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图是“法国明信片上列强在‘瓜分’中国”的漫画。请问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的情形出现在( )
A.《南京条约》之后
B.《北京条约》之后
C.《马关条约》之后
D.《辛丑条约》之后
2、1898年戊戌六君子被杀于北京菜市口。其中,拒绝出走,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最终被杀害的人物是( )
A.康有为
B.梁启超
C.杨深秀
D.谭嗣同
3、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隆重举行。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该会议内容的是
A.决定建立人民英雄纪念碑
B.以五星红旗为国旗
C.以《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
D.选举毛泽东为中央人民政府主席
4、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 )
A.九一八事变 B.七七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皖南事变
5、有关中共一大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B.由毛泽东担任中央局书记
C.中共一大于1921年7月召开
D.使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6、下图这幅漫画最可能出现在
A、土地改革时期 B、抗美援朝时期
C、大跃进时期 D、三大改造时期
7、以下是第一个五年计划(重工业基地)示意图和对外开放初期示意图。对这两幅图解读正确的是( )
A.图一以发展重工业为主,图二以发展农业和轻工业为主
B.图一重工业基地集中在东北地区,图二对外开放始于东南沿海地区
C.图一所示各项建设遭受重大挫折,图二对外开放取得巨大成就
D.图一和图二所示的成就的取得其主要原因都是因为改革开放
8、孙中山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史实不能证明这一观点的是
A.建立了兴中会 B.建立了同盟会 C.提出了三民主义 D.创办了《青年杂志》
9、“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新中国外交的基本准则,它的提出是在
A.20世纪50年代 B.20世纪60年代
C.20世纪70年代 D.20世纪80年代
10、与如图关联正确的事件是
时间:1915年 报刊:《新青年》 人物:陈独秀、蔡元培、鲁迅…… 口号:民主与科学 |
A.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
C.新文化运动
D.红军长征
11、童谣也能证史。今年80岁的杨老先生回忆少年时童谣:“新年到,放鞭炮,蹦硼蹦硼,虽热闹,金钱耗去太无聊!如今国仇还未报,不如省钱买枪炮……”这首童谣应写作于
A.国民大革命时期
B.红军长征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解放战争时期
12、“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英雄是我们民族的脊梁,英雄的事迹是我们前进的动力。黄继光、邱少云等英雄激励着一代代的中国青年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下列与他们的英雄事迹有直接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
A.新中国的成立
B.抗美援朝,保家卫国
C.消灭地主,土地改革
D.有计划的经济建设
13、关于重庆谈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蒋介石打着“和谈”的幌子,积极准备发动内战
B.为表达和谈诚意和戳穿蒋介石假和谈的阴谋,毛泽东亲赴重庆谈判
C.谈判达成多项协议,双方签订了《双十协定》
D.由于中共的努力,谈判动摇了蒋介石的思想,推迟了内战爆发的时间
14、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出现“短暂的春天”是在( )
A.一战期间
B.抗日战争期间
C.19世纪70年代
D.二战期间
15、下列有关《辛丑条约》签订后的影响表达不正确的是
A.中国人民的反帝活动受到严禁
B.从北京到山海关铁路沿线可以看到各国列强的士兵
C.中国人可以在北京的东交民巷继续居住
D.清政府完全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16、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实行的土地政策是( )
A.实行耕者有其田的土地政策
B.主张废除私有制和平均社会财富
C.打土豪分田地,开展土地革命
D.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17、观察示意图,该图所示的是( )
A.武昌起义爆发
B.中华民国创建
C.袁世凯复辟帝制
D.军阀割据混战
18、教育家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此则日记最可能写于
A.1895年
B.1898年
C.1911年
D.1949年
19、小明同学带着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搜集了“政企分开”“按劳分配”和“股份制改革”等资料。根据这些信息,判断他的研究性学习课题是
A. 土地改革 B. “三大改造”
C. 国有企业改革 D.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0、某剧组拍摄《马关条约》签订后的中国社会场景你认为以下符合史实的是( )
A.割占香港岛 B.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为通口岸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D.割占中国东北外兴安岭地区
21、【危机·突变】1842年,中英《南京条约》规定开放广州、福州、厦门、宁波、___________五处为通商口岸,中国社会的自然经济遭到破坏;割让____________给英国,使中国丧失了完整独立的主权,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2、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是______;1936年红军三大主力在甘肃会师标志长征胜利结束。
23、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纲领性文件《________》;1859年,为振兴太平天国,洪仁玕写成《________》,提出向西方学习等一系列主张。
24、赔款最多的是________条约。
25、根据下列提示写出对应的历史人物。
(1)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设计师——
(2)“烈火烧身岿然不动”的抗美援朝英雄功臣——
(3)大庆石油工人“铁人”——
(4)解放军好战士——
26、科举制度是从隋朝开始的,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___________末年才被废除。
27、中国共产党生死攸关的转折点(___)
28、________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________年召开中共十四大,提出必须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
29、割占我国领土最多的条约是_________。
30、桥不仅展示了建筑之美,而且见证着历史发展。
(1)______战争中,叶挺率领的第四军独立团,经过浴血奋战,连克汀泗桥和贺胜桥。
(2)红军长征途中在大渡河上通过的铁索桥是__________。
(3)“宁为战死鬼,不做亡国奴”,________桥畔中国军人的怒吼,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的序幕。
31、西藏和平解放的时间是多久,意义是什么?
32、近代的中国历史是一个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西方殖民者贪婪无耻而清政府又腐败无能,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在中国人民心里留下了一道又一道无法抹去的伤痕。让我们通过不平等条约来了解这段历史。
问题一:领土丧失
(1)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是什么?清政府被迫割让了什么地方?
(2)中国近代史上通过不平等条约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是哪个国家?
(3)1895年,日本通过《马关条约》割占了中国哪些地方?
问题二:巨额赔款
(4)中国近代赔款最多的是哪个不平等条约?赔款多少?
问题三:主权进一步丧失
(5)“允许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出自哪一个不平等条约?
(6)清政府沦为帝国主义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是哪次侵略战争之后?
问题四:社会性质变化
(7)鸦片战争后,中国性质发生了巨大变化。请说出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什么?
问题五:认识提升
(8)结合上述条约的学习,请简单谈谈你的感想。
33、毛泽东在《全世界革命力量团结起来,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中指出:“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了。”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新”在何处?
34、改革和创新是一个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近代以来,中国为实现强国之梦进行了积极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世纪60年代……以军事工业为主的近代工业出现了,新式海陆军开始筹建,新式学堂一一举办,留学生陆续外派,大清国有了些许新的气象。
——引自《复兴之路》
(1)给大清国带来了些许新气象的是什么运动?请举出这场运动的代表人物(至少两位)。
材料二19、20世纪之交的中国,当北洋水师“致远号”的桅杆在黄海水域的波涛中沉没,国内民族危机空前高涨。一批具有忧患意识的知识分子,开始挑起对民众进行启蒙的重任,探索实现救国自强的道路。
——《百年世博梦》解说词
(2)19、20世纪之交,中国知识分子为实现救国自强,进行了怎样的探索?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