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靖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矗立在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是为纪念中国代以来为反对内外敌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自由幸福而牺牲的人民英雄们而建立的,碑的基座四周镶有十块巨幅汉白玉浮雕,其中第一块内容就是“虎门销烟”。其主要原因在于虎门销烟

A.沉重打击了英国走私鸦片的奸商

B.由民族英雄林则徐领导并有效禁烟

C.显示了中华民族反侵略的坚强意志

D.鸦片战争的直接原因

2、青岛市某中学学习小组在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资料。据此可知,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中国局部抗战开始

B.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

C.抗战进入相持阶段

D.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

3、某班学生在学习某主题时,查找了相关的内容“1956年仿制成功歼5型歼击机,”“1966年组建第二炮兵部队”“2012年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付海军”……他们研究的主题是

A. 国防建设

B. 人民空军建设

C. 建国初期外交建设

D. 建国初期海军发展

4、1895年,在北京应试的各省举人1300人,联名上书光绪帝,请求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由此揭开了戊戌变法的序幕。“公车上书”的发生与下列哪一事件的直接触动有关

A.鸦片战争中国战败

B.慈禧太后发动政变

C.《马关条约》的签订

D.清政府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5、慈禧太后对列强表示要“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这实质上反映了()

A.慈禧太后与列强在长期交往中结下了深厚的友谊

B.慈禧太后为了个人利益,置国家、民族利益于不顾

C.清政府已经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D.中国地大物博,慈禧太后作为统治者慷慨大方

6、中国第一个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者是( )

A.陈独秀

B.毛泽东

C.董必武

D.李达

7、在科举的道路上屡屡失败的洪秀全,于1843年创立“拜上帝会”。下图所示是他领导发动的武装起义的浮雕。下列与此相关的是

金田起义浮雕

A.大泽乡起义

B.明末农民起义

C.太平天国运动

D.义和团运动

8、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国成功研制了中近程和中程战略火箭。1980年,新研制的固体潜地战略导弹水下发射成功。1989年,国家邮政以“□□□□﹣﹣火箭腾飞”为题发行了一套邮票(见下图)下列哪一选项填入“□□□□”中是最适合的(  )

A.生物工程

B.国防建设

C.产业结构

D.政治体制

9、下表反映北洋军阀统治的特点是(     

人物

大致执政时间

袁世凯

1912.3-1916.6

黎元洪

1916.6-1917.7

冯国璋

1917.7-1918.10

徐世昌

1918.10-1922.6

黎元洪

1922.6-1923.10

曹锟

1923.10—1924.11

段祺瑞

1924.11-1926.4

张作霖

1927.6-1928.6

A.军事独裁

B.政局动荡

C.社会黑暗

D.民生凋敝

10、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创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两条道路的共同点是

A.照搬苏俄苏联模式

B.始终立足中国国情

C.坚持“工农武装割据”

D.不断增强企业活力

11、太平天国运动的发起地在

A.广东

B.广西

C.云南

D.贵州

12、奕䜣等人认为,只要在封建制度中加进一些西洋先进技术,就可以镇压人民的反抗,封建统治便可以长治久安。由此可见,洋务派筹办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B.抵制外国经济侵略

C.维护清政府统治

D.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

 

13、对历史史实进行比较,是提高学习效果的一种方式。《南京条约》与《马关条约》相比,内容都涉及(     

①割地   ②赔款   ③开埠通商   ④投资办厂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4、标志着近代中国民族危机开始和全面加深的条约是 ( )

A. 《南京条约》   中俄《北京条约》   B. 中俄《北京条约》 《马关条约》

C. 《马关条约》   《辛丑条约》   D. 《南京条约》   《辛丑条约》

 

15、根据学习专题归纳梳理历史事件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反映了(     

中共十五大与邓小平理论

中共十六大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中共十八大与科学发展观

中共十九大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A.中国社会主义法治的建设与完善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建立与发展

