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图两幅图片共同体现的时代主题是
A.反抗外来侵略
B.进行三大改造
C.发展国民经济
D.巩固新生政权
2、孙中山颁布的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文件是
A.《革命军》
B.《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宪法》
3、以下资料可以作为研究虎门销烟的第一手史料的是( )
A.虎门销烟池遗址
B.虎门销烟浮雕
C.电影《林则徐》(1959年)
D.[英]蓝诗玲著《鸦片战争》(2015年)
4、“喜马拉雅山再高也有顶,雅鲁藏布江再长也有源,藏族人民再苦也有边,共产党来了苦变甜”,歌词中西藏人民“苦变甜”的历史始于
A.青藏铁路的修建
B.开国大典的举行
C.西藏地区的和平解放
D.西藏自治区成立
5、毛泽东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材料中反映出新中国成立后存在什么问题?( )
A.对我国建设十分悲观
B.我国工业基础十分薄弱
C.我国工农业发展不平衡
D.人民生活亟待改善
6、国民革命军北伐的主要对象是( )
①张作霖②袁世凯③孙传芳④吴佩孚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7、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圆明园为皇帝夏季离宫,首先被联军掠夺,次被下令焚毁。”这里的“联军”是( )
A.英美联军
B.俄日联军
C.英法联军
D.八国联军
8、近代历史上,第一次提出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的是
A.《天朝田亩制度》
B.《公车上书》
C.《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D.《中华民国约法》
9、他们的斗争“为适合中国社会需要的新思潮,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材料认为这场运动( )
A.打击了帝国主义的统治 B.有利于马克思主义传播
C.继承了辛亥革命的遗志 D.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10、导致西方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事件是
A.签订《(马关条约》
B.签订《北京条约》
C.三国干涉还辽
D.签订《辛丑条约》
11、辛亥革命最突出的历史功绩是( )
A. 推翻了清王朝 B. 结束了封建君主专制统治
C. 建立了中华民国 D. 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2、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对中国革命的影响非常之大。其重要影响在于( )
A.推动了全国革命运动的发展
B.标志着中国共产党在政治上开始走向成熟
C.开启了人们思想解放的闸门
D.为实现中国的光明前途准备了条件
13、将下列事件与其对应的内容或意义连接,正确的是
①从组织上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②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③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
a.南昌起义 b.古田会议 c.三湾改编
A.①——a②——c③——b
B.①——b②——c③——a
C.①——c②——b③——a
D.①——c②——a③——b
14、小名在一次练习中把下列选项连在了一起,其中错误的是( )
A.中共一大——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B.中共二大——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C.长征胜利——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本力量
D.三大战役——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
15、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成为帝国主义的“守土官长”。这种历史现象出现在( )
A. 《南京条约》签订后 B.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C. 《马关条约》签订后 D. 《辛丑条约》签订后
16、“背负国耻家仇东北易帜无愧少帅风范,肩当民族大义西安举事堪称中华英雄。”称赞的历史人物是
A. 孙中山 B. 李宗仁 C. 叶挺 D. 张学良
17、抓住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与“创建人民军队的开始”“军旗升起的地方”这两个关键词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南昌起义
B.遵义会议
C.辛亥革命
D.黄埔军校的建立
18、刘少奇在某次政协会议上指出:“这是目前时期全国人民的大宪章。它是如此坚定明确,清楚地指出了哪些事是应该做而且必须做的,哪些事是不应该而且不允许做的。”被刘少奇称为“大宪章”起临时宪法作用的是( )
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C.《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19、下图漫画《奔向社会主义》生动反映了新中国初期的经济建设。与漫画信息直接相关的是
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B.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现
C.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
20、“试问今日时局如此,国势如此,若仍以不练之兵,有限之饷,士无实学,工无良师,强弱相形,贫富悬绝,其真能制梃以挞坚甲利兵乎?——光绪帝(1898年6月11日)”上述材料和下列哪一事件有关: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21、【砥砺前行·实现梦想】党的十五大首次提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2021年7月1日,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宣布,我国已经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即________。
22、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会议。
(1)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 )
(2)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进行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旗帜———( )
(3)阐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指出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
(4)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作为指引全党前进的旗帜—————( )
(5)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写进宪法———( )
23、“废两千年帝制,首义归功先行者”。其中“先行者”是指________。武昌起义胜利后,各省纷纷响应,到11月下旬,全国已有一半以上的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________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这次革命为“辛亥革命”。
24、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或事件
(1)标志着祖国大陆统一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1950年10月,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的司令员是____________
(3)标志着我国存在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被彻底摧毁的事件是__________
(4)标志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事件是______________
25、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总部在____________的指挥下,组织一百多个团,对日军发动了一场大规模进攻,史称“百团大战”
26、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特点:121页最后一段
落后原因:民族工业受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的压迫。
27、1872年创办于上海的_________,是近代中国最大的报业集团。
28、经过:________年6月,日军集结40多万兵力进攻武汉。为了保卫大武汉,中国军队共部署约100万人参战,并在江西________重创日军。
29、(1)1842年8月,清政府被迫与_______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1864年夏,天京陷落,标志着轰轰烈烈的_______农民运动失败。
(2)1875年,清政府任命左宗棠为钦差大臣,督办新疆事务。_______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_______年,中日甲午战争爆发。
(3)_______的成立,使全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有了一个统一的领导和明确的奋斗目标;1911年10月10日,_______起义爆发。
(4)1912年3月,_______以临时大总统的名义颁布了《中华民国临时约法》;1915年底,_______、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伐袁世凯复辟帝制。
(5)1918年鲁迅发表白话小说_________,以新文学的形式深刻揭露了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_______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开幕。
30、《马关条约》中规定:割辽东半岛、_________全岛及所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31、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经历了哪几次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
32、外交是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政治活动。请结合中国现代外交发展年代尺提示的图文信息,回答问题。
(1)"独立自主"的新中国提出的外交政策和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2)分别写出 1972 年中美、中日"越洋握手"的史实。
(3)写出1999年"洗雪国耻"的史实? "金砖会晤"反映出中国怎样的外交布局?
(4)回顾中国现代外交的发展历程,你有什么感悟?
33、学过现代史,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做个题为《现代北京足迹》的探究活动。下面是同学们整理出来的图片,请你帮助他们完成问题。
(1)图一中心人物是谁?他向世界宣告了什么?
(2)图二中心人物是谁?请列出会议召开的时间。
(3)图三反映了什么重大事件?这一事件的成功举办说明了什么?
(4)看了上面三幅图片后你有什么感悟?
34、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从 1840 年开始,中国屡遭西方列强的欺凌,被迫签 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禁烟运动)“给了我们一个战争的机会……可以使我们终于乘战胜之余威,提出我们自己的条件,强迫中国接受。”
——《安得鲁·韩德森致拉本特函》
(1)材料一中给了英军战争机会的是什么事件?英军想让中国接受的条件是什么?
材料二 “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纽约时报》(1895 年)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纽约时报》是针对什么事件作出上述评论?
材料三 漫画《扯线木偶》
(3)哪个条约中的哪项内容导致中国出现了材料三中的现象?此后中国社会性质发 生了怎样的变化?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对你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