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抗日战争胜利后,共产党同国民党进行了重庆谈判,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国民党发起谈判的目的是进行政治欺骗

B. 中国人民希望谈判成功

C. 谈判促成了较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D. 谈判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2、1915年,一场高举“民主”“科学”大旗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在中国大地上兴起。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A.康有为发起“公车上书”

B.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

C.严复发表《天演论》

D.李大钊发表《庶民的胜利》

3、国家公祭鼎铭文:“卅万亡灵,饮恨江城,日月惨淡,寰宇震惊,兽行暴虐,旷世未闻……兄弟同心,公御外辱”。其中“卅万亡灵,饮恨江城”反映的历史事实是(     

A.九一八事变

B.皖南事变

C.卢沟桥事变

D.南京大屠杀

4、恭亲王奕在致法国特使的信中写道:“法国兵士,对于皇帝避暑行宫,仍肆焚掠,其故何为?尔等亦文明之大国也,其军士饱经训练,宜有纪律,今乃焚毁皇帝行宫,所根据者何因?贵统帅何以不加禁止,置若罔知乎?”法军所犯下的暴行发生在(     

A.鸦片战争时期

B.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

C.洋务运动时期

D.戊戌变法时期

5、1957年,一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该诗表达了

A. 土地改革全面展开后的热情

B.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

C. 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欢乐

D.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

6、清末著名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四百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曰割台湾。”诗中“割台湾”是由于清政府对外战争中战败,签订了(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7、对同类历史事件进行比较是学习历史的基本技能。辛亥革命与五四运动对中国的社会变革和进步产生过巨大而深远的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都传播了自由民主的思想 B.都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C.都是无产阶级领导的革命 D.都通过武装斗争取得胜利

8、1900年6月21日,清政府颁布“向各国宣战懿旨”。6月26日,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与列强驻上海领事商定《东南保护约款》,规定“上海租界归各国共同保护,长江及苏、杭内地均归各督抚保护,两不相扰,以保中外商民人民产业为主”。这表明(     

A.列强在华势力受到有效遏制

B.清政府中央集权面临危机

C.地方实力派成为列强代理人

D.地方势力与朝廷分庭抗礼

9、下图是民国时期的《大公报》关于某一事变的报道,标题为:望国民镇静以救国难,日军于昨晨突占领沈阳,同时占领长春营口安东...我军全未抵抗,中央已提抗议。该事变

A.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

B.是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开始

C.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D.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

10、“内蒙古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等称谓是由于

A.“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

B.建国后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我国各民族一律平等政策

D.中华各民族共同创造历史的事实

11、它是我党在新中国成立后召开的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这次会议分析了国内的主要矛盾,成为我党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过程中取得的重要成果。该会议是: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

B.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C.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

D.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12、《马关条约》中对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阻碍最大的是(     

A.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B.增辟通商口岸

C.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D.割地给日本

13、1890年,一位清朝基层官员在谈到火车时,发出这样的感慨:“火车能够装载很重的货物,却花的运费很少,如果各地都来效仿,对民生发展一定不是一点儿的好处”此论调说明

A.孙中山的民生思想得到广泛的响应 B.越来越多的人看到铁路交通的优点

C.京张铁路投入使用促进了思想解放 D.清朝基层官员更容易接受新生事物

14、洋务派在“自强”“求富”口号下,开始创办中国近代第一批民族工业,到甲午战败后中国的民族资本家又提出“实业救国”,他们创办实业,中国民族工业进一步发展。这两个时期的代表人物分别有李鸿章、张之洞和张謇等,不管他们出于何种目的,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下面选项中这段话所揭示的历史史实明显没有牵涉到的是( )

A.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B.中国近代出现了一批实业家

C.都提倡在不损害民族利益的前提下引进外资

D.随着国内局势的变化,中国近代化探索的指导思想也在不断调整

15、1949年初,经过三大战役,包括144个整师正规军在内的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人民解放军控制了大片国土,国民党政权已濒临崩溃。三大战役指的是

①台儿庄战役  ②淞沪会战  ③辽沈战役  ④淮海战役  ⑤平津战役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②③④ D.③④⑤

