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某同学将课本内容整理如下,其中谭嗣同适合填写于哪一横线处

 

为走救国之路,A再次上书;不作亡国之君,B下诏变法

反对变法维新,C发动政变;以血唤醒民众,D慷慨就义

 

 

 

2、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的是(  

A.邓小平理论

B.科学发展观

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D.毛泽东思想

3、民国初年歌谣云:横商量,竖商量,摘下果子别人尝。今也让,明也让,吃人的老猿称霸王。歌谣中的老猿指的是

A.曾国藩 B.李鸿章 C.黎元洪 D.袁世凯

4、下列条约涉及割让香港地区的有( )

(1)《南京条约》(2)《天津条约》(3)《北京条约》(4)《辛丑条约》

A.(1)(2) B.(1)(3) C.(1)(4) D.(2)(3)

5、中国历史上年号的变化往往与政权的兴替息息相关,年号的使用也为历史研究中年代的确定提供依据。某初二学生搜集到刻有“中华民国三十八年”纪念物一件。以下历史事件不应该出现在该年份的是(     

A.北京和平解放

B.南京解放了

C.重庆谈判

D.淮海战役结束

6、“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  )

A. 中共一大   B. 中共二大   C. 遵义会议   D. 七届二中全会

 

7、从“以城市为中心”转为“以农村为中心”是中国革命的伟大创举。这一创举在实践上开启于(     

A.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B.海陆丰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C.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D.左右江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8、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9、“他的名字及英雄事迹被镌刻在上甘岭北面的五圣山石壁上。”他是(  )

A. 董存瑞   B. 黄继光   C. 邱少云   D. 刘胡兰

10、图表法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出现右表数据变化的直接原因是签订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天津条约》

D.《马关条约》

11、改革前,著名国营企业北京天桥百货商场的总经理只有10元钱的审批权,就连修个厕所都要向上级申请拨款。改革后,他们成立了北京天桥百货股份有限公司,经济规模和效益都有大幅提升。这种改变得益于(     

A.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制度

B.对外开放的政策

C.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

D.更多的政府拨款

12、1951年5月,赴北京和平谈判的西藏地方政府首席全权代表阿沛·阿旺晋美同中央人民政府代表签订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毛泽东称赞其“办了一件大好事”。这是因为该事件(       

A.标志着西藏农奴制被废除

B.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C.标志着祖国大陆获得统一

D.推动了西藏的民族区域自治

13、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金陵沦丧。三十余万,生灵涂炭,炼狱六周,哀哉国殇。这段文字反映的是

A.东北三省沦陷 B.卢沟桥事变 C.南京大屠杀 D.保卫大武汉

14、下图宣传画呈现的现象出现在(  

A.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B.文化大革命时期

C.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时期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5、20世纪初以后,中国文艺创作空前繁荣,涌现出一批优秀作品。下面文艺作品与其作者搭配正确的一组是(       

A.《子夜》———巴金

B.《狂人日记》———冼星海

C.《骆驼祥子》———鲁迅

D.《愚公移山》———徐悲鸿

16、郑超麟在其回忆录中说:“中华民国八年……中国的集体意识,可以说,是在这一年觉醒的”,材料中“中国的集体意识

A.探索精神

B.五四精神

C.红船精神

D.革命精神

17、《辛丑条约》签订后,一本启蒙读物中这样写道:“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一个名存实亡!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官……”下列《辛丑条约》的条款中,最能体现“替洋人,做一个守土长宫”观点的是(     

A.中国赔款白银4.5亿两

B.拆毁大沽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扎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C.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

D.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

18、“国父”孙中山在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斗争中,愈挫愈勇,直到临终前还在遗嘱中告诫革命党人“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须努力。”这里“革命尚未成功”主要是指

A.辛亥革命成果被袁世凯窃取 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C.没有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 D.没有颁布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

