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原202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初二历史

一、选择题(共20题,共 100分)

1、1964年10月16日,我国某报纸的新闻标题是“看西北荒漠,万里人罕见。蘑菇云突起,举世皆惊”。这篇新闻报道的是

A.我国第一顆原子弹爆炸成功

B.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发射成功

C.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D.神舟五号飞船发射成功

2、下面这组图片反映出近代中国

A.社会生活的不平衡

B.社会习俗的新变化

C.休闲娱乐方式多元

D.多元发展的新特征

3、1990年10月8日,中国内地第一家麦当劳餐厅(1955年创立于美国的全球大型跨国连锁餐厅)在深圳市罗湖区东门商业步行街盛大开幕。这主要得益于(     

A.世界多极化潮流的大力推动

B.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C.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D.中国实行改革开放

4、上海见证了近代中国的耻辱,也见证了中国人的探索,下列哪一个是它没有见证的(     

A.《青年杂志》创刊

B.中共一大的召开

C.五四运动的爆发

D.最早被迫对外开放

5、以下叙述符合“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原因”的是

①无法提出切合实际的革命纲领

②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的腐败

③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

④面对清军的围困无法突破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6、1860年10月,一场大火在北京西北郊著名的皇家园林烧了三天三夜,升腾的浓烟弥漫北京城上空,遮天蔽日,久久不散。这一场景发生在

A.鸦片战争期间 B.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

C.甲午中日战争期间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期间

7、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这次战争是(     

A.抗美援朝战争

B.解放战争

C.抗日战争

D.北伐战争

8、西安事变后,中国共产党从全民族利益出发,主张和平解决。在右图地址经过谈判,蒋介石被迫接受停止内战,联共抗日。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C.南京国民政府统治了全国

D.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实现

9、下列有关1933年古北口抗战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长城抗战的重要组成部分

B.中国军队先后毙伤日军5000人以上

C.锻炼了一批抗日将领和抗日军队

D.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

10、孙中山说“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既称民贼”,此材料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A.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 B.袁世凯复辟帝制

C.袁世凯下令解散国会 D.袁世凯解散国民党

11、出现在中国古代唯一女皇帝——武则天时期的盛世景象是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贞观遗风

D.开元盛世

12、下列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①护国战争

②宋教仁遇刺

③袁世凯称帝

④二次革命

A.①②③④

B.②③①④

C.②④③①

D.①③②④

13、下面两幅图反映了中国近代两场爱国运动,这两场运动的先锋是

A.工人阶级

B.知识分子

C.青年学生

D.资产阶级

14、在两个胜利者瓜分赃物的条件下,圆明园大规模地遭到了蹂躏。法国作家雨果所说的两个胜利者是指

A、英国和美国   B、英国和法国

C、日本和俄国   D、法国和美国

15、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其主要依据是(               

A.都主张推翻清朝统治

B.都反对文化领域的复古思想

C.都具有反封建的性质

D.都以“民主”“科学”为指导思想

16、1897年在上海创办商务印书馆;1882年,上海开办第一家电话局;1905年无声影片《定军山》拍摄;1909年京张铁路通车;这些旧闻共同说明的主题是( )

A.半殖民地半封建化过程

B.新民主主义的兴起

C.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D.近代思想文化的发展

17、“到1952年底,近3亿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7亿亩土地和大量的农具、牲畜、房屋等,还免除了每年向地主缴纳的350亿千克粮食的地租,农民真正获得了解放。”材料所描述史实的作用是(     

A.建立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B.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C.推动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D.农村经济遭受严重破坏

18、1971年10月第26届联合国大会以76票对35票的压倒性多数通过了阿尔巴尼亚等23个国家有关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提案。这一结果表明中国(  )

A. 倡导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B. 彻底打破了帝国主义的孤立

C. 在联合国合法席位得到恢复

D. 在联合国居于主导地位

19、199612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新式远洋综合训练舰为世昌号,以示中国海军风骨。如果要再现邓世昌英勇杀敌,壮烈殉国的场景,我们选择的素材应该是

A.平壤战役 B.黄海海战 C.辽东半岛战役 D.戚海卫战役

20、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B.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C.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D.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二、填空题(共10题,共 50分)

21、背景:抗战胜利后,中共适时调整______政策。

22、为了集中革命力量,1905年,_________联合多个革命团体成员,在日本东京成立了 “____________”,这是中国第一个统一的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23、中国应对:第五战区司令长官______指挥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激战。

 

2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______回到祖国怀抱。

25、解放军是人民子弟兵,中国人民解放军诞生的标志是________

 

26、标志:宣告__________________成立。

27、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中,1990年________开发区也建立起来

28、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是《___________》。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纲领是__________

29、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     )、开动脑筋、(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30、根据《时局图》回答问题并填表:

(1)图中虎、鹰、熊分别代表哪个国家?

(2)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租借地和势力范围

三、简答题(共3题,共 15分)

3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图1到图2我国土地所有制发生了什么变化?简要分析发生这一变化的原因。

图1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受到广大农民的热烈拥护

图2 农民申请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

3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有什么历史意义?

 

33、中国人民为反抗列强侵略,争取民族独立,进行了英勇的斗争,太平天国运动就是反抗侵略的典范。请结合所学,完成下列问题。

(1)说出太平天国运动是由哪个阶级发动的?运动领袖是谁?

(2)说出起义者定都天京后,颁布的法律文献名称并说出这个文件的积极意义。

(3)说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和运动失败的标志性历史事件。

(4)阶级的局限性是运动失败的主观原因。请说出太平天国运动的阶级局限性的表现。(一点即可)

四、综合题(共1题,共 5分)

3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土地改革的基本内容就是没收地主阶级的土地,分配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这样,当作一个阶级来说,就在社会上废除了地主这一个阶级,把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改变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这种改革,诚然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

——刘少奇《关于土地改革问题的报告》

材料二 ……完成后,我国的农业仍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缺乏生产工具、资金等,为此,国家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到1956年底,全国87.8%的个体农户参加了高级农业合作社。

——八年级下册教材

材料三 “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以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每户的全年上缴和公粮,不在(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我们干部作(坐)牢割头也干(甘)心,大家社员也保证把我们的小孩养活到18岁。”

——全国第一份分田到户协议书(节选)

(1)根据材料一,回答刘少奇说土地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几千年来一次最大、最彻底的改革”的依据是什么?

(2)依据材料二,指出1953到1956年党和国家为发展农村经济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3)材料三中协议最早出现在何时何地?其中划线部分的内容,后来成为国家的什么政策?

(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误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

查看答案
下载试卷