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三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下侧是一部历史著作中某章的目录。这章的标题应是(     

1.南昌起义

2.秋收起义、三湾改编

3.井冈山会师

4.古田会议

5.三大纪律、八项注意

A.国民大革命的失败

B.中国共产党建设人民军队

C.工农红军放弃进攻大城市

D.中央红军战略转移

2、抓关键词是学习历史的方法。某同学在学习某段历史时,提炼出“推翻北洋军阀”“国民革命军”“攻克武昌”三个词语。据此,推断他学习的内容是( )

A.新文化运动 B.北伐战争 C.五四运动 D.抗日战争

3、1945年8月,蒋介石在短短十天之内一连三次电邀□□□“共同商讨国家大计”。 □□□在周恩来等人陪同下,去重庆同国民党进行谈判。“□□□”应是(  )

A. 宋庆龄    B. 共产党   C. 毛泽东   D. 王若飞

 

4、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社会是在哪一年?

A. 1949

B. 1956

C. 1945

D. 1978

5、改革开放后,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窗口”的是

A. 深圳

B. 珠海

C. 汕头

D. 厦门

6、抗美援朝战争和土地改革的共同作用是(     

A.抵御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扩张

B.巩固了新生政权

C.是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D.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7、毛泽东在一篇文章中说:“打倒帝国主义,打倒军阀,打倒土豪劣绅,这几个政治口号,真是不翼而飞,飞到无数乡村的青年、壮年、老头子、小孩子、妇女们的面前,一直钻进他们的脑子里,又从他们的脑子里流到了他们的嘴上。”这种状况对革命运动的影响是(   )

A. 城市工会组织得到很大发展   B. 农民运动疾风暴雨般地兴起

C. 北伐军打到珠江流域   D. 农民在根据地内打土豪分田地

8、某宣言中说中国者,中国人之中国,中国之政治,中国人任之,驱除鞑虏之后,光复我民族的国家。与此宣言直接相关的是

A.强学会 B.兴中会 C.中国同盟会 D.中国国民党

9、“战士双脚走天下,四渡赤水出奇兵.乌江天险重飞渡,兵临贵阳逼昆明…”歌曲《四渡赤水出奇兵》描绘了红军长征的壮美画卷.长征途中召开的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转折点的会议是

A. 古田会议

B. 遵义会议

C. 八七会议

D. 中共七大

10、1846年在上海,一名美国士兵打死了一名中国黄包车夫,中国司法当局却无权对其治罪,列强的这种特权来自《南京条约》附件中的哪项条款( )

A. 片面最惠国待遇

B. 在通商口岸的行动权利

C. 外交豁免权

D. 领事裁判权

11、近代中国遭受列强多次侵略,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其中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和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条约分别是( )

A.《南京条约》和《辛丑条约》

B.《北京条约》和《辛丑条约》

C.《南京条约》和《天津条约》

D.《北京条约》和《马关条约》

12、公元前1500年左右,雅利安人进入印度后,逐渐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     

A.种姓制度

B.城邦制度

C.封君封臣制度

D.庄园制度

13、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的革命政党的是

A. 兴中会

B. 华兴会

C. 光复会

D. 同盟会

14、1839年,英国驻广州商务监督向首相发出一封密件,建议英国政府想方设法割占中国南方沿海的一个岛屿。三年后,英国通过战争手段达到了这个目的,这个岛屿是(     

A.海南岛

B.香港岛

C.台湾岛

D.钓鱼岛

15、上联“升官发财请往他处”,下联“贪生畏死勿入斯门”,横批“革命者来”,体现了某学校的办学宗旨。该校成为中国培养政治军事人才的摇篮。这所学校是

A.北京大学

B.工农革命学校

C.京师大学堂

D.黄埔军校

16、春生的奶奶给春生讲过去的事情,“很久很久以前,那个时候啊,大家都很穷。我们穿的衣是用洋布做的,我们用的火柴叫洋火,我们点灯用的煤油叫洋油……”我们结束洋油时代,实现原油和石油产品的全部自给是在(     

A.1963年

B.1964年

C.1965年

D.1966年

17、“大将筹边人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成功收复新疆的人物是(     

A.曾国藩

B.李鸿章

C.张之洞

D.左宗棠

18、泰州白马庙是新中国海军诞生地。我国近代第一支海军舰队——北洋舰队的建立与哪一事件有关

A. 太平天国

B. 洋务运动

C. 辛亥革命

D. 解放战争

19、对中国人而言,19世纪是一个危机的世纪,一个艰难的世纪,一个抗争的世纪。在这个世纪中,最先强迫中国签订近代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的国家是

A.美国 B.法国 C.英国 D.日本

20、1839年,大量的鸦片在广东虎门的海滩上被当众销毁,这是我国禁烟斗争的伟大胜利。当时负责在广东查禁鸦片的钦差大臣是(     

A.左宗棠

B.李鸿章

C.郑成功

D.林则徐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______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

22、____________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标志着中华民国的诞生;____________年7月,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3、促进两岸交往日趋密切大事记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1993年

 

24、________年,中华民国成立;  ________年,中共一大召开,标志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25、背景:________年12月13日,日军攻陷________。国民政府迁往________,将其作为战时的陪都。

暴行:日军占领南京后,屠杀手无寸铁的中国居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达________万人以上。

26、解放战争时期,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的战役是

 

27、根据下列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大庆石油工人“铁人”:______。

(2)党的好干部:______。

(3)解放军好战士:______。

28、1958年,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接着,全国掀起了“大跃进”的高潮和(     )运动。1966年夏,(     )全面发动起来,许多地方出现造反派组织打、砸、抢事件,学校停课、工厂停工“闹革命”。

29、_______ 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后来 被定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_______在延安作曲的《黄河大合唱》,气势磅礴,体现了中国人民的勇敢、顽强和不屈不挠的拼搏精神。

30、1985年,我国把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闽南三角洲地区开辟为______区;2001年12月,我国正式成为______的成员,开辟了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新途径。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有人说:1901年,中国陷入无尽的黑暗中;1911年,一道闪电划过,却黑暗依旧;1921年,中国终于迎来了曙光。

无尽黑暗指?一道闪电指?迎来曙光指?

32、三大改造的完成是我国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这一说法是否正确?请说明理由。

33、八国联军侵满清,北京二度被占领。赔巨款,派驻兵,辛丑年里泪盈盈。严禁人民反列强,清朝变成洋人廷。

材料中的“辛丑”指的是哪一年?在这一年签订的是什么条约?这一条约的签订有何影响?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十年 “文化大革命”的动乱,积累下许多严重的政治问题和社会问题。粉碎 “四人帮”后,人们要求对 “文化大革命”中的冤假错案进行平反,要求纠正 “文化大革命”的错误。然而,当时中共中央的主要领导人仍然坚持“左”的指导思想,提出 “两个凡是”的方针,这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

材料二:国外一位学者曾提出了“21世纪始于中国的1978年”的观点,对于无数人来说,12月18日开始的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

材料三:1979年,安徽小岗村生产队粮食总产量达到13.3万斤,比1978年增长六倍,油料产量超过合作化以来二十年的总和。邓小平对安徽省委领导说:“你们就这么干下去,实事求是地干下去,千方百计使农民富裕起来。”

(1)针对材料一中“两个凡是”方针,当时中国掀起了一场怎样的思想解放运动?

(2)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二中“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意味着‘时间又开始了’!”的理解?

(3)结合材料三,说说小岗村在1979年发生哪些重大变化?这些变化得益于当地农民实行了党的什么英明政策?

(4)通过对以上材料的探究,简单谈谈你的心得或体会?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