C.新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完善

D.中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建立与发展

16、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下表“?”处对应的英雄人物是

英雄

林则徐

邓世昌

事件

虎门销烟

黄海大战

东北抗日游击战

A.杨靖宇

B.赵登禹

C.李宗仁

D.左权

17、1978年《人民日报》发表文章开始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关于这场讨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这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

B.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它为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理论基础

D.它肯定了“两个凡是”的正确观点

18、“到1959年,北京同仁堂制药厂的职工人数由1948年190人增加到539人,产值由16万元增加到1251.9万元,增长了78.3倍;密制丸药由140万丸增加到6864.2万丸,增长了49倍。”材料表明(     

A.土地改革解放了生产力

B.“一五”计划优先发展医药业

C.我国已成为制药业大国

D.公私合营解放了企业生产力

19、1942年,你参加了八路军对日军的反“扫荡”作战。在反“扫荡”作战中血洒疆场的八路军副参谋长是(   )

A.左权

B.张自忠

C.佟麟阁

D.姚子青

20、太平天国失败的标志是(

A.天京陷落 B.天京事变 C.安庆陷落 D.北伐失利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_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形成了______制度。该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奠定了基础。

22、_____年起,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行________政策,实现了和平过渡。

23、根据下列会议的主要内容,请列举出会议的名称

(1)制定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会议是   

(2)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促进了会议圆满成功的会议是   

(3)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会议是   

(4)习近平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会议是   

24、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出现的严重失误是“_____”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为克服1959-961年的困难局面,中共中央开始调整国民经济,提出“调整、巩固、 充实、提高”的_____

25、永安建制:洪秀全称“天王”。攻克永安后,洪秀全封________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________为北王,________为翼王。太平天国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26、________年6月,鸦片战争爆发。在双方谈判过程中,英军与1841年强占________

27、五四爱国运动直接原因(导火线)是1919年__________

28、图A人物_____是大庆石油工人,以他为代表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 精神。图B人物_____是我国第一个特等发明奖的获得者,他的杂交水稻技术为解决世界性饥饿问题作出重要贡献。

29、1913年春准备北上组阁的________在上海火车站遇刺身亡。孙中山号召南方各省起来反袁,发动________

30、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其中影响最大的报刊是上海的_____和天津的《国闻报》。《辛丑条约》签订后,国内革命情绪日趋高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得到迅速传播,出现了邹容的《革命军》、_____的《猛回头》和《警示钟》等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著作。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翻开中国近代史,我们可以清晰发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线索,一条是列强的侵略;一条是中国人面对侵略的抗争和探索。而近代化的发展贯穿在整个过程中,显得特别的耀眼。请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近代化的发展与救亡图存始终交织在一起。《马关条约》 签订后,康有为、梁启超等领导了变法维新运动,支持变法的皇帝是谁?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3)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制度近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它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4)新文化运动体现的是中国思想近代化,请写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和口号。

32、简答题:北伐军从珠江流域打到长江流域,震动全国。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说说北伐战争节节取胜的原因。

33、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崇高理想,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为此进行了艰辛探索与不懈努力。请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新中国建国初期,国家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其法律依据是什么?1956年底哪项工作的顺利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

(2)为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改革开放后以小岗村为起点实行了什么制度?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是哪一次会议?

(3)现代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伟人是谁?什么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发展经济、繁荣社会,这是从古至今历史发展的一个永恒的主题。探析近代经济的发展,对今天我们进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此处不足则迁彼处,彼处不足则迁此处……务使天下共享天父上主皇上帝大福,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也。

材料二   上海轮船招商局创立后三年内,外轮损失了1300万两(白银),湖北官办织布局开办后,江南海关每年进口洋布减少了15万匹。

——《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   1912—1918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状况示意图

(1)材料一的内容与哪一文件有关?

(2)材料二中的“轮船招商局”是什么类型的企业?根据材料二分析洋务运动有什么积极作用?

(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行业分布特点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使这一时期中国民族工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近代经济发展的历程对我们今天经济建设有何启示?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