19、太平天国运动是由洪秀全、杨秀清等领导集团发起的反对封建统治和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农民起义战争。这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斗争目标不够明确

B.革命任务具有鲜明时代性

C.革命纲领不够实际

D.受自身阶级局限性的影响

20、在2000多年前有一个城邦的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可以参加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决定国家大事,这体现了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古代世界的高峰。这个城邦是

A.埃及

B.巴比伦

C.雅典

D.罗马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1858年,清政府被迫与俄、美、英、法四国分别签订了《____》,增开汉口、南京等十处为通商口岸;1895年,清政府被迫与日本签订了《____》,条约规定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

22、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内容

(1)英雄邓世昌牺牲的战役——

(2)中国人民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

(3)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4)十年内战基本结束,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23、制定机关: ____________

24、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他忘我工作,“心里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这位党的好干部是_______

25、“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历史事件是________事变。

26、兴起:___________一文。

口号旗帜:___________”又称___________

主要阵地: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要阵地

27、

此人是   创办《   》,掀起 运动。

 

28、全民族抗战:枣宜会战中________壮烈殉国;八路军副参谋长________将军血洒疆场;青年学生、广大妇女、工人、海外华侨和港澳同胞、文艺界等以各种形式支持抗战。

29、意义:性质:___________。影响: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展现了伟大的力量。一些初步接受了马克思主义的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在运动中起了重要作用。地位: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0、影响: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________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决策和引导,是中国革命和建设取得胜利的重要保障。

(1)中共八大召开的时间是哪一年?这次会议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2)分别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指导方针和作出的重大决策。概括这次会议召开的重要意义。

32、翻开中国近代史,我们可以清晰发现几条并行前进,交错发展的线索,一条是列强的侵略;一条是中国人面对侵略的抗争和探索。而近代化的发展贯穿在整个过程中,显得特别的耀眼。请依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洋务运动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起步,它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近代化的发展与救亡图存始终交织在一起。《马关条约》 签订后,康有为、梁启超等领导了变法维新运动,支持变法的皇帝是谁?这场运动的性质是什么?

(3)辛亥革命对中国政治制度近代化作出了重大贡献,它最大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4)新文化运动体现的是中国思想近代化,请写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和口号。

3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西洋人因为拥护‘德先生’(指民主)‘赛先生’(指科学)……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的一切黑暗……”。

——陈独秀

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中的“德先生”“赛先生”是哪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中的两面大旗?“德先生”、“赛先生”指的是此运动的口号分别指什么?

(2)什么杂志和哪所大学成为这次运动阵地?

(3)列举两个此运动两个代表人物?

(4)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应采取的态度?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渎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林则徐在给道光帝的上书中说:鸦片“适流毒于天下,则危害甚巨,法当从严。若犹泄泄视之,是使数十年后,中原几无可以御敌之兵,且无可以充饷之银。”“与其用常法而有名无实,讹诈正无了期,何如执重法而雷厉风行,吸食可以立断”

【材料二】在销烟的日子里,原乡近里成千上万的人赶到虎门观看,还有一些外国商人从澳门乘船前来旁观。他们仔细观察销烟的全部过程,对中国禁烟表示钦佩。

【材料三】当时外国人并不完全相信林则徐真要禁烟,他们想林则徐这次要发大财了。但他们在仔细观察整个销烟过程中的各个环节,发现其紧张有序、滴水不漏的组织措施,根本使人无机可乘。以为外国传教士观看虎门销烟后,这样写道:我们曾经反复观察过销烟的每一个过程。他们在整个工作进行时细心和忠实的程度,远远超乎我们的意想…在各个方面,看守显然比广州扣留外国人的时候严密的多。

(1)材料一反映了林则徐的什么主张?请根据材料一说一说鸦片的输入给中国带来的危害有哪些?

(2)材料一材料二反映的是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并说出这一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

(3)你是如何评价虎门销烟的?读了上述材料后,你还有什么新的想法?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