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太平天国运动中,体现了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内容的是( )

A.《天朝田亩制度》 B.《资政新篇》 C.《革命军》 D.《申报》

2、陈独秀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指的是( )

A. 自强与求富   B. 变法与维新   C. 民主与共和   D. 民主与科学

 

3、1953年,彭德怀说:“西方殖民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线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以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反映了( )

A.抗日战争的胜利

B.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C.解放战争的胜利

D.土地革命的完成

4、“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不包括

A.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B.全面协调可持续

C.全面从严治党

D.全面依法治国

5、英国著名香港史专家安德葛在《香港史》中写道:“(林则徐的禁烟计划)以果断及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出击,使得英国人出乎意料,(他们)完全没有想到林则徐会以果断、活力和对中国利益的献身精神来付诸行动。”下列属于林则徐“付诸行动”的是

A.编著《四洲志》 B.禁止中英贸易

C.率军坚守定海 D.虎门销烟

6、下列图片反映了1840年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寻找“出路”的轨迹,有关三幅图片的共同主题,说法正确的是

A.探寻中国近代化的发展道路 B.中国工业化的艰难探索之路

C.尝试民主共和制度曲折之路 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兴起之路

7、不懈的探索是中国近代史的主题之一,下列口号属于新文化运动中提出的是(   )

A. 自强、求富   B. 民族、民权、民生

C. 变法、图强   D. 民主、科学

 

8、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此后,同盟会会员刘道一、黄兴等人陆续发动了萍浏醴起义、黄花岗起义等,得到纷纷响应。这反映了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A.终结了清王朝腐朽统治

B.推动了革命形势的发展

C.使近代化探索由改良到革命

D.使三民主义由理想变为现实

9、大会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博,端正了指导思想,使广大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盛行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中解放出来,在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恢复和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这次大会确立了党在新时期的思想路线是(  

A.以经济建设为中心

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D.平反冤案、纠正错误

10、洋务运动虽然失败了,但是在它探索的三十多年中,也给中国培养了一批军事人才、外交人才、科技人才,这源于哪所学校的贡献( 

A.京师大学堂   B.京师同文馆

C.北京大学   D.京师武馆

11、“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两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在孙中山这篇《讨袁檄文》号召下,1915年底,蔡锷在云南宣告独立,起兵北上讨袁,史称( )

A.北伐战争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护法战争

12、太平天国农民运动失败的标志是( )

A.洪秀全病逝

B.湘军围困天京

C.安庆陷落

D.天京陷落

13、“第二次鸦片战争是鸦片战争的继续”,这种说法的原因不包括(  )

A.作战双方没有变化

B.性质一样

C.原因一脉相承

D.结果大同小异

14、你了解上海的历史吧,下列事件,哪些是在上海发生的?

①最早被迫开放为通商口岸之一

②九一八事变的爆发

③中国共产党成立

④签订《双十协定》

A. ①②

B. ②④

C. ①③

D. ①④

15、翻开《谢觉哉日记》,1921年6月29日有这样一行字:“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借行者润之,赴全国○○○○○之招”。这五个圆圈,谢觉哉后来解释说是“共产主义者”,当时他知道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其中“大事”是指

A. 洋务运动

B. 辛亥革命

C. 五四运动

D. 中共一大

16、清末有一个状元,面对民族危亡,毅然弃官还乡,走“实业救国”之路。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他”。他就是

A.荣宗敬

B.荣德生

C.张謇

D.詹天佑

17、从1953年到2021年,从“一五”计划到“十四五”计划,每一个五年计划,都是一幅治国蓝图。如图中属于“一五”计划主要成就的是

A.

B.

C.

D.

18、1978年,某生产队18户农民私下进行了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个生产队的所在地是(     

A.河南安阳

B.安徽风阳

C.福建厦门

D.广东深圳

19、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经历了四次重要的会议把邓小平理论写进党章,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的是(   

A. 中共十二大   B. 中共十三大   C. 中共十四大   D. 中共十五大

20、某历史公众号准备推送一期以“近代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迁”为主题的资源包。下列各项可以放进主题资源包的有(     

①论文:《“实业救国”为何没能挽救民族危机?》

②电影片段:《阿Q正传》中剪辫子

③图片:《申报》报道京张铁路通车

④文件:《中国土地法大纲》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下列各个阶级领导的重大革命运动:

1农民阶级________________

2资产阶级________________。

 

22、【体制改革·革除弊病】随着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企业有了经营自主权,职工的经济收入与企业经济成果相联系,这就大大调动了企业、职工的积极性。我国城乡出现了经济发展的崭新局面。由此可见,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是心环节是________

23、________期间川藏、青藏、新藏相继通车,密切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24、辽沈、________、平津三大战役,基本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25、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表格填充。

战争

条约

影响

鸦片战争

A______

C______

第二次鸦片战争

《北京条约》

D______

甲午中日战争

B______

E______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辛丑条约》

F______

26、新中国成立后,涌现了一批热爱祖国、艰苦奋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英雄模范。

(1)在上甘岭战役中,用自己的身躯堵住了敌人的机枪射口——

(2)河南兰考县委书记,被称为“党的好干部”——

(3)被誉为“铁人”,有着艰苦创业精神的大庆石油工人——

(4)以公而忘私、乐于助人的螺丝钉精神成为全国人民学习榜样的解放军好战士——

27、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______”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提出“______”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

28、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提出要建立_____体制。

29、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____,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鲁迅的____,深刻解剖了整个民族的精神弱点,成为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

30、我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是(     )。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先驱------

 

32、简述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和主要阵地。

33、八年级《中国历史》下册第三单元主题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请回答:伟大的历史转折是指什么史实?经济体制改革在农村实行什么政策?我国形成了什么样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共十五大确立党的指导思想是什么?中共十八大以来,我国为加快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有何举措?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革命老人吴玉章在自己的回忆文章中写道:“甲午战败的消息使全中国为之震动。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的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

材料二:甲午战后,康有为等人起草了一份万人请愿书,尖锐地中明:“使(假使)前此而能变法,则可以无今日之祸,倘使今日而能变法,则可免将来之祸,若今犹不变,则他日之祸更有甚于今者。”

——徐中约《中国近代史》

材料三:1937年12月,日军占领某地以后,进行了灭绝人性的烧杀抢掠“大竞赛”。在持续六周的屠杀中,被害的中国人达30万以上,日军滔天罪行磬竹难书,震惊了世界,被中外舆论称为“现代史上破天荒的残酷记录”“现代文明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甲午战败”的“甲午”年是公历哪一年?材料一中“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指的是哪两次战争?“苛刻”条约是指什么条约?

(2)材料二中,起草“请愿书”的康有为是哪一政治派别的领袖人物?他在甲午战争之后领导了什么运动?这场运动为发展资本主义经济提出了什么措施?

(3)材料三反映了日军的哪一暴行?为抗击日军的侵略中国军民开辟了哪两方面的战场?

(4)全国人大常委会决定将9月3日设立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国家为什么要举行这个的纪念活动?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