喀什地区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双十协定”签署后三天,蒋介石命令各地:“努力进剿,迅速完成任务,其功于国家者必得膺赐,其迟滞贻误者必执法以罪”。蒋介石欲“进剿”的是(       

A.日军的残余力量

B.共产党军队

C.国民党内反对派

D.张学良所部

2、“企业的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转变,这在世界上早就出现过。但采用这样一种和平方法,是历史上的第一次。”材料中这种具有开创性的“和平方法”是指(     

A.生产合作社

B.兼并

C.赎买政策

D.没收资产

3、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中说:“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这“两位先生”是指(   )

A. 自强、求富 B. 立宪、议院 C. 民主、共和 D. 民主、科学

4、1912年4月1日,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正式宣布解职,此后统治中国的是(  )

A. 清朝皇族内阁   B. 北洋军阀政府

C. 国民党政府   D. 汉奸傀儡政府

5、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初步确立的标志是(     

A.新中国的成立

B.西藏和平解放

C.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D.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6、2020年5月22日,93岁高龄的抗美援朝老兵刘正锡高兴地说:“两会隆重开幕了,聆听了李克强总理做的政府工作报告,感觉到祖国强大了。我心里特别的踏实。”以刘老先生为代表的那一时代“最可爱的人”所集中体现的精神是

①爱国主义②国际主义③艰苦创业④革命英雄主义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

7、太平天国前期的《天朝田亩制度》规定不分男女,按人口平均分配土地;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太平天国后期的《资政新篇》中却提出向西方学习、改革内政等一系列政治、经济、文化、外交主张。太平天国纲领前后的这一变化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A.已经由盛转衰

B.竞争西方经济

C.适应社会发展

D.促进社会改良

8、十九世纪末,由于帝国主义侵略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变法图强的社会呼声日益高涨。对“变法图强”理解正确的是

A.使人们开始了解西方生活习俗

B.使人们开始知道西方的坚船利炮

C.使人们认识到要发展农工商业

D.使人们开始追求政治制度变革

9、在《马关条约》中最能体现外国资本主义对中国侵略进入新阶段的是:

A.割香港岛给日本

B.赔款白银二亿两

C.增开商埠

D.允许日本在中国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10、中国近代化经历了一个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的发展过程,呈现“学技术-学制度-学思想”的特点,反映了中国人民不懈的探索精神。下列探索中的主张提出的先后顺序为

①“民主”“科学”   ②三民主义 ③变法图强   ④“自强”“求富”

A.①②③④

B.④③②①

C.①④②③

D.④②③①

11、下表是部编八年级《中国历史》上册某单元的目录,该目录所反映的时代主题是(     

第4课洋务运动………………………………………………20

第5课甲午中日战争与列强瓜分中国狂潮…………………24

第6课戊戌变法………………………………………………28

第7课八国联军侵华与《辛丑条约》签订…………………32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C.两次鸦片战争的烽烟

D.从天朝上国时代步入不平等条约时代

12、根据“双百”方针,在艺术问题上应该实行

A. 百家争鸣

B. 对外开放

C. 百花齐放

D. 现实主义

13、他积极宣传维新变法,指出“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他是

A.邓世昌

B.梁启超

C.孙中山

D.陈独秀

14、河南安阳一个村成立农业合作社一年后(1954年),生产发展了,产量提高了,社员收入增加了,生活得到改善了。这表明( )

A.合作社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唯一方式

B.农业合作化适应了当时生产发展

C.生产资料公有制向私有制转变

D.公私合营取得发展

15、“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没有改革开放,就没有中国的今天,也就没有中国的明天。”下列关于“改革开放”的说法,正确的是

①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增强企业活力     ②经济体制改革首先在城市展开

③深圳等经济特区的设立打开了对外开放的窗口     ④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6、这场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侵略者不得不承认中国“尚含有无限蓬勃生气”。这场运动是

A.护法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一二·九运动

17、山歌越唱越开怀,东山唱到西山来。湘赣边工农革命损失大,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来。民歌中井冈山找对革命路径的含义是

A.建立了井冈山农村革命根据地

B.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C.认识到城市中心暴动的正确性

D.井冈山地势险要、易守难攻

18、洋务运动中创办的汉阳铁厂是在哪一口号的指导下进行的(   )

A. 科学   B. 求富

C. 自强   D. 民主

 

19、史论结合是历史学习的基本方法。下表选项中的史实与推论对应正确的是

选项

事件

推论

A

五四运动

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B

南昌起义

红军开始长征

C

遵义会议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D

西安事变和平解决

抗日民族统一战战线初步形成

 

 

A.A B.B C.C D.D

20、报刊的出现是近代中国社会进步的体现。有关下列报纸说法正确的是

A.都高举民主科学两大旗帜

B.都宣传民主共和思想

C.都促进了近代中国思想解放

D.都主张维新变法改良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平型关大捷:指挥:___________部队:___________意义:___________

22、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作为新中国根本政治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______

23、1895年,孙中山回到香港.联络________等人成立香港兴中会总会,同时开展筹款、联络会党和军队等秘密工作,准备在_______发动武装起义,建立革命据点。

24、从19世纪60年代起,洋务派以“______”为口号,发展近代军事工业;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在继续发展军事工业的同时,又提出“______”的主张,开办一些近代民用企业。

25、洋务运动口号______________,新文化运动口号______________

26、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上,决定创办____,作为同盟会的机关报。

27、洋务运动在中央的代表是( )

28、填空题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是_______

29、(1)观察如图,请在答题卡图中填出所创办的企业名称字母代号。

A.江南制造总局  B.湖北织布局

(2)依图说出洋务派创办的工业在地域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30、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②____________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1919年,《新青年》出版“马克思研究专号”,刊载了③__________的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对马克思主义作了较为系统的介绍。随后,全国各地建立了许多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团体。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哪次会议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这次会议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简述这次会议的历史意义。

32、“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回顾我党每个重大历史关头,总有精神力量鼓舞、激励全党全国人民。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红船精神——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你认为中国共产党建党最初的“梦想”是什么?后来,在中共“二大”上,又是如何发展的??

(2)井冈山精神——井冈山根据地的建立是引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开始。毛泽东是在哪一事件中改变计划率领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的?你认为毛泽东这一行动,为中国革命开辟了一条怎样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3)长征精神——中国工农红军经历的二万五千里长征是人类战争史上的奇迹。长征中的哪一事件被称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4)延安精神——延安是举世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延安在抗日战争中占据着怎样的地位?中国共产党为争取抗战的胜利,在抗日根据地采取了怎样的土地政策?

(5)“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脉相承,不断发展,反映了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那么,你认为这些精神有哪些共同内涵?

33、对于近代中国被侵略的历史你有什么感想?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是日本人打开了世界的眼界,让人们看到大清帝国真正的无能……清国政体是一个明显失败的政体……

——《纽约时报》(1895年)

材料二: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统治,结束了在中国统治长达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但新建立的政体有名无实。

材料三:中国从1945年开始就已经崭露头角了……因为到1945……中国已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之一。因此,到了1945年,中国至少是一个名义上的大国。

——美国哈佛大学历史教授柯伟林

材料四:中国共产党登上历史舞台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的诞生表明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终于有了可以信赖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1927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后,中国共产党人经过艰难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使中国走向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正确革命道路,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纽约时报》是针对什么事件作上述评论的?为何如此评论?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为什么说辛亥革命后新建立的政体有名无实?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1945年中国能成为“名义上的大国”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4)根据材料四简要回答,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延生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条正确的革命道路指什么?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