16、春联寄托了祖国人民美好的愿望,如“‘一国两制’三通四海五湖齐欢唱,天时地利人和日新月异尽改观”。下列关于这副春联中“一国两制”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一国两制”是周恩来的创造性的伟大构想

B.“一国两制”的历史使命已完成

C.“一国两制”的前提是一个中国

D.“一国两制”的成功实践是台湾和平统一

17、外国侵略者发动的下列侵华战争中,攻入清朝都城的是( )

①鸦片战争  ②第二次鸦片战争 ③甲午中日战争 ④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A.②③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④

18、截止2021年6月8日,中国已向全球输送3.5亿剂新冠肺炎疫苗。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在构建人类向运共同体中的(     

A.尊重领土主权

B.和平共处原则

C.大国担当责任

D.求同存异方针

19、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不包括

A. 清朝封建统治被推翻

B. 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制度

C. 改变了中国社会性质

D. 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20、于右任早年是同盟会成员,多年在国民政府担任高级官员。1949年随国民党政府迁往台湾。1964年11月发表诗歌《望故乡》:“……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其中的“国有殇”指的是(       

A.国共对峙内战

B.两岸分裂隔离

C.外国武装干涉

D.国家贫困落后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___(会议)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志;________(会议)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共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22、罗马帝国的第一皇帝是_______,雅典在_______统治期间,奴隶主民主政治发展到世界高峰。

 

23、百日维新是一场以康有为、_______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掀起的爱国变法运动,_______成为变法捐躯第一人。

24、洋务派在中央以_________ 为代表,在地方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5、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颁布了《________》;1947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全国土地会议,颁布《________》。

26、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起 ______ 的作用。1954年9月,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 ______ 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27、(1)_______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发扬高度的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

(2)我国编制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______

(3)国家主席______遭受残酷迫害致死,成为文革中的最大冤案。

(4)_______会议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

(5)_______我国成功发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

(6)三个代表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是在______

28、______》在建国初起到了临时宪法的作用,1954年,在第一届人大会议通过了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______》。

29、_______年底,道光帝派力主禁烟的_________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查禁鸦片。

30、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屈辱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抗争史。其中不乏有农民阶级抗击外来侵略的斗争。

(1)_________是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农民起义,它沉重地打击了清朝的统治和外国侵略势力。

(2)19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的加剧和外国传教士活动的猖獗,兴起于山东、直隶一带的民间组织组成_______积极抗击八国联军侵华,结果虽然失败,却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根据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内容.

(1)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第一枪的事件是

(2)中国局部抗战开始的标志

(3)中国全民族抗战开始的标志

32、阅读下面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978年,已经74岁的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在他的带领下,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的伟大转折,中国人民从此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

(1)材料中的“伟大转折”是指什么?

(2)“邓小平成为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核心”的会议内容还有哪些?

(3)这次历史转折给我们今后社会主义建设带来哪些启示?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国家有哪些事让你感到自豪?

33、在19世纪末20世纪前期的中国,思想的传播不外乎以三种方式为主:创办刊物、成立团体与政党、领导武装起义。根据下列提示回答问题。

(资产阶级维新变法思想)

(1)当时在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是什么?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

(2)举出宣传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代表著作一部。

(3)第一个全国规模的、统一的资产阶级政党是哪个?它虽建立在海外,但领导了哪次起以后名声大振?

(马克思主义)

(4)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伟大爱国运动是哪一事件?随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中国历史上发生的开天辟地的大事是什么?

(5)通过以上内容的探究,你可以获得哪些启示?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在反抗外来侵略的同时,一些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探索救国的道路,其中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是中国人进行的两次重大的探索。某班开展历史小论坛——近代化探索为主题的分组讨论,请你参与。

(1)〔史论互证〕填出表格中的观点或史实

范围

分组

基本观点

参考史实

戊戌变法

1组[来

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A

2组

起到思想启蒙的作用

新式学堂报刊等

辛亥革命

3组

有成功的一面

B

4组

有失败的一面

革命果实被窃取,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A

B.

(2)〔新的发现〕

异中有同。同学们发现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有很多相同点。如从西方学习的内容上看都学习了,从结果上看都

(3)作为当代中学生,你认为应该要有哪些使命感?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