗文。
(1)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
(2)黑云压城城欲摧,_______。角声满天秋色里,__________________。(李贺《雁门太守行》)
(3)常有高猿长啸,___________,空谷传响,哀转久绝。(郦道元《三峡》)
(4) _______,_______。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5)仿佛梦魂归帝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李清照《渔家傲》)
(6)“诗言志”就是用诗表达内心的思想感情,这也是中国古代大多数诗人的共同认知。如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借花草表达对早春的喜爱之情;陶渊明《饮酒·其五》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抒发了自己悠然自得和超脱物外的自在旷达。
7、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林冲将引妻小并使女锦儿,也转出廊下来。只见智深提着铁禅杖,引着那二三十个破落户,大踏步抢入庙来。林冲见了,叫道:“师兄,那里去?”智深道:“我来帮你厮打!”林冲道:“原来是本官高太尉的衙内,不认得荆妇,一时间无礼。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只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智深道:“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俺若撞见那撮鸟时,且教他吃洒家三百禅杖了去。”林冲见智深醉了,便道:“师兄说得是。林冲一时被众人劝了,权且饶他。”智深道:“但有事时,便来唤洒家与你去。”
上面的文段选自《水浒传》,作者是________,这本书主要写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条好汉在梁山泊聚义的故事,以上文段所在章回的回目名是:___:
①花和尚倒拔垂杨柳,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②林教头刺配沧州道,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③柴进门招天下客,林冲棒打洪教头;
④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水浒传》中鲁智深的形象深入人心。从选段内容来看他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的人。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一个走运的人
秦文君
①在我家附近的一个路口,有一株高大茂密的香樟树,粗大苍劲的树干,四面伸长的枝叶,昭示这是一株历经沧桑的百年古树,香樟树的清幽常引人驻足。
②香樟树下卧着一个小小的杂货铺。小商铺出售一些糖果、烟草之类的小东西,那些瓶瓶罐罐上没有一点积尘。
③女店主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女子,她最喜欢说的一句话是:“真走运啊!”
④女店主总是端坐在那里,含笑着招呼客人。闲下来时,她就低下头用丝线编织些小饰物,诸如手链啦、发带啦,随后就挂在店里,有谁喜欢就买走。
⑤最初,我到她的店里,就被她编的一个精巧的笔袋所吸引,淡绿色的,像很娇嫩的草。
⑥“这笔袋就像春的颜色。”我说,“特别美。”
⑦“我真走运,”她的眼里漾起了春光,“遇到了一个知道我心思的人。”
⑧她见我喜欢,随即从桌子下面拿出她编的各种小饰物,我惊讶地发现,整个世界都在她的手上呢:天空的云朵,海上的浪花,草原的骏马,还有那永远开不败的四季花。
⑨我买下了笔袋,也牢牢地记住了这位制作者,也许是受到了她友好的对待,也许是她单纯的眼神,也许是她那句“真走运啊”。
⑩我常会顺道去看看那家杂货店,有时买些东西,有时只是看看。因为在我的生活圈里很少有人认为自己很幸福。有些人在外人看来已经过得相当不错了,但他们本人总觉得还缺点什么,远远谈不上“走运”。
⑪可这店主,多么平凡。她终日坐着,等待人们的光顾,还得一张一张抚平那些乱糟糟的零钱。但就是这个人,每天穿着得体的衣裳,还把头发梳得漂漂亮亮。
⑫有一天中午,我路过后门口,她正在吃午饭,就着开水吃一只大大的糯米团。看见我她笑笑,又说自己真走运,吃到了香甜的团子。
⑬“你该到对面的店里吃一碗热面。”我说,“那才舒服。”可她说,那团子可不是普通的东西,是她的一位老顾客亲手蒸的。那老太太已经八十多岁了,非常健康,还能爬山呢。
⑭“我有这样的朋友,”店主说,“真走运。”
⑮还有一次,我到店里买了她编的发卡,绾头发用的,我说去爬黄山时,用它来盘头发。
⑯她让我归来时替她带一张黄山的风景照。她又说:“真走运啊!”像是恭喜我,又像是在说她分享了这个“走运”。
⑰归来后,我如约前去把我拍摄的最好的一张照片带给她。我还怂恿她,哪天请人照看一下杂货铺,亲自爬上黄山。“有缆车吗?”她问,“真的有?和我想的一样,真幸运啊,要有一天我也能去看看就好了!”
⑱“不必坐缆车,慢慢往上攀,爬上天都峰!”我说。
⑲“是啊!是啊!”她微笑着,沉醉着,“我梦到过。”
⑳后来我搬了住处,好久没有去店里。有一天,我忽然想念起她来,便匆匆赶去。
㉑可到了那,香樟树依旧挺立,却不见了小商铺,也不见了女店主,只有石凳上一住八十多岁的老太太!我惊诧极了,连忙上前打听,老太太说:“搬迁了。”
㉒“那您知道女店主去哪儿了吗?”“不知道。”老太太浑浊的眼里一片黯淡。
㉓“不容易呀,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
㉔“谁?”“女店主啊,你不知道?”我瞪大眼睛,张着嘴却说不上话。原来她是个不能行走的女子!她是坐在特制的轮椅上看管小店的!而我,由于她阳光一样的笑容,却从没在意她缺少什么,还怂恿她去登黄山……
㉕一瞬间,歉疚与失落漫上心头。或许今生再难相见了!
㉖夕阳中,历尽沧桑的香樟树依旧高峻挺拔,依旧香远益清,淡淡的幽香沁入心脾。抬头间,那灿烂的笑容似在眼前……
【1】小说围绕“我”与女店主的交往,写了四件事。请概括其中两件事。
第一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件事:女店主开心知足地把八十多岁的老太太送来的糯米团当午饭。
第三件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四件事:“我”送照片给女店主,并怂恿她去登黄山。
【2】小说中,“我”到最后才知道女店主是一个下肢瘫痪的女子,其实前文已经多处埋下伏笔,请找出其中的两处。
【3】小说中的女店主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具体内容简要分析。
【4】有人认为“香樟树下”也可作为本文的标题,你喜欢哪个标题?请说明理由。
9、从下面两个作文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一篇作文。
(1)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桥。有石桥、天桥、铁路桥,有廊桥、花桥、九曲桥,有“心桥”“鹊桥”“智慧之桥”“财富之桥”……这一道道风景,或演绎感人的故事,或倾诉难忘的情思,或蕴含深刻的哲理……
请以“桥”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50字的文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2)不管是生活在喧闹的都市,还是宁静的乡村,每个人对大自然都会怀有浓浓的依恋之情。某一次走进自然的行动,会给你留下难忘的记忆:也许是观赏万顷碧波,也许是留意田间小路,也许是仰望当空皓月,也许是谛听枝头鸟鸣,也许是醉心校园美景,也许是流连名胜古迹……总之,大自然的美妙总会让你沉浸其中,心醉神迷。
请以“_______________ 让我陶醉”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根据上述提示,在横线上填上相应内容,补全题目;(2)重点突出,能写出所描写对象的特点;(3)不少于6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