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打破铁饭碗”“人才招聘会”“自主就业”“自主创业”等新词汇的出现突出反映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
A.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B.综合国力不断提升
C.社会保障制度不断完善
D.就业制度的变化
2、在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的报刊中,影响最大的发行于上海的是( )
A. 《时务报》 B. 《国闻报》 C. 《直报》 D. 《民报》
3、《谢觉哉日记》中记载:“1921年6月29日:午后六时,送叔衡往上海,偕行者润之,赴全国○○○○○之招”。后来,谢觉哉解释说,日记中五个圆圈是“共产主义者”,当时怕泄露这件大事,只能以“○”代意。他怕泄露的“大事”指( )
A.五四运动 B.中共一大的召开 C.中共二大的召开 D.武昌起义
4、根据教材阐述,对全民族抗日战争取得完全胜利起到决定性因素是( )
A.中国共产党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C.中国国民党的正面抵抗
D.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
5、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尽管不愿看到香港回归中国,但她仍然称赞邓小平提出了“最富天才的创见”。这一“天才的创见”是指( )
A.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C.“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D.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战略部署
6、1953年9月7日,毛泽东召集民主党派和工商界部分代表谈话,他说:“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不但要根据需要和可能,而且要出于资本家自愿,因为这是合作的事业,既是合作就不能强迫。”鉴于此,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政策是( )
A.没收政策
B.建立合作社
C.成立互助组
D.赎买政策
7、鸦片战争打开了中国关闭已久的大门,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得出此结论的主要依据是( )
A.中国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根本变化,开始从封建社会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外国侵略者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取代了地主与农民的阶级矛盾
C.中国第一次被西方国家打败
D.中国人民的革命任务发生了变化
8、诏曰:“夫婚姻之义……长弟咸阳王禧(拓跋禧)可聘故颍川太守陇西李辅女……季弟北海王详(拓跋详)可聘吏部郎中荥阳郑懿女。”与之相关的历史事件
A.加速了北方的民族交融
B.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
C.加速了民族政权的并立
D.实现了经济重心的南移
9、下图是某同学围绕“祖国统一”主题编写的思维导图,图示左边的方框中应该填写
A.“汪辜会谈”
B.“九二共识”
C.两岸“三通”
D.“一国两制”
10、中共十九大召开后,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需要和( )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A. 美好生活不均衡
B. 幸福生活不平衡
C. 美好生活不充分
D. 美好生活不平衡不充分
11、战争的最高境界是制止战争、是和平.毛泽东曾称赞傅作义是“民族的功臣”,“为和平解决各地战事问题和减轻人民的战争痛苦树立了榜样”.傅作义作出的贡献是和平解放( )
A. 锦州 B. 沈阳 C. 北平 D. 南京
12、下面是解放战争时期某阶段的战役示意图,对该阶段战略态势归纳正确的是( )
A.千里跃进,战略进攻
B.转战陕北,指挥若定
C.战略决战,全胜可期
D.千里渡江,摧枯拉朽
13、1860年,火烧圆明园的是( )
A.英俄联军
B.日法联军
C.德法联军
D.英法联军
14、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的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选项中属于历史解释的是( )
A.1931年9月18日,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
B.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扣押蒋介石
C.平型关大捷粉碎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D.1937年12月,南京沦陷,国民政府迁往重庆
15、洋务运动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 清朝封建统治内忧外患
B. 中外“和好”局面出现
C. 学习西方新思潮的影响
D. 洋务派官僚掌握地方实权
16、在一次政治变革中,提出要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员上书言事;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等措施,这项变革应该是
A.辛亥革命 B.戊戌变法 C.新文化运动 D.洋务运动
17、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说:“蒋介石两个拳头(指陕北和山东)这么一伸,他的胸膛露出来了。所以,我们的战略就是要把这两个拳头紧紧拖住,对准他的胸膛插上一刀。”这里说的“插上一刀”指的是( )
A.挺进大别山
B.三大战役
C.渡江战役
D.横扫大西南
1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洋务运动内容的是( )
A.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B.开办汉阳铁厂
C.创建京师大学堂 D.创建近代海军
19、改革开放前,粮价相当稳定。80年代以来,大米的价格有所上涨(如下图所示),一方面促进了农民收入的增长,另一方面并未引起消费者的焦虑。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科技进步提高粮食产量
B.改革开放促进经济发展
C.人们消费意识的变化
D.群众生活观念的变化
20、井冈山是中国革命摇篮,下列对其判断不准确的是
A.在此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B.在此创造了“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
C.在此创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第四军 D.在此召开了著名的古田会议
21、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近代中国,遭遇了外国列强的一次次侵略,同时,先进的中国人也对中国近代化进行了一次次的探索。请结合课本相关内容,完成表格。
探索活动 | 代表人物(只写一人) | 思想、口号等 |
| 李鸿章等 |
|
|
| 维新变法思想 |
辛亥革命 |
|
|
| 陈独秀等 |
|
22、黄埔军校:1924年,孙中山在广州________创办。孙中山兼任军校总理,________任校长,________任政治部主任。它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________作了准备。
23、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___________。
2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增长和经济建设的成就被世界各国誉为—— 。
25、“状元实业家”张謇提出“________”的口号,在南通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企业。习近平总书记称赞他为“民营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
26、1842年,清政府被迫与英国签订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___________________;1901年,清政府被迫同英、美、俄、日、法、德、意、奥、比、荷、西11国签订了丧权辱国的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中国近代史上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
27、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之间的关系是长期共存、(_________)、(_______)、荣辱与共。
28、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历史人物。
(1)1924年5月, 在广州黄埔创办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亦称“黄埔军校”, 任校长,周恩来不久后担任政治部主任。
(2)在反“扫荡”作战中牺牲的八路军副参谋长是 。
(3)状元实业家 回到家乡创办了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29、___________年中国第一颗氢弹爆炸成功。___________年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0、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掀起了一场旨在“______”、“______”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近代化的历程,然而清政府在______中的惨败,宣告了洋务运动的破产。
31、虎门销烟的意义。
32、结合相关知识回答问题
(1)根据影片《建党大业》的剧情,指出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思想基础。
(2)假设要拍摄影片《建党大业》中共“一大”召开的场景应该选择哪个城市最为理想?
(3)影片《建国大业》着重介绍了发生在重庆、北平(北京)的重大事件。试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些事件的名称?
(4)两部影片承载了中国共产党28年的奋斗历程,你从中能获得哪些感悟?
33、请简述《马关条约》的内容及影响。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两国总理重申这些原则,并且感到在他们与亚洲以及世界其他国家的关系中也应该适用这些原则。如果这些原则不仅适用于各国之间,而且适用于一般国际关系之中,它们将形成和平和安全的坚固基础……
——《中印两国总理联合声明》
材料二: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实力的增强,中国开始走向世界并改变世界。
(1)根据材料一,“这些原则”指的是哪一外交原则?指出这一原则产生的国际意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举两例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突破”?改革开放后,在走向世界中,中国形成了怎样的